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85|回复: 0

关于秦始皇统一货币大家所不知道的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19 18: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221年,年仅三十九岁的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壮举,也就是在那一年,他宣布,统一全国货币,推出了影响中国近两千年的“秦半两”。


《史记》记载:“秦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秦朝的衡制,24铢为1两,16两为1斤。1斤约等于现在的250克,1两约等于现在的15.625克。换算下来,秦朝新铸的半两钱,重量为7.8125克
这就是秦半两的由来。
这一壮举被记录在教科书上,传颂至今。并且这件事情的意义大家也都耳熟能详: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货币形制各异、轻重不等、大小不一的混乱局面,克服了货币换算上的困难,消除了商品交换的货币障碍,减少了交易成本,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使粮食等重要的商品物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加强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总之就是加强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2、统一货币,是秦始皇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统一币制,既有利于加强中央财权,便于国家赋税的征收,也可以从财权、财力上防止六国残余势力,利用其原来的货币破坏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防止地方分离。同时,货币统一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也就是:巩固了集权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
在“秦半两”一统江湖之前,各国的货币长这样:








怎么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其实,秦币发展成外圆内方这样是经历了多年的一个发展过程的,最初是圆形,中间有个圆孔用来串绳。但这种造型不方便铸币打磨。试想一下,如果用一个细圆柱把很多币串一起进行外圈打磨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转圈,不稳定。后面就发展成外圆内方造型了,不但方便携带,还方便铸币打磨,提升了制币效率。至于所谓的外圆内方,外儒内法,圆为规,方为矩,无规矩不成方圆等说法,都是强加的形而上的释义,更多是情怀。
其实秦半两的长相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他的统一性及方便携带流通。不说别的,就单单说此后两千多年,各朝各代都效仿或者说继承老秦家的这种外圆内方的铜钱,就足可以看出这个体系确实牛。虽然后续朝代陆续对这个体系都有补充和完善,但整体的底子基本没变。时间最不会说谎,历经两千年的洗礼、沉淀,体系还在运转,足以证明一切。
以上,这都是站在宏观角度,站在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以上帝视角评价:意义重大。然而,在当时那个时代,始皇帝想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统一(政治、文字、货币、度量衡、交通工具等,甚至文化也想统一,搞焚书坑儒),尤其是货币统一,这可是影响全民经济的国之大计啊,谈何容易!在当时,引发很多阵痛。
1、回收旧币换新币
这个好像并没有史料明确记载说明此过程。越没有记载越可怕,这说明这个回收兑换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比如齐国的刀币和秦半两之间是怎样的一个“汇率”,楚国的鬼脸币和秦半两之间如何兑换,统统没有说明。或许有标准,只是没有文字流传下来,毕竟过去两千多年了,这个不得而知。但即便有标准又能怎样呢,标准也是由秦人制定的,帝国刚刚统一,连年战乱导致民不聊生,现在要发展经济,到处缺钱,那不得想着办法从各国的中产、贵族手里搜刮?汇率嘛,自然利好秦半两。再退一万步说,即便官方制定了非常公平的汇率政策,比如要求根据含铜量来做精准回收兑换,那也没用。想想看,在那样一个百废待兴的乱时代,下面落地层面的人,会秉公执行吗。可以想象的到,其他旧币的持有人,一定很受伤。
据传,甚至发生过散播恐慌言论,诱导旧币持有大户恐慌性抛售旧币,以便从中渔利的现象。
2、新币由谁铸
据说,秦始皇的目标是全国的钱币都由朝廷统一集中地铸造,不许民间私铸,当然,这只是目标,其实并未实现。国家层面只规定了钱币的规格,比如尺寸、重量、含铜量等。按此规格铸造,币还是有国家铸的和私铸的两种。那既然存在私铸的口子,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质量上就比较难把控,这就为赫赫有名的劣币驱逐良币埋下了隐患。那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实现朝廷对铸币权的统一呢?因为他挂的太早了,驾崩之后,秦二世又不顶用,连执行货币政策的项目经理李斯都给干掉了,不用说,乱世就来了。秦始皇这一遗愿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得以完成,铸币权最终收归国有。
3、新币铸成什么样


这个上面有简单提及,因为开了私铸的口子,其实就为造假留下了无数种可能性。朝廷定了规格,只要符合规格就是合格的钱币,看似简单,但执行成本是很高的,或者说压根就难以监督。比如说,民间就有一个很简单的获取私利的方法,把重12铢的秦半两外圈剪下来一些,就可以另外打造币,差不多七八个就能剪出一个铜钱来,等于坐地增值百分之十几,简直是暴利。如果铸币商也动这种歪脑筋呢?乱象可见一斑。事实上是,到后来国家公开铸造分量轻的铜币。
4、让大家用起来新币
货币的一大价值就是要去流通,无法流通就失去了意义,那么秦半两造出来之后,全国范围推行使用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那问题来了,人们喜欢用吗?当然不喜欢。就说说中产及以上阶层,他们是旧币的最大持有人,大量钱币其实都在他们手里,普通老百姓手里的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计。上文也说过了,这些阶层其实是货币统一的最大受害者,至少短期来看是这样的。胜利者制定的政策,一定是利好胜利者的,那这些有钱人就要想办法反对这些政策的执行。货币统一不下去,新币夭折了他们才高兴。再加上其他原因,比如老百姓手中没有充足的新币(下文再说)等等,最终导致,商品交易过程中,新币推行阻力重重。严重时期,甚至回退回“以物易物”的原始阶段,开了历史的倒车。货币不好流通,商品交易受限,那国家收税就减少了,那怎么办?在其他方面增加苛捐杂税呗。可以想象,大家对新币推行怨声载道。市场体系、经济体系也一片混乱。
5、币不够用了怎么办
秦朝未统一六国之前,全国人口大概300万,统一六国后,全国人口接近3000万,是原来的十倍。还有,战国至秦朝时期,金属开采、冶炼技术尚不发达,整个国家的铸币能力是很有限的。秦始皇一统天下带来的是人口急速增长、市场规模扩大、经济体系也迅速膨胀,没有经历过渡期,没有全盘考虑,上来就实行货币统一,却没有足够的货币供应量来支撑整个帝国,后果可想而知。开始引发“通货紧缩”,产生“物贱钱贵”的现象,开始出现钱荒,说白了,就是货币流通受阻了,大家有钱都不敢花了,攥在手里。国家缺币用了,怎么办?秦二世大手一挥,我说你们这些蠢货,怎么就不知道动脑子呢,缺铜铸币是吗,原来半两铜一个币,现在半两铜铸两个币不就完了!币量直接翻番。好家伙,官方放水。这个口子一开,那基本就完了。如果你是当时的秦朝老百姓,你手里握着足斤足两的“秦半两”和缺斤少两的残次品“小秦半两”,你买东西优先想把哪个花出去?当然把劣质品花出去,良币自己留着呀!“奸钱日繁,正钱日亡”,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效应就来了。国家的经济体系开始土崩瓦解。


当然,一国崩坏,很难说是某一个或几个原因所致,一定是综合性因素。但“秦半两”带来的经济运行不畅、社会财产的辗转腾挪及非常不公平的重新分配、甚至引发经济崩塌等,无疑是这个短命王朝的毁灭加速剂。好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系列的壮举也算是成就了此后大汉的辉煌,成就了沿用两千多年的方孔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