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①两晋的币值
两晋是货币经济相对衰退的一个时期,这可以从几方面看出来。第一,在铜钱赐予的数目(见表如下图)上可以知道。古时没有银行,货币的发行,主要是通过官吏的俸给和政府的开支如赏赐等。晋代的俸禄完全用实物,包括粮食和衣料。赏赐也多用实物。西汉赐予是用黄金和铜钱;东汉以钱为主,金帛为副;但在两晋,一切赏赐,都以谷帛为主,以钱为副,完全不用黄金。西汉虽以赐金为主,但赐钱的数目仍多于东汉,两晋更不能比了。
本表的数字仅包括《前汉书》《后汉书》《晋书》中有明确数字的赏赐。救济性的赏赐,因无确数,没有列入。西汉的赐金,有时是付钱,所以表中西汉的数字要低于实际的数字。又西汉不包括王莽。 晋代赐钱总额中,有一亿零二百万是简文帝赐给桓温的,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五,其他各帝的赏赐额非常小。
第二,从救济的内容来看,也可以发现同样的倾向。西汉时救济是用钱币,而且数目相当大。如景帝对于移往阳陵的人赐钱二十万。武帝对于迁往茂陵的人也每家给钱二十万。而且巡游一次,所过的地方,每家赏钱五千。哀帝和平帝对于灾后的死者也各赏二千到五千。这种情形在东汉还有,尤其是在安帝和顺帝的时候。但到了两晋便没有了。两晋的赈济,完全是用米谷,少则两斛,多则五斛。只有惠帝时两次用布,每人三匹。这些米布折合起铜钱来,最多不过一千。
第三,从墓葬的出土物也可以看出晋代钱币数量不多。近代发掘的汉墓,几乎都有钱币,连偏远的东北和蒙古也不例外;特别是东汉和三国的墓,每墓至少总有几枚、几十枚,甚至几百枚,多的到几千枚。没有钱币的汉墓毋宁说是例外。晋墓就和这相反,没有钱币伴葬的要占多数,即使有钱币,数量也很少,每墓只有三两枚。
东晋虽然没有铸造大额货币,但可能实行过小规模的贬值。沈郎五铢便是一种减重行为。如果女钱、稚钱、对文钱是东晋时铸的,那也是一种减重。不过这些都是私铸或私人的剪凿,不能归咎当局。
两晋的物价自然比不上西汉文景时那样低廉。在两晋那种动乱的时代,较高的物价是难以避免的。就是连货币经济最衰退的北方也是难免的。在石勒的治下,物价就是很高的,例如绢价,中绢一匹,官价一千二百,市价要四千,等于东汉的十倍。司马氏的治下,在饥荒的时候,或在战争的时候,米价常常要一万钱一石,如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关中米斛万钱。元康七年(公元297年)也相同。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因战争,公私穷踧,米石万钱。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百姓饥俭,米斛万钱。愍帝建兴元年(公元313年)襄国大饥,谷二升值银一斤,肉一斤值银一两。四年京师大饥,米斗金二两。东晋成帝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台城被围攻,米斗万钱。咸康元年(公元335年)会稽余姚大旱,米斗五百。当然,这些都是特殊物价,不足为凭。
两晋的正常物价,没有什么资料。西晋初,户调有以钱代米的办法。“远夷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人二十八文。”从这里也很难推算出当时的米价来。如果所谓远者和极远者负担相等,而每户以五人计,则五斗米的价格是一百四十文,每石是二百八十文。但也许户调随着路程的遥远而递减,所以这种推算是不可靠的。《夏侯阳算经》提到三种米价,即每斗一百二十文、一百三十文和一百三十五文。这三种米价差不多,应当可以看作是正常的价格。一般认为夏侯阳是晋人,那么,晋代的正常米价每石要一千三百文上下。晋石若以合二公斗零二三计,则每公石米应合得六千四百二十六文。比两汉的正常米价要高得多。但如果考虑到钱币的重量,也许不算十分贵,当时可能是以所谓沈郎钱或其他类似的轻钱为计价和支付的标准,甚至可能以大钱当几来计算。东晋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一石米值布一匹。当时布价多少钱一匹,不得而知。如果把《夏侯阳算经》中的物价看作晋代的物价,那么,一匹布的价钱为一千二百文到一千七百文。正好和上面的米价相符。另外还有几种绢价,但高低相差很大:最低为每匹一千一百文,其次为一千七百文,高的有三千五百文和三千八百七十文,最高的到四千三百六十文以上。大概由于质量的不同。石勒治下的绢价分为上中下三等,而且官价和市价相差两三倍。
②宋齐币值的变动
南朝的时间,虽然比两晋长不了多少,但是在币值上,有更多更剧烈的波动。这种波动反映了当时政局的不安定。
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还兴师北伐,起初收回了一些失地,后来北魏反攻,宋军失利,府库空虚。四铢钱就是这时候铸造的。四铢钱的铸造至少在名目上是减重的开始。因为当时流通的是五铢钱。也许还有孙吴的大泉和蜀汉的直百五铢以及太平百钱等。不过在实质上,还不能看作减重,因为当时流通的五铢,多是东晋的五铢,如沈郎钱、稚钱、对文、女钱等,重量还不到四铢。刘宋的铸造四铢钱,应当有两重意义,一是由于国用不足,铸钱来应付,同时是为统一当时混乱的币制。
元嘉二十七年以前的二三十年间,社会是比较安定的。
孝建元年的孝建四铢,就是一次正式的货币减重。孝建四铢钱,最厚重的也有到两公分以上的,但少见,一般都很薄,重约一公分。
永光、景和年间所发行的二铢钱和两铢钱,大概并不比当时的私钱更轻小,所以铸得很少。
东晋米价也到过斗米万钱,那是因为大饥或战争,物资缺乏,不是因为货币贬值。刘宋的米价也曾因天灾而上涨过,例如元嘉十二年因大水,钱塘等地方的米价到过三百钱一升。前面说过,大明七八年间因大旱,米价也大涨。但都没有景和年间这样贵。至于刘宋治下的正常米价,却没有可靠的资料。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刘勋在浔阳称帝的时候,当局以国用不足,募民上钱米补官,依照钱米的比例来折算,每石米约合得二百八十文。如果以这为刘宋的正常米价,则景和前后的米价,上涨了三四百倍。当时浙江会稽山一带有关于射的山的民谚,说“射的白,米斛百,射的玄,米斛千”。可见正常米价一斛总在五百钱上下。
宋武帝永初中(公元421年),官布一匹值钱一千,民间缴进去则算九百;元嘉(公元424—453年)时,布价开始跌,东部一匹值六百,官受则每匹五百;现在一匹只值三百,缴纳政府每匹只算百多文钱,比宋初跌成几分之一。所以生产的大众虽加倍勤苦,所得仍是不多。
永明四年萧子良又说到钱币剪凿的厉害,江东大钱,十个中不留一个;而公家所受,一定要轮郭完整的。民间用一千七百个还买不到一千个好钱。他提出四点办法:第一塘丁仍旧征工;第二减赋;第三如有必须用钱的地方,则不论大小钱,平价收受;第四各种租税准许人民以政府所用得着的土产按价缴纳,不必用钱。
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扬、南徐二州的户租,若用钱折纳,则减低布值,每匹以四百文计算,而且折半缴纳。因为全国米谷布帛价格低,次年抛出大批通货来收购。总计在京师和各郡抛出一亿零六十万钱来收买米谷、豆、麦、胡麻、丝、绵、绫、绢、布等物。所谓物价低,自然不是由于生产增加,而是由于货币数量少。
③梁陈币值的变动
梁陈二朝的币值是不稳定的。
南齐的通货紧缩,到末年大概已有回涨的趋势,因为府库里的蓄钱放了出来。
南齐的二十几年,因为没有战争,所以物价没有发生很大的波动。但萧梁的五十几年,却有不断的战争,先后有北魏的南侵,中间有侯景之乱,所以币值不能维持。
萧衍(公元502—549年)当国之初,北魏不断地进攻,史书说他曾毁铜佛以铸钱,大概就是指那种有内郭的五铢和公式女钱。
梁初的货币经济发展不平衡,只有京师和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等地区用钱,其他州郡杂用谷帛交易,交广一带则用金银。大概各地物价也不一样。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十二月,大旱,一斗米要五千个钱。四川因战争关系,三千个钱也买不到一升米。然而天监四年大丰收,一斛米只要三十个钱。
武帝末年,发生了侯景的叛乱。首都建康受到围攻,不久就失陷了,武帝饿死。各地勤王的军队向首都进发。这时铁钱的数量,一定续有增加。史书说:“大同已后,所在铁钱,遂如丘山,物价腾贵。交易者以车载钱,不复计数,而唯论贯。”在侯景围城的时候,建康城中物价狂涨:米一斗八十万,狗一条二十万。侯景方面也因缺粮,米一斛卖到几十万。这些自然都是用铁钱计算的价格。
陈初流通的钱币,除四柱钱以外,还有二柱钱和鹅眼钱。各种钱都等价流通,可是轻重不等;二柱钱就比鹅眼钱重,所以私家将比较重的钱销镕改铸,杂以锡铁。也有用粟帛来支付的,这就表示当时货币流通的混乱。
南陈想要稳定币值,于天嘉三年(公元562年)改铸五铢钱。一枚抵旧钱十枚。这种五铢钱是四五十年来最厚重的,无论如何,比梁末的四柱五铢和两柱五铢要厚重。以之当十枚鹅眼钱,不能算是怎样过分。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铸太货六铢,和五铢同时流通,一枚当五铢十枚。但重量还不到天嘉五铢的一倍,这就是严重的贬值行为。人民很不满意,因为无力反抗,只好进行诅咒,说六铢钱对皇帝不利。因为六铢的六字,篆得好像一个人叉着腰,大家就说叉腰哭天子,不久宣帝果然死了。起初还想使它同五铢等价流通,后来废六铢,专用五铢。
④北朝的币值
北魏虽到太和十九年才正式铸钱,但并不是说那以前完全没有用过钱。不要说北朝的汉人早就生活在货币经济之下,就是他们自己的商人也难免同南朝人有往来交易,把铜钱带回去。而且北朝几次攻破南朝的城池,俘去南朝的将卒,绝无不掠夺钱财之理。慕容白曜于皇兴三年(公元469年)攻入东阳的时候,便抢到铜钱十五万。不过北方人民经过长期的战祸,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货币流通衰退了,自然经济占了更重要的地
总的说来,北魏货币的购买力是比较平稳的,即使有波动,也是局部的暂时的小波动。因为北魏没有铸造大额货币,也没有铸造特别轻小的钱币。当局为了维持币值和政权,还不断想制止私铸。
⑤隋的币值
开皇初年,虽然采用一种合乎标准的五铢钱,每千枚重四斤二两,但由于钱币很杂,民间就有私镕私铸的事。三年四月曾令各关口以一百钱为标准,关外带进来的钱,要经过检查,合标准才许入关,不合标准,没收改铸。以前的常平五铢、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等钱,也于两年内禁止流通。到开皇五年以后,大概才以隋五铢为主要的货币。但是当时铸钱,多和以锡镴,这对于私铸又是一种引诱。官炉所铸也逐渐增加,如开皇十年许杨广在扬州立五炉铸钱;十八年又许杨谅在并州立五炉铸钱。杨广又借口江南钱少,请在鄂州白纻山置十炉铸钱。又许杨秀在益州立五炉铸钱。这些铸炉所出的钱不一定合乎标准。于是私铸更甚,钱益滥恶。然而当时财政还算稳定,各地设有常平仓,调节粮食供应。又常常检查各地邸肆的现钱,不是官钱,都没收入官。所以在杨坚时币值大体上是稳定的。
炀帝即位以后,开支浩繁,如建设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开凿运河,发男女七百万;游幸江都,舳舻相接,二百余里;修筑长城,又兴众百万。其中有些属于建设工程,尤其是开凿运河,解决了南北的粮运问题,在长期看来原是有益的。不过各种大工程同时并兴,国家财政就负担不了。
炀帝最大的野心,似乎是要开拓一个大帝国,同时极力奖励对外贸易。这种政策的采用,大部分得力于裴矩。但对外战争是花钱的事情,当时为了利诱胡商来华,送迎之费,也是以万万计。这样就引起通货贬值的问题了。
币值的下跌大部分是由私铸引起的,因为政府那么大的开支,还不是由人民负担,人民只好铸钱,而且铸坏钱。起初每千钱还有两斤重,即减重百分之五十二;后来只有一斤重,减重百分之七十六。最后至于剪铁鍱裁皮糊纸以为钱。李渊进长安的时候,民间用线环钱,凡八九万才满半斛,物价自然大涨。大业六年(公元610年)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加之饥馑,所以谷贵,东北边尤其贵,七年底要几百钱一斗米。末年朱粲在襄邓间起事的时候,一斛要万钱。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末洛阳也要万钱一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