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用户
论坛
BBS
元宝论坛
»
论坛
›
元宝论坛
›
宋代
›
宋代母钱的基本判定法
返回列表
查看:
112
|
回复:
0
宋代母钱的基本判定法
[复制链接]
蒋卓群
蒋卓群
当前离线
积分
3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积分
3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9-20 13: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宋代铸币,在北宋时期,多采用翻砂铸造法,在南宋时期,翻砂铸造法定型,并在之后的元、明,清三代铸币中延续发展。为什么这里要强调“多采用”?因为从诸多相关文物佐证,这个时期还存在木刻版,范铸版等少数情况,本文对少数情况不多展开叙述。
宋代母钱本没有太大争议,然而在清代母钱价格飞涨之后,某些商业鉴评公司掺杂了太多的利益元素,没有守住底线本心,导致大量完全不达标的子钱入盒并标以母钱定义,混乱了这个本应清澈无比的领域。
笔者近日采访了在宋代钱币收藏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众诚评级现任CEO,国家艺术品高级鉴定评估师,白马先生,就宋代母钱提出了疑问。先生简明扼要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众诚评级对宋代母钱的判定,笔者特摘录如下,与钱币收藏爱好者共分享。
北宋时期铜质母钱判定:
1)母钱与同版子钱对比,直径略大。
因宋代铜钱基本为青铜材质,翻砂铸造工艺会产生收缩,收缩率约为1.4%左右。正常情况下,同版的小平母钱会比子钱直径大0.35mm左右(按小平直径24mm左右计算);同版的折二母钱会比子钱直径大0.45mm左右(按折二直径30mm左右计算)。
2)母钱的穿口必定精修。
这里的精修是指有明显的冷加工痕迹的打磨。翻砂铸造,如果穿口不打磨光洁,拔模时会带走型砂,直接导致翻铸子钱的穿口残缺,或堵满。因此,宋母的穿口必精修。北宋时期的修穿方向多为垂直,北宋末期(诸如崇宁,宣和时期)到南宋初期,存在一个过渡,修穿多呈现出从面文向内,外大内小的“喇叭口”造型,更有利于脱模。
3)母钱文字笔划清晰,且高挺。
某些薄锈,氧化腐蚀轻微的钱币,用放大镜观察字根处,可见明显的拔模斜度。文字呈现出底部略宽,顶部略窄的“尖塔”形。可能存在极少部分的笔划粘连,但绝对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笔划不清,不然子钱翻铸后,文字无法识别。
这种无法识别不是由于使用流通磨损造成的那种状态。而是文字上会出现大片的流铜,甚至连字形都无法识别,因此市面上所谓的“工作母”,“二级母”,“三级母”理论时站不住脚的,可谓谬论。
4)母钱的地章干净,基本不存在明显移范现象。
去除氧化腐蚀和锈的因素,本体多见一种“油腻腻”的感觉。同样的一个地章毛糙的母钱,在拔模后,型砂上会出现一个坑洼的印模,翻铸的子钱地章会出现“满天星”的现象。
5)宋代母钱文字不存在二次加刀工序。
这个点尤为重要,宋代钱币青铜材质,硬且脆。不同于清代后期某些精铸的子钱二次加刀后,作为母钱使用,清代的钱币多为黄铜材质,更软,延展性更优。
因此,如果宋代钱币文字上,加刀痕迹明显,基本可以确定不是”母钱“。
最后,附上一枚标准母钱的靓图参考。
众诚评级元丰通宝行书母钱
文字笔划繁复,但依旧清晰流畅
地章平滑,精整无移范
穿口精修,犀利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