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新手上路
假设列宁失败了的话,那么我相信中国革命和东欧革命一定还要坎坷得多。
假如当初德国革命能够成功的话,那么至少德意志民族和整个欧洲都不会受到如此严重的摧残。
“一旦无产阶级能够重塑自己的阶级意识,能够锻造出战斗的群众组织,那么工人的力量就将会是不可战胜的。”并且明确的在其他文章中说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遵循《怎么办》里提出的派对建立战略。(事实上目前全世界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MLM都还没有完成这个必须完成的任务,要是真能实现这个任务的话,我怕是做梦都能笑醒。)
......运动一直不能取得胜利的缘故就在于“工人阶级先锋队上层产生机会主义、修正主义,使得革命运动偏离正确路线从而断送无产阶级革命,这是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无法胜利的根本原因。”
赤眉同志说得好“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渺茫论‘认为垄断资产阶级的超额利润收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使得帝国主义工人阶级被改良主义所控制,所以帝国主义国家革命前途是渺茫的——这表面上符合列宁对帝国主义国家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根源的分析,但实际上却是对列宁观点的歪曲。列宁分析帝国主义国家工人运动机会主义的根源,恰恰是要战胜这种机会主义,而不是得出帝国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丧失革命性、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前途渺茫的结论 。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一切革命,尤其是20世纪俄国三次革命所证实了的一条革命基本规律就是:要举行革命,单是被剥削被压迫群众认识到不能照旧生活下去而要求变革,还是不够的;要举行革命,还必须要剥削者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只有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维持下去的时候,革命才能获得胜利。
这导致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客观条件最充足的地方缺乏进行革命的主观条件。而要避免革命前景被葬送,首先要做的是先锋队内部持续不断的路线斗争以及无数革命者深入到以工人为首的全体群众中进行的长期的灌输(这里灌输绝不是填鸭式学习,而很多值的是启发式的学习教育)与相互教育。
根据《纳粹德国劳动者保护政策研究》,德国工人的工资总额从1933年的113.2亿马克上升到了188.37亿马克,同时失业率从1932年的30.1%下降到1938年的2.1%(《帕尔格雷福世界历史统计(欧洲卷)》),到1939年,德国甚至发生了劳工短缺,以致不得不从工厂里直接征兵。同时德国工业产量指数在1932年到1936年之间翻了一倍。1932年到1938年,德国工业工人名义工资上涨了约27%,同期消费物价指数上涨了约13%,两相加减其实际工资大约上涨了12%。
从1932年到1938年,德国的一岁婴儿死亡率从千分之七十九下降到千分之六十。纳粹政权尽管号称自己“要大炮不要黄油”,但是黄油产量却从1932年的42万吨上升到了1940年的62万7千吨。肉类产量也从1932年的310万吨上升到1938年的接近370万吨,这个增长甚至还快于后来联邦德国同等产量时的增长。啤酒产量从1932年的33.5亿升提升到了1939年的51.3亿升。
根据普兰查斯引述的数据,白领工人和公务员(这两者是现代小资的绝对主力)在1933年占总人口的18.4%,在1939年占总人口的20.4%。按照这两年的德国人口普查资料,这意味着1933年德国拥有现代小资约1215万人,1939年则为1417万人。 根据《德国的工资》一书第123页引述的《经济与统计》上的资料,现代小资的名义薪金总额从1933年到1939年136亿马克上涨到209亿马克。根据物价指数扣除价格因素(约9%),1933到1939年德国现代小资实际薪金上涨约12%。
以德国国防军规模为例,1933年,国防军只有凡尔赛条约规定下的10万人,到1936年,德军就组建了包括三个装甲师在内的超过50万军队,而到了开战前的1939年,德国武装力量总数已经超过了450万(德国国防军报告网)。过去被迫在外当打手、当保安的职业军官团和以各种名义存在的法西斯民兵组织被大量吸纳进国防军,成为了吃皇粮的正式雇员。像莫德尔、古德里安、隆美尔等在校官乃至尉官位置上窝了十几年的老油条,在三、四年之内以火箭般的速度被提拔成了将军。
使用道具 举报
2
0
5
6
4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