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用户
论坛
BBS
元宝论坛
»
论坛
›
元宝论坛
›
元代
›
为什么古人说“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行 ...
返回列表
查看:
133
|
回复:
0
为什么古人说“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行
[复制链接]
黄庆西
黄庆西
当前离线
积分
3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积分
3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9-22 12: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
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
在孝敬父母长辈这件事情上,做子女的一定要尽心,至于说到如何尽力,则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努力践行。
一、中华自古传孝道
在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尤其讲究孝道,这可以从一部经书、一部图画集和一句格言中得到充分佐证。
这部经书就是《孝经》,儒家十三经之一,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试想中国古代儒家方面的各类典籍,可谓瀚如烟海,数不胜数,最终被确认为只有十三部书籍,能够代表儒家思想中最为精髓的部分,而孝经位列其中,可见其地位之高,《孝经》中那句“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深刻阐明了“孝道”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部图画集就是二十四孝图,元代郭居敬辑录中国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通俗读物,其中一些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比如晋朝时期的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战国时期的王裒闻雷泣墓的故事、春秋时期的曾参啮指痛心的故事、西汉时期的刘恒亲尝汤药的故事等等。
这句格言就是“百行孝当先”,指明了孝是诸德之本。
二、孝敬需综合评判
但古人也进一步指出,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若论行则贫家无孝子。
什么意思呢?常清君的理解,这是说孝敬父母长辈,首先是要发自内心的做到尽心,其次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尽力。
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进一步解释,就是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尽了孝,要从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判,而不能只是简单确立一个数据化的指标。
比如,如果规定一个月子女必须给父母1万元,每天必须在父母身边陪伴8个小时才能算孝敬,那么这就会把那些收入不高、生活拮据,没有和父母住在同一个城市里的子女,统统排除在外了,这既不公平,也不现实。
三、既尽心也尽力
但古人这个阐述,需要同时从两个方面来深入理解,并不是说只要做子女的心里想着父母就行了,至于到底是否付诸行动,就可以不考虑了。
比如做子女的,可能因为收入不高,不能给父母买豪车买豪宅,但至少应该在下班后、周末假节日等时候,尽量抽出一些时间,来多陪伴陪伴父母,总可以吧。
再比如有些子女因为工作、婚姻、孩子等各种因素,平时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有的还在远离父母的市外、省外,甚至国外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该履行尽孝的责任(当然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没有尽孝),时不时给父母打个问候电话,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回趟老家,或者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居住地方团聚一下,总可以吧。
古代江湖卖艺之人,有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叫“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也是这个道理。
能够尽七分的力,就努力尽七分的力,虽然不能苛求必须尽十分的力,但也不能就只尽三分的力啊!
在常清君看来,孝敬父母长辈这件事情,做子女的一定要尽心,至于说到如何尽力,则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努力践行。
常清君用心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