元宝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115|回复: 0

中国货币史:第二章“两汉的货币”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12: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货币制度

①钱币
西汉的币制,是秦制的延长和发展。秦朝的货币制度,是一种金钱本位,大数用黄金,小数用半两钱。西汉初也是这样,是一种金钱本位。黄金改以斤为单位,史书都说一斤黄金等于一万个钱。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许这种比价不是汉初的比价,而是武帝时的比价,最早当是半两减成四铢左右时的比价。但铜钱并不是辅币,其使用是无限制的。而黄金只作价值尺度、支付工具、宝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并不作为流通手段;流通手段专用铜钱,所以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铜钱更加重要。
西汉的铜钱,仍是以重量为名称,不过这种名称已渐渐和重量分离。这是各国货币史的共同现象。公元前89年(武帝征和四年)又减成二十四分之一。中国的情形也是这样:秦半两原重半两,名称与重量相符,在汉初就实行减重,名称虽然不变,可是实重在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就减为八铢,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减为四铢,减成三分之一。这还是政府的法定重量,实际流通中的货币,比法定重量要轻得多。因为铜钱并不是政府铸造,而是由民间自由铸造。
西汉的铜钱有八种。初年用秦半两。吕后二年用八铢钱;六年行五分钱。文帝五年造四铢钱。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铸三铢钱;五年又行半两钱,或称三分钱;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铸五铢钱;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用赤仄(或赤侧)钱。但实际上只有三种钱,因为八铢、五分、四铢、三分四种都是半两钱,只有大小轻重的分别。而赤仄钱也是五铢钱。
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年底或五年年初,实行了一次币制改革,采用白金和皮币。所谓白金,是一种银锡合金,铸成三种面额的钱币,第一是圆形龙币,重八两,叫作白选或白撰,当时两字同音。每枚值三千。第二种是方形马币,值五百。第三是椭圆形龟币,值三百。这些都是对四铢半两作价。当时的本位币是铜钱,白金是虚币。皮币是用上林苑中的白鹿皮,每张一方尺,饰以彩画,值四十万。作王侯宗室朝觐聘享时荐璧之用,不能说是真正的货币,不是足值的货币,因为一小块鹿皮,无论怎样彩饰,也值不得四十万钱。当时的大司农颜异也说:王侯朝贺以苍璧,直数千,而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它可以说是中国纸币的滥觞。
从货币文化上来讲,西汉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改进的是铸钱的方法,提高的是钱币的艺术性。在汉以前,铸钱大概是用土范,钱成后范就被毁,这样使得钱币的形状轻重大小都不能一律,而铸币的人对于造范的工作也就不肯多费心思了。西汉自四铢半两起采用铜范。最初也是用泥为祖范,再翻造铜范,铸钱时又将铜范翻造许多泥范,所以铜范就成为母范,一个母范可以翻造无数的子范,这样造出来的钱就大小式样一致了。而且这样一来,祖范的制造就可以由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比较高的人来担任,而他们也就肯用心思了。
②三国时的钱币
¹魏钱
魏钱只有五铢。曹操恢复五铢后,是否另有新铸,还是只用旧钱,不得而知。料想当时京畿一带,旧五铢存留不多,另行鼓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这时的五铢按理应当是仿东汉五铢。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所更铸的五铢在大小轻重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不过这种五铢现在尚无法识别。
²蜀钱四类
第一是五铢,即所谓蜀五铢。蜀五铢的文字制作和汉五铢截然不同,容易识别。它们几乎都在四川出土,文字制作或多或少同直百五铢相像,可以认为是在四川铸的。但蜀五铢也有好几种。最大的一种重约三公分七八,没有内郭,有时穿上有一横画。另一种也是大样,但薄肉,重约二公分,广穿,也没有内郭,穿上有时也有一画,但钱文气息显然和第一种不同。五铢两字最像直百五铢,特别是犍为铸的直百五铢。第三种比较小样,重约两公分半,也有轻到两公分以下的,那是减重的结果,不是另外一种。它的特点是有内郭,字小,笔画紧缩。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蜀五铢,历来钱币学家所称的蜀五铢,就是指这一种,因为其他几种都少见。古代钱谱以传形五铢为蜀五铢,那是不对的。所谓传形五铢是指五字在左,铢字在右的五铢,这种五铢历代都有,不限于蜀汉。
第二类蜀钱是直百五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背,成都所铸;另一种背面穿左有一“为”字,这是犍为铸的。犍为在当时是一个商业中心,是通西南的门户,西汉武帝置郡,张骞想从这里出发去寻找印度。它大概也是矿业中心。附近的朱提自古即以产银著名,朱提银成色比其他地方的白银好。两种直百五铢的文字笔画稍有不同:成都铸的朱字圆折,上下离得开一些;犍为铸的则和这相反,朱字近方折,上下收得紧。为字钱在中国钱制史上有它的特殊意义,它是圆钱中最早两面有文字的,也是纪地最早的。但犍为所铸的也有光背,大概有背文的限于初铸,后来流通不限于本地,就不再铸为字了。光背钱有各种厚薄,最厚重的在八公分以上,中样的五六公分,最薄的在三公分以下。一般都是大样,也有很小的,但少见。有一种薄肉阔边的,特别大,文字属于犍为型,重约四公分四,制作和第二种蜀五铢特别像。
第三是直百。有各种大小轻重,文字制作同蜀五铢和直百五铢不一样。笔画平坦,或许因为薄小的关系。大样的每枚也不过二公分重,其次有一公分半、一公分、半公分,最小有四公厘的。
第四是直一。文字制作和小样直百完全一样。这种钱到清末才有著录。据说同治初年成都出土一瓮小钱,有太平百金、定平一百、直百和直一。
³孙吴钱两种
第一是大泉五百,铸于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初铸大约有十二公分重,后来改为约八公分。第二是大泉当千,铸于赤乌元年(公元238年),初铸大概近二十公分,后来减为十一二公分,最后减成四公分以下。这两种钱是史书所著录而有实物遗留下来的。大泉五百是上下左右直读,大泉当千则是环读。
另有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只有少数出土,而不见于记载。大泉二千的大小轻重同初铸的大泉五百差不多。大泉五千只发现两枚,大小轻重和初铸的大泉当千差不多。
ⁿ太平百钱和定平一百。(归入三国时期)

太平百钱种类很多,论钱文字体,有大篆、小篆和隶书。太字除隶书和另一种篆书作夳外,其余都作大。古时“大”“太”通用,原无足怪。也有作“世平百钱”的,古时“世”和“太”也相通,例如太子也称世子。论制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背面有曲折文和星点,星点是在穿孔的上面,但并不圆,也许不是星点。因为背文大都漶漫,所以历代的钱币学家有时把曲折文看成水波文,有时说是龟背,因而被归入压胜钱一类。但因数量比较多,应为正用品。这一类太平百钱比较厚重,有一种百字第一画向上弯,好像鹿角一样,称鹿角太平,重量在八公分以上。其他有轻到三公分以下的。世平百钱最大,但肉不厚,重约五公分八。另外一类是光背。钱文小篆,没有多大变化,但有篆成的,叫作篷篷太平。也有大字作的。光背钱大小轻重却种类很多,大样的每枚自三公分到四公分以上。次一号的自八公厘到一公分四。再小一号的有时作太平金百,每枚平均重约八公厘半。也有轻到五公厘半的。最小的一种只有四公厘半,同极小的直百差不多。
③金银
在货币的各种职能中,黄金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几种职能,如果能证明它是购买手段或流通手段,它就是十足的货币了。
固然金字不一定是指黄金,常常是指一斤黄金的价值,即一万钱,但这一点并不排斥黄金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作为价值尺度本来就是一种观念上的事情。黄金作为支付手段,在两汉是最通行的,特别是在西汉,第一表现在帝王的赏赐上,第二表现在税捐上,即酎金的征收,第三表现在赎罪费上,第四表现在贿赂上。作为宝藏手段也是黄金一种通行的职能。

虽然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币制的时候,规定白银只能作为器饰宝藏,不作货币,可是在始皇之前,并没有以银为币的记载。汉初还是不用白银作货币使用。直到武帝时的白金,不但是货币,而且是铸币。这种发展,很是突然。在这一个短时期内,白银比黄金发挥了更多的货币职能。不过当时是银锡合金,而且作价过高,是一种信用货币的性质。在王莽的币制中,白银和黄金具有同样的地位,黄金论斤,白银反而以半斤为单位,称为一流。似乎白银应当有一定形式。然而史书没有明言。总之,在东汉,白银出现在文献中的次数比较多了。
关于白银的形制,应当同黄金差不多。文献中只提到金饼、银饼。饼自然是圆形的东西,可能就是武帝的麟趾金或其变形。近年湖南衡阳、长沙等地的东汉墓中都有金饼出土,衡阳的金饼,上有“净土王”字样,重约三百一十二点五公分。长沙的金饼上面有阴文“张”字,重约二百三十四点五公分。还不见有银饼出土。但有几种“中元二年”的银锭出土。一种是船形,一种是条形。船形银锭底平如砝码(),上面两端翘起,略像后代的元宝。中央有“中元二年考工所造”一行阴文隶体字。我藏有两枚,一大一小,大的重二百零五公分,小的重一百二十五公分。银质很好,发灰黑色,底上有气眼。小的一种已压得变了形。条形银锭据我所知有三枚,一枚完整,两枚残缺。另外有仿造的。完整的一枚重约四百零三公分。上端也有“中元二年考工所造”一行阴文字,同船形银锭的文字一样,显然是用同一印模打上去的。实际是两个印,“中元二年”和“考工所造”两者之间有点距离。残缺的一枚只有“中元二年”一个印,背面文字不清楚。这两枚已流往日本,据说是山东青州出土。另一枚残缺的是我自己所藏,上端压断,下端则凿断,仍留“中元二年”一印很清晰,中字的上端有“考工所造”的印,但打得不深,“造”字打在“中”字上头,完全看不出。重约一百二十公分。全身绿锈,可见银色不是很好。这些银锭,自然使人怀疑。汉代文献中没有关于银锭或银铤的记载,这些银锭有同一年份,是同一个印打上去的,而且显然系官银,为什么不见于记载。然而根据实物看来,不但银锭本身是旧的,而且年号印也不像是后人打上去的。汉有考工室,为少府制作器用的部门,武帝时单称考工,而这些银锭上作考工所。汉银本有两种,一种朱提银,成色好;一种普通银,成色差。船形银锭可能是麟趾金的变形。又据说青州另外出土两枚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船形银锭,形制和中元二年(公元57年)的完全相同,重三百五十六点二五公分。上面有三行文字,第一行为“建和二年 银匠□□”,第二行是“上郡亭侯 银匠王□”,第三行是“□□□□ 银匠□□”,有些字不能辨识。史称孙皓掘地得银,“长一寸,广一分,刻上有年月”,这就可以说是小银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