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119|回复: 0

中国货币史:第4章“唐代的货币”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0 13: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①盛唐钱币的购买力
当时币值很高,米价在贞观三、四年(公元629、630年)的时候,是每石三四十钱,而且连年丰稔。八、九年的时候,每石四五十钱。十五年每石二十钱,十六年全国平均每斗五钱,最便宜的地方是每斗三钱。至于绢帛,在唐初多用作计算标准,太宗刚即位的时候,因米价尚贵,一匹绢只换得一斗米,后来因米价跌,在贞观五、六年以后的几年间,每匹绢能换得十几石粟。
太宗晚年,对外渐多用兵,到高宗时更频繁了。不停的战争,使人民的负担加重,结果私铸盛行。私铸必然会减重,否则无利可图。因此有大批的恶钱在民间流通。不过一般地说来,直到高宗麟德年间,铜钱的购买力还是高。每遇丰年,米价还能跌到五十钱一石。例如永徽五年洛州粟米每石二十五钱,秔米一百一十钱。麟德二年和三年,米价都跌到五十钱一石。
史书载开元初米价低到每斗三钱。十三年(公元725年)前后,因累年丰稔,东都米斗十三钱,青齐间谷每斗五钱,以后两京米价每斗总不到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十六年和二十五年当局还怕谷贱伤农。二十八年又因“频岁丰稔,京师米斛不满二百,天下乂安,虽行万里,不持兵刃”。天宝四载(公元745年)也怕麦贱伤农。这是李唐第二个盛世。正是杜甫所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的时代。天宝初,私铸减少,钱形完好。海内富实,米价每斗十三钱,青齐之间,每斗只三钱,绢价每匹不过两百。十一载政府曾用几十万贯好钱来收回私钱,商旅反觉得不便,可见当时生产和交易之盛与通货数量需要之多。当时铸钱数目也大有增加,开元以前,官炉所铸,每年平均恐怕不过十万贯,开元年间有增加,但到天宝年间才大兴铸炉,甚至征调农民来铸钱。当时全国共有九十九炉,每年共铸三十二万七千缗。

盛唐物价之所以低,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国内太平,生产增加;第二是钱币数量不够。武德四年废用五铢,其他许多杂色钱币自然都不许流通,流通主要靠开元钱,如何来得及供应?这种情况在中国货币史上是少有的。只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废止过去的钱币,专用半两。但那时可用大型的刀布来改铸比较轻小的半两,在钱币的供应上,问题还不大。而且当时的生产和商品流通,也还不怎样发达。到了唐代,生产和商品流通应有进一步的发展,而钱币却靠用一些轻小的私钱如线环等来改铸比较大的开元钱。当时汉五铢早被销镕改铸,或经过剪凿,完整的多被埋藏,所以要用几枚旧钱才能改铸一枚开元钱,在钱币的供应上,自然感到紧张。唐代实物经济所占成分之大正由于此,物价之低,也同这点有关系。
②安史之乱与通货贬值
玄宗晚年,渐趋奢侈,每年租钱虽收得二百多万缗,粟一千九百八十余万斛,绢七百四十万匹,另有绵和布;但岁出常超过岁入。只因多年的积聚,所以仍是府库盈溢。天宝八载还邀引百官到左藏库去参观,以炫耀他的钱币之多。有人说安禄山之反,就是垂涎明皇的财富。
通货贬值的结果,发生许多应有特有的现象,第一是官吏货币所得的增加。依据开元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三日的敕令,一品官月俸等项收入只有六七十贯[4],大历中权臣月俸有到九千贯的,各郡刺史,都是千贯,郭子仪每年的官俸二十四万贯,私利还不在内。第二是税收增加:例如盐利收入,肃宗初年每年仅六十万贯,晚年超过十倍,据说人民无厌苦。史家多归功于刘晏的转运政策。其实是因为通货贬值。货币价值减低了,数量必须增加。
然而一般情况,通货贬值时,待遇的提高,总是赶不上物价上涨的程度。因为战时生产减少,物资缺乏,加剧了货币购买力减低的程度。可是劳动人民和职员等不得不出卖其劳力,所以一般人民的生计艰难。奸人则乘机取巧,增加贪污贿赂的事。意志薄弱的人有时难免屈服于金钱的诱惑。有些官吏为生活所迫,要求调到乡下去不准,甚至故意犯过,以求外贬。这样使整个吏治都受到很坏的影响。
至于物价上涨的程度,却没有详细确实的记载。文献中的记录,多是特殊的物价,例如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南阳被围的时候,米一斗卖到四五十贯。乾元元年和二年邺城的安庆绪被围,一斗米卖到七十多贯。这些都是同货币没有关系的。乾元大钱发行后的反响便是米价涨到七千文一斗,不过这也是指人心最动摇的时候,后来大概慢慢平复了些。上元初京师旱灾,斗米也不过数千。乾元三年米价在饥旱之下,也不过八百文到一千五百文一斗。在取消大钱之后,物价大概更有回跌,因为代宗初年(公元763—764年),即在灾荒之下,一斗米也不过涨到一千钱,最高到过一千四百。至于当时的正常价格,当然还要更低。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政府考进士,元结出一个题目问:为什么往年粟一斛估钱四百还算贵,近年估钱五百还算贱?往年帛一匹估钱五百算贵,近年估钱二千还算便宜?可见粟价在永泰二年前后比战前只上涨约一倍,而帛价则涨成四倍以上。杜甫《忆昔》诗中的“岂闻一绢直万钱?”大概是指绢价最高的时候。
大历二年,安史的余党已渐剿平,但币值仍旧没有恢复。郭子仪自河中来朝,代宗只赐罗锦二百匹,不赐钱,大概因为铜钱的购买力很低。元载、王缙等四人欢宴,每人出钱至三十万。田神功一宴花费了一亿。这种宴会显然有庆祝胜利的意味,其实前面困难还很多:第一吐蕃还是不断地向唐朝找麻烦,第二回纥因为帮助唐室收回西京,唐室答应每年向他们购买十万匹马,每匹价格是四十匹绢,这是一种很重的负担,也是以后绢价所以贵的原因。当时绢价要四千钱一匹,这比万钱一匹的价格已低得多,但比起战前来,还是要高许多倍。在大历年间稍有灾荒,米价便要涨到八百钱千钱一斗。
③贞元元和间的通货回缩
李唐自德宗贞元(公元785—805年)以后,发生一次通货紧缩的现象,前后闹了六七十年。这次紧缩是中国货币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其严重性可以同南齐的一次相比。但严格地讲起来,只能说是回缩。因为缩到最低点的时候,物价还是高于开元、天宝时的水平。
回缩的原因,可以分析成四种:第一是自然的调整。因为在通货贬值之后,人民对货币失去信心,使货币购买力下跌的程度超过减重的程度,使铜钱的市价低于它的币材价值,而发生私销的现象。例如武则天的长寿、延载年间,武三思建议在长安定鼎门内铸八角形的铜柱,名为大周万国述德天枢,以纪念武则天的功德,征用铜五十多万斤,大部分靠销镕铜钱,毁钱当近一万万枚。后来开元年间下令毁天枢,销镕工作进行了一个多月。这还是战前的事。代宗时,因各种大小钱都平价流通,于是分量重的乾元和重轮两种钱都被人销镕为器。此外销钱铸佛像的事也很盛行,代宗时五台山的金阁寺,铸铜为瓦,销钱无数。这样使通货数量减少,购买力也就慢慢提高了。
第二是铸钱的减少。开元中,国内铸钱七十几炉,每年盈百万,天宝十一载时每年铸钱总数为三十二万七千缗,如以当时人口计算,每人占六文。但宪宗时(公元806—820年)全国只铸造十三万五千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还不及十万缗。
第三是用钱区域的推广。杨于陵说:在“大历以前,淄青、太原、魏博,杂铅铁以通时用;岭南杂以金、银、丹砂、象齿”。但大历以后,都用铜钱。此外还加上铜钱的输往外国。唐代国势隆盛,贸易发达,商贾所至,铜钱流布,远到波斯湾的西拉夫也有中国铜钱。日本也输入中国铜钱。当时日本同中国接触频繁,在睿宗元年即迁都奈良之前两年,已开始铸钱[5],形式与中国的开元钱相似,可见中国钱必早已流入日本。不过当时日本自己铸钱,所以中国钱流去的数量大概不多。
第四是租税政策。安史乱后的苛捐杂税,在中国历史上,少有先例。历任宰臣如杨炎、赵赞等,全副心力,都是用在租税政策上。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全国税收是一千三百零五万六千零七十贯,较贞观初增加六七倍。以当时人口计算,每户占四贯二百二十二文,负担不算不重。但因李希烈等起事想推翻政府,每月军费百多万贯,帑廩不够支持几个月,于是赵赞等除向富商僦柜勒借外,又征收所谓间架税(即房屋税)和除陌税(即交易税),由百分之二增为百分之五,此外又征商货税也即货物税,按值抽百分之二,对竹木茶漆则抽百分之十。而因办事人员舞弊和没有效率,全国怨黩,李希烈军就是以不税间架除陌来争取人心。
两税法在中国货币经济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租税货币化:一次是西汉的算赋、口钱和算缗,另一次就是中唐的两税法。算赋、口赋和算缗使全国人民都有用钱的必要,对于货币流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两税法使各种税收货币化,本来也应当可以推动货币流通,然而在效果上同西汉的措施不一样。西汉的算赋,有货币数量的增加来相配合,产生了应有的结果;中唐的两税法,只增加了对货币的需要,没有增加货币的数量。本来自代宗时各种铜钱平价流通以后,分量重的乾元钱和重轮钱多被销镕为器,或造成佛像,通货数量已有减少的倾向;实行两税法后,人人要用钱来纳税,而政府把钱收进去之后,不大投放出来,同时富家知道铜钱有供不应求的形势,大家竞相窖藏,于是骤然感到紧缩。
晚唐五代是货币经济衰退、实物经济再次盛行的一个时期。两税法的推行不但没有改变这种情况,反而可能加重。因为两税法使对于支付手段的需要增加了,而货币数量没有增加,甚至反而减少,结果支付周转中有更大一部分不得不使用实物,实际上长庆元年起,两税都用布、丝、纩等缴纳,只盐酒课用钱,那是后话。陆贽和白居易等人正是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反对两税的。虽然白居易对两税的执行上的偏差也提出了批评,但主要是从货币方面着想的。陆贽说粟帛可由人民自己生产,但钱币非官铸不可,人民无法取得足够的钱来纳税。白居易也说农民为了取得铜钱不得不低价出卖粮食或借高利贷。
④晚唐五代的币值
贞元、元和间的一次通货紧缩,在晚唐一度有所缓和,这就是武宗会昌年间的一次币制改革所带来的。引起这次币制改革的原因有三:第一是贞元、元和以来的钱币缺乏。使得许多支付都用绢帛。武宗犒赏石雄,用帛七匹。军饷也用绢匹。刘镇在山东征商税,都照绢匹计算。这些都是钱币缺乏的结果。第二是军费开支的增加。会昌年间对外同回鹘和吐蕃有战争,对内有昭义(刘稹)和太原(杨弁)之变。没有一年平靖。第三是当局反佛教的政策。宰相李德裕是反对宗教的。当时的宗教有僧道两派,武宗信神仙,有道士向他说佛寺的坏话,所以矛头专对佛寺。当时佛寺也的确比道观更加浪费。自南北朝以来,中国的黄金和铜,用于佛寺方面的,不可胜计。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实行并省全国佛寺,佛寺被毁的有四千六百多处,还俗的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招提兰若被毁的有四万多处。这一措施有三重意义:其一,寺中的铜像、钟、罄,都用来铸钱,金银用来充裕国库。其二,还俗的僧尼,成了征税的对象,而且可以增加生产。其三,拆毁的招提兰若可以增加膏腴上田几千万
由于钱币的区域性以及质量高下不一,因而有些商人从江南带来铅锡钱,到北方收换好铜钱。宋代币制的地方割据性,就是这时代的遗产。
因为铜钱少,所以除绢帛外,白银的使用更加普遍了。白银几乎取得黄金在秦汉时的地位,赎罪、贿赂、日用、租税、贡奉等都有用白银的例子。因为白银虽然还没有普遍地取得十足货币的地位,但在这种币制混乱的时代,作为保存价值是一种很好的工具。譬如在南唐因通货贬值,物价上涨,缣一匹约卖铁钱三十贯,白银一两二十五贯。所以用白银计算的物价,并不太高,一匹缣只值白银一两二钱。
⑤唐代物价小结
通观唐代货币的购买力,如果以米价为标准,自然是以安史乱前为最高。在7世纪中,尤其是30年代和40年代,米价最便宜。下半世纪除了永淳元年一年以外,也没有很高的米价。就已有的米价记录来平均,贞观年间,也即7世纪前半的后二十五年的米价,只要三十六个钱一石,7世纪后半也只要六十一个钱一石。但这些是特别丰收时的价格。正常价格在贞观年间我们可以假定一百文一石,或每公石一百六十文。7世纪后半为一百五十文,或每公石二百五十二文。8世纪前半每石以两百钱计算,每公石三百三十六文。
安史乱后,物价水平大为提高。8世纪后半,米价记录非常高,同盛唐相反,是特别凶年甚至是围城时的价格。平常米价要两三千文一石,五十年平均每石要一千零六文,每公石一千六百九十二文。9世纪前半正是通货紧缩最严重的时候,就已有的记录来平均,每石只要六百文,每公石约合一千文,约合黄金六公分,或白银三十三公分。9世纪后半没有米价资料,大概没有大的涨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