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政治,经济,军事。我个人对这个论题其实并不擅长,虽然从前所学有很大部分是同经济相关,也略带了一些涉及到政治的部分,但就我个人而言,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都献给了另一门可能并没有什么作用的学科。因此本次的论述并不具备太多的专业性,仅仅是我个人对本篇中所有涉及论题的一些思考与概述。
浅薄与偏颇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有任何关系到本篇的批评、争辩,笔者均表示认可与赞同。
我的家人并不理解我为什么对政治、经济这种枯燥、无聊且没有生活实用性的东西感兴趣。对此我并未有太多的解释,因为每个人对这一类事物的认知都不同,彼此间是很难形成真正的共识的。
之所以要写这样一篇东西,是因为又一个年头要过去了。而今年笔者在学问与作品上的进度,依旧有些感人。因此决定挑选一类枯燥且看起来比较高深的题材,来弥补今年在产能上的不足。
初中的课程里有一门课程,叫做“思想品德”,是用来引导学生思想成熟和做道德教育的。这门课程并没有在教育体系中受到很高的重视,它甚至有几次被踢出了升学考试。
这门课在高中文理分开之后迎来了它的第一次进化,从思想品德变成了“思想政治”。这个变化是非常关键且有意义的,因为它是一个人认知到经济、政治理论的开始,同时它也初步涉及到了哲学与神学领域。
如果说数理化构成了工科认知自然世界的基础,那么文史哲就奠定了文科认知生命社会的基石。
对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习,是一个自生活行为到思想道德,从思想道德到政治经济,再从政治经济通向哲学,最后由哲学回到政治经济、回到思想道德、回到生活行为的过程。它是以客观的存在为根本,引申至精神思想升华,最后再指导客观存在的行为。通俗的讲,就是自外至内,再由内至外。
这说白了,是一个研习生命本身,与生命群体的领域。它并不贪求定理,它只崇尚生命。
人无定性,群体无永恒。一切的社会学定理都具备被掀翻的可能,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视角与定位。因此在正文开篇之前,请先暂时放下脑海中的固有认知与迫不及待的反驳。我们只是做一场客观的,互相尊重的探讨,以期获取不同的视角与意见,继而完善自身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请尽可能的放下偏见。文中可能涉及到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战争行为都具有其运行年代选择它的客观理由,即便一些理由在今天看来是不道德的。
我们不能用共和国的法律去审判一个封建时代的古人,也不能用此刻的道德去要求过去乃至于未来的行事。
在正文开始前,我要提出一条假设的公理,这对本文极为重要,可以理解为是本文所有论述存在的理论基础。当然,我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人提出过。如果已经有人提出,那么请允许我再提一遍。
即:“历史上的一切已发生的行为,都将在其第一次发生之后再次发生。”
这条假设公理基于两个基础存在:其一为物质世界处于运动状态,从而催生物质本身的变化行为,以产生新的行为事件;其二为生命本身的学习性,使得时间线上任意节点的行为事件可以为该节点之后的时间所承继,从而产生重复性。
即:“行为可以学习、传递。”
学习与传递的能力当然不是无限的,物种的生理是存在极限的,在极限未被打破之前,学习和传递的过程是否会停滞?
答案是不会,因为“遗忘”机制。个体与群体都会有意识的删减掉过时的行为,以优化本身的行为体系,保证其符合自身所处的年代环境。
也就是说,固定时间节点的事件行为是不断发生、重复发生,并总是被遗忘的。
放到整条时间线上来看,则事件行为是不断发生、重复发生,不停发生的。
以贯穿时间的视角来看,这即催生了另一条公理。“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事件行为,是随着时间在不断增多的。”
以上可以概括为两条简短的结论。即:
一、一切已发生的行为,终将再次发生。
二、社会结构处于熵增状态(即社会结构中的事件在不断增多,且愈发混乱)。
还是不喜欢讲公理,总之,希望我想表达的意思已经可以被理解。
接下来,我们开始。
1、 论经济
经济,经世济民。
关于“经济”的解释有很多种,有些比较权威,有些比较过时,有些还在适用。
笔者无意去谈论这些解释的对错,因为就笔者看来,“经济”就是客观世界中一切的和人有关的物质流动。这句话中的“人”其实也是可以去掉的,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讲,其他的动物也是存在经济的。因为掠夺与占有,本身也是物质流动的一部分,自然也同属于经济的一部分。
“经济”就是客观世界中一切的物质流动。
经济这个概念的本身其实是足够古老的,它甚至同人类的历史同岁。
你想啊,一个刚开始直立行走的,可以称之为人的生物。在拿着骨头或者石头做成的工具,对着野生的动物露牙齿。这其实可以概括为一种原始的生产行为,虽然原始的有些过分。但究其根本,和我们现在去山里采摘野果,打猎野味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都是一种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以实现物质产出的行为。
当然,原始人的这种行为还很局限。因为这只是用于个体的需求,即果腹这种生存需要。但这没关系,因为只要它有了产出,就必然会出现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个词汇“交换”。
-交易的产生
~进化与交换
“交换”,这种行为,是依托于进化产生的。此处的进化不仅仅是指生物进化,同时也指代生产力与认知进化。
在原始人的族群很幸运的存在一定的时间之后,他们很幸运的捡到了一个很适合的环境。于是这个族群的个体大部分都获得了超出个体需要的食物,而这些食物种类并不相同。
于是在某一天,一个原始人出于某种原始想法,给了同伴一只自己猎取的猎物,同时拿了同伴采回来的一个野果。
“交换”就出现了。
这个例子很偶然,也很浅显,甚至有一点幼稚。其实交换出现的时间在事实上只会更早,因为人类本身是一种群居动物。群居动物基于生存需求汇聚到一起,因群居生活演变出组织性。组织性产生权力分配,权力阶层出现。
只要权力阶层出现,那么无论是抢夺,还是献予,便都具备了交换性质。
因为无论是抢夺还是献予,都代表着其他个体对群体的生存依附。权力阶层在这种依附关系中,占据了一定程度上的主导地位。
交换,本质上是双方彼此有足够的意愿,并产生的物质流通行为。这里的物质流通行为不仅仅是指某种具体的事物,它也包含了一些看不到的、但最终会通过物质行为落实的东西。比如金钱换取工作时间。
我们必须明确,交换是一个足够宽广的概念。正因为它足够宽广,所以它构成了一切商业性经济行为出现的基础。
~交易的定义
“交易”,我个人认为它是交换的进阶版本。因为它在交换的基础上继续明确了两个条件。
“价值认可”与“价格等同”。关于价值与价格,会在后文做详细的论述。在本段,我们先来讲讲价值认可和价格等同。
这两个条件其实是对“双方彼此有足够的意愿”的延伸。交换的意愿从哪里来?从两个个体对彼此用于交换的事物的认可中来。
即,一张狼皮是否具有使用的价值,一袋谷子是否具有食用的价值。如果狼皮破损严重,谷子腐烂的厉害,那么彼此的主人是不会认可对方用来交换的物品具有价值的,那么交换这种行为自然不会出现。
那么现在狼皮是完整的,有价值的。谷物是良好的,可食用的。彼此需要且彼此任何对方的物品,交换行为可以达成么?是可以的。因为是交换行为,交换的双方只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判断价值上是否具备可以换取的条件。
现在继续,市面上持有狼皮,希望换到谷子的人有三个。但持有谷子,希望换到狼皮的人有十个。那么狼皮的持有人和谷子的持有人在已经达成价值认可的条件下,如何去交换呢?
答案就是持有谷子的人,来增加用来换取狼皮的谷子数量,直到自身认为到了接受极限的时候。
这个答案并不是只有一个,也可以是十个持有谷子的人一起出价,直到有七个人出不起谷子为止。
这个阶段,价格出现了,交换也变成了交易。
交易是对价值和价格作出衡量后,双方达成交换意愿的行为。它是交换的进阶与升华,它的出现代表着价值体系与价格体系的形成基点。
世上有没有交易的交换,但绝不存在没有交换的交易。
所有的交易行为都必然存在价值上的流动和价格上的相对等同。
交易是价值体系与价格体系形成的必要前提。
注:此处笔者有一处不太肯定,即交换行为是否可以单独确立出价值体系。因为价值是物品本身所具备的,而非交易行为所附加的。但就现实而言,交换与交易就像个一前一后的双胞胎,在特征上并不具备实际的可分别性,因此此处尚有待探讨。
~以物易物与市场
交易的最初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很难去确定当时的情形。
如果要推断一下的,我想大概是在交换的过程中,人类进化出了“挑剔”的行为逻辑,又或者是相对稳定的获取生存资源的环境释放了人类的贪心。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对交换物品价值或者数量上的不满,从而搞出了“讨价还价”,继而变成交易。
很难想象原始人做生意是什么样的,不过我们可以确定一点,就是在交易的产生过程里,一定出现了具备“商人”属性的个体。
尽管当时的人们并没有给他们的种种行为赋予一个具有某种明确意义的名称,但这不妨碍我们用今天的定义来理解当时的行为。
交易这种行为促成了市场的形成。市场是基于交易而产生的场所,即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交易场合。这和供求关系有很大的联系,因为必然是某种商品具备了一定的供求属性,才会出现规模性的交易市场。
注意,这里的交换物,已经具备了价值和价格两种属性,它已经是一种商品。尽管这种商品的价格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计量单位,尽管用于支付价格的物品就是商品本身。
从此处我们可以导出一个结论,就是在以物易物的早期,交易的物品同时具备了商品和货币两种属性。它既是交易的商品本身,也是支付商品价格的货币。
货币虽然没有形成固定的物品形式,但它的属性已经提前出现了。
交易与货币,在属性的出现时段上,是不能够分开讨论的。因为交易必然伴随货币属性,而货币则是因交易而产生,而存在。
这就引申出了货币的发展阶段,也同时涉及到了一个经济学上的重要概念,即“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
货币属性出现后,所出现的状况一定是人们对原始的货币实物产生不满。因为生存依旧是人类进化的刚需,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在最初的交易市场上,具备货币属性最多的商品一定是与生存相关。粮食,工具等等。
在这些商品当中,粮食是相对的大宗商品。而工具,则是相对的技术商品。两者的获取均存在一定难度,且粮食在交易的过程中并不具备便利性。
于是在整个市场交易行为的推动下,代替以往商品的一种专门用于与人交易的商品出现了。这就是一般等价物。
通俗的讲,就是这件商品是大家都需要的。又或者说是大家都认可的,是方便与人交易的。
这是整个货币史上的里程碑,因为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推动了交易数量的增长,同时扩大了整个市场规模。
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定时段内的一定量的社会群体共识。即共同的价值观与接近的价格判断。
同时,一般等价物本身的易交易属性也形成了一条简单的市场规则。“一般等价物具备价值,代表一定的价格,可以用于交易流通”。
有了这条规则,才有了后续的货币演变,也就是一般等价物的换代。
-货币的产生与演进
如前文所讲,基于那条简单的市场规则,一般等价物具备了演变条件,因此,货币的概念真正形成。
从货币的属性到货币的概念,期间或许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但放在整个经济的历史进程里,其实是短暂的。因为时间的单向性,经济的演化只能是不断向后的。这个进程越长,最初的里程节点就靠的越近。
~原始货币
原始货币自然是商品本身。这里的商品指代比较笼统,因为缺乏对那个遥远年代的了解,所以我们只能把贝币产生之前的年代,粗略的理解为是以商品来兼做货币的。
这个阶段的货币还具有一定程度的价值性,当然也具备一定程度的价格性。因为它既是商品又是货币,商品和货币还没有完全分割开来。
即便出现了一般等价物,此时的一般等价物本身也依旧具有浓重的可交易的性质色彩,这和我们后来所理解的货币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贝币
贝币在某些程度上应该是人类审美的产物,因为其符合一定人群的审美特征,所以成为了受欢迎的交换物。这个过程中,也不排除受到了原始宗教的影响。
贝币其实不具备极大程度上的流通性,只能说它是一定区域内产生的同以往原始货币相不同的一般等价物。
依旧是年代过于久远的关系,我们很难确定当时贝币的具体使用区域。但依照当时人群迁徙的速度与货币获取的频率来讲,它不太可能在内陆地区大规模使用。
即便贝币是一种区域性的货币,但它依旧具备了很高程度的经济意义。因为它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接近后来货币特征的一般等价物。
它与原始货币的区别应该同内燃机和蒸汽机的区别类似,是跨时代的。
它的出现代表着交易市场对一般等价物有了新的共识,美观、便携程度、存量数。这就意味着交易市场又有了新的变化,交易频率必然是又增长了一定高度。原始的货币已经无法满足日常交易所需,因此交易市场中的个体达成了新的群体共识,重新确立了针对货币的要求。
当然,我们不能确定贝币完全符合当时人们所提出的货币要求,但至少可以肯定,人们选择了贝币。贝币在同期的一般等价物中一定是具备了某种独有的性质。
~金属货币
从夏商到西周,再至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货币自贝币转变为金属货币,这大概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和群体范围的扩大。
交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整合和变化,尤其是在国家、封地出现之后,跨地域的贸易开始产生。金属货币的耐磨损,是符合这种贸易需求的。
同时金属本身具备一定的稀缺性,以当时的生产发掘能力来说,金属无疑是贵重物品。
金属货币大抵经历了从铜到银、金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说明了交易市场对货币本身的稀缺与价值产生了新的要求。
旧的金属无法满足条件,则被贵金属替代。
这符合到目前为止,社会确定的货币价值规律。只有贵金属的稀缺性可以保证货币存量,从而保证交易市场上的货币不会泛滥。
这也带来了一个缺陷,就是贵金属的稀缺性。因其在作为货币使用的同时也具备商品的消耗性,被打造成人像、器皿、装饰等等。且贵金属同时具备收藏价值,甚至可以用来孙传子、子传孙。
所以在金属货币的使用阶段,会出现大范围的“钱荒”。而当时的政治主体,或以其他物品暂代钱币使用。或以行政手段强行融化成型的贵金属,重新铸钱。
这个时期的交易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与交易量,但金属钱币依旧在绝大程度上满足使用。因此金属货币作为主导地位的年代存续了很久。久的到目前为止,依旧是货币史上占据主导地位最久的一种。
~交子与债权
金属货币的物质特性注定了大量使用的困难,于是作为对金属货币的补充,“银票”出现了。
银票是古代钱庄兑换金属货币的票据,因为市面上一部分群体对钱庄的认可才具有流通性。这种认可在于相信钱庄可以兑换出金属货币,而不是钱庄的主人拉着金银铜钱跑路。
交子是最原始意义上的银票,或者说粮票什么的。总之它是一个依靠实物储量和信用发行的一种凭证。这就涉及到了至今日仍在货币上具备解释功能的“信用凭证”。
信用凭证可以被理解成一种债权,持有凭证的人对兑换凭证的人或机构持有固定量的债权。并有权把债权换为实体货币。
请注意,这是一个很容易被理解成银行业务的地方。实际上钱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理解成地方银行的前身,但它并不等同于银行本身。
因为钱庄的本质依旧是见票即兑,流通性上只能够依靠机构间的彼此互认。钱庄与钱庄间的业务往来也是极少的,它只是一个相对来说方便一点的货币存储仓库。
所以当时的信用凭证,也就是银票,依旧不具备纸币的意义。它只是对金属货币的一种形式补充,实质上是依托债权关系来实现市场流通的。
你甚至可以理解成它是欠条,只是很多人认可欠债人的还债能力,所以彼此间用欠条来换物资。
这涉及到了未来纸币可以发行的理由,即信用流通。
~纸币
历史的进程走到近代的节点,大航海带来全球贸易。此时的欧洲人已经学会了发行国债,以国王和政府的信用为担保,向全国的子民借钱。用以支持战争和远航。
只是此时的国王已经开始还不上债,他和他的政府俨然成了他的国家最大的一号债务人。于是这些拥有权力的债务人,搞出了“破产”。于是国王破产了,政府破产了,国家也破产了。
这一度成为了一种赖账的手段,且受到当地的法律保护。
此时的债权、信用都在市场交易中占据了更多的比重。全球贸易的开始,革命的催动,贵金属的消耗,都使得传统的金属货币出现体系问题。即钱的流通总量变小,且更为集中,政府不具备有效有段能叫人把埋在地下的金子拿出来花。
钱的流通量减少,钱就越值钱,以前能买一袋米的货币变的能买两袋米。以致有钱的人更喜欢把钱埋起来,而没钱的人赚到的货币越来越少。如果按照这样的进程走下去,市面上虽不至于无钱可用,但也必将迎来大规模的钱荒。
纸币的出现很难去讲是基于货币的需求还是基于商人的创意。
总之,它出现了。依托于贸易、信用。
它以国家政府的信用为凭证,依据贵金属储量为尺度,发行并用于市场交易使用。
此时的经济规则已经变的相对复杂,因为已经涉及到了价值、价格、货币、稀缺性、信用、债权、兑换、交易等等很多概念。
但此时尚算好的,因为大部分人还勉强可以理解。直到金融这只巨兽从阴影中渐渐显现,整个经济开始变的彻底不为人所详解。
纸币的使用,信用的依赖,加上人们的推动。信贷市场一往无前,股票,期货,现货,债券等金融产品大行其道。
金融成为所有经济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国家政府也开始依据金融附带的调控能力,来调节整个社会的财富。金融是货币的流通,自然也是信用的流通。而信用除了在当下有用,也在未来有用。
依托于信用的特性,那些关于未来的收益可能在它到来之前就被压在了赌桌上。五十年后的利润可以在今天就做好分配,等到五十年后就可以规划一百年后的利益分配。
信用消费是助长金融控制能力扩大的最大因素之一,对未来的财富现行支配本身就是最大的泡沫逻辑。因为未来具有不可测的特性,任何对未来的利好都有可能落空。
但必须承认,金融业务助长了贸易量,也极大程度的增加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只是就我个人偏颇的去看,依旧是从未来借取繁荣。这样的把戏,对未来的损害是可预见的。
纸币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最初的纸币阶段,各发各的,流通全看市场的自由调节。第二个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纸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同黄金挂钩。第三个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纸币同能源贸易挂钩。
就这三个阶段来看,纸币依旧是一种衍生物,一种替代品。它并不具备同其价格相匹配的价值,一元的钢制硬币甚至不如五毛的黄铜硬币有实际价值。
我们可以看到货币的价值属性在其流通过程中是在逐步降低的,虽然最终被完整剥离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世事难料,也许未来的货币真的会剥离掉价值属性,而只保留价格。
~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这些年在尝试的一种新的货币形式,也是最有可能被使用的下一种货币。
它依赖于科技,数据。它同纸币不同,它的实体可能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但它可以依据科技属性,囊括一个人、一个机构、甚至于一个国家的全部财富。
数字货币会进一步剥离货币本身的价值属性,因其客观并不具备过多的价值。它的使用会造成多种可能,我们可以设想几种主要的使用行为。
分配:数字货币的数据特性,可以使针对货币的调控更为细化,可以更有效的分配财富存量。
税收:所有的货币流通将透明,税收将更具效率。
依托:数字货币会垫付掉传统的货币逻辑,因为可以实时调节投入总量。货币或许可以回归最原始的交易逻辑,及货币本身直接同商品挂钩。而不是现有的 商品-贵金属-纸币 这样的交易逻辑,它会简化为 商品-货币。后者的逻辑可以使产能与财富都得到更为充分的使用,让货币真正变成信用货币,而不仅是信用凭证。从凭证到货币,这无疑是一个跨越。
我个人对未来货币的看法其实并不乐观,因为统一的数字货币无疑问的会压缩掉绝大部分的黑暗空间,同时放大货币发行方所持有的权力。这两点中的任何一点都是致命的,因为黑暗空间的不存在并不意味着黑暗不存在,黑暗无处容身的时候,就会躲到阳光下来,冒充阳光。而权力滋生腐败,更大的权力滋生更大的腐败。即便数字货币可以避免腐败的可能,它也没有办法解决权力滥用。
经济的权柄是隐性的,但它的影响力是巨大。经济手段是真正在合法意义上抢劫的方式,这是一把很快很亮的刀。
-市场的形成
~原始集市
我们前面讲过,原始的集市形式大体依托于交换的需求。
此时的集市很难被称之为市场,因为它本身具备的性质太多稀少,且不具备规律性。
原始集市的形成应该是依赖于部落群体的,部落中的个体出于自身需要,同其他个体进行交换行为。
这样的方式逐渐扩展至部落与部落之间,即群体对群体。也从双方扩展为三方乃至于多方。
此时的生产力原始且低下,规则很少,且简单明了。
~农业、畜牧业的市场形式
人类的历史,农业和畜牧业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这两者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人类针对外物的驯服,只是农业驯服植物,畜牧业驯服动物。这种驯服放在今天的政治立场上,大概会被西方的某些极左翼批判,因其侵犯了动物和植物的自由。
但我想,实际上并没人会去在乎动植物是否自由,人的私心只会允许自己获取最大程度上的自由,而其他的物种都要为这种自由让路。
对动植物的驯服提升了整体的社会产能,一部分商品开始出现相对复杂的特性,也更符合人类的种种自由需要。集市开始形成有规律的、有地点的大型市场。
农耕社会和畜牧社会在主体意义上走上了两条路。
农业社会的低流动性有助于固定化,规模化市场的形成。整体的贸易量是相对稳定、有规律的。这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即便中间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下降,但在总体上依旧是上升的。
而畜牧业高流动性注定了固定市场的缺失,市场依旧是更大的集市。且这种大型集市的规模和贸易量很难被保证,商品的类目也很难被保证。
我们向过去看,去看过去的两千年。农业社会对畜牧社会的经济领先是全面性的,这都取决于稳定的市场贸易。只有贸易可以带来财富流通,也只有财富流通才能带来更多的商品产出。
~工业时代的全球贸易市场
农业时代的辉煌是被工业时代打破的,工业时代的科技爆发使得它兼具了农业社会的固定市场和畜牧社会的人员财富流通。
这是跨越传统的一步,也是迈向新时代的一步。
大航海联通了这颗星球上的地理环境,而枪炮打开了各地原本封闭的市场环境。
这之后,全球的贸易市场通过愈发频繁的交流形成了一个超大的全球市场。这个进程从根本上是不可逆的,即便是这几年的去全球化现象也无法从根本上彻底瓦解全球市场主体。
工业时代的科技催生了相当庞大的新兴商品数量,也改变了人们以往的需求。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重大经济变革。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大改变。
~当代的市场
当代的市场可以理解为早期工业时代的全球市场的进化版本。
其金融属性占据了较高的占比,经济除了商品贸易,也拥有了金融贸易。在过去的全球化进程中,这颗星球上的人类完成了第一次群体分工。这种分工当然不是出于自愿,也相当缺乏公平性。但它依旧具备不可替代的意义,因为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这都为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人类统一提供了前提条件。
目前的市场,主体依旧依赖于全球分工。科技和它衍生的商品占据着未来走势的潮头部分,传统的工业产品紧随其后,更为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产品处于末尾。全球各地的市场在具备独立性的同时又高度协调统一。
即便是目前被制裁到极点的俄罗斯,也依旧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因为制裁它的国家与它本身,都无法完全摆脱对彼此的依赖。
未来的市场走向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我个人针对未来的判断是各个国家的市场会出现频繁的壁垒增减,而总体趋于减少壁垒。各国的市场独立性会加强,全球化的贸易流通极大可能出现缩减。但在缩减之后,必将出现极大的增长。这依据于地理产出,工业与科技都无法摆脱地理产出的影响。资源能源把全球市场的地基打的无比牢靠。
竞争是趋于激烈的,贸易战会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主流。规模要较此刻更加庞大,烈度也会更高。主要的经济体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但这不会损及根本。经济社会在未来数十年一定会出现重大变革,具体的变革形式很难预测,但它一定具备相当高度的公平性。
-价值、价格及供求关系
传统的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价值、价格、供求关系都有完整且融洽阐述。因此在这一节并不会再做课本的论断。所以这一部分的叙述可能会有一定的颠覆,也有很大的可能存在谬误,这些预先说在前面。
~价值的本质
价值是什么?商品的稀缺性,获取难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不是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具备统一的衡量标准和特性。一切围绕价值的理论都是为了阐述其价格的合理性。因为只有把价值解释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才能够让人接受其定价的逻辑。
要知道价值是什么,我们需要先认识到,原生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区别。
原生价值就是指商品本身的客观价值,即物质客观存在的价值。商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商品,一类是虚拟商品。现实商品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消耗了能量产生的。虚拟商品的诞生依据于物质消耗,而其使用也是为了物质本身。也就是说商品是脱离不了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不可能被剥离价值。
我们可以导出两条前提,商品是属于物质的一部分,物质是具有价值的。这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商品是具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就是原生价值。是独立于人类需求之外的,因为它的对应需求是客观的物质宇宙,而物质宇宙用以支付使用的,就是能量与质量。
我们再来看经济价值,可以给它做一个狭窄的定义,即指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价值。这部分的价值自然包含原生价值部分,但它在原生价值的基础上附加了其它价值。
附加的价值才是决定价格的最终因素,这部分的价值从哪里来?从需求来。只有需求才是经济价值的根本,没有需求就不存在经济价值,因为没有需求的商品就不是人类定义的商品,它不具备人类社会的商品流通性。
反过来,只要有需求,经济价值就存在。需求量越大,经济价值就越高。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经济部分,所有经济价值都是取决于需求的。
~价格的本质与供求
价格自然由价值决定,而价值有原生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部分。
决定最低价格的部分是原生价值,因为最基础的定价逻辑一定是基于能量损耗的。而决定最高价格的部分必然是经济价值,因为衍生出的定价逻辑一定是基于需求的。只有庞大的需求才能催生出高昂的价格,而价格最终会同需求寻求到一个相对合适的浮动阶段。
这个浮动阶段如何寻到呢?由价格来找寻,而价格则依赖于供给的增减来调控。因为需求量的多与少是相对的概念,同需求相对的就是供给。
我们可以做一个判断,即价格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物质本身决定,一部分由供求关系决定。而市面上所有商品的出售都必然蕴含经济价值,经济价值是物质原生价值的叠加部分。因此最终的价格是由经济价值决定的,也就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求关系直接影响到经济价值。
为了避免上述的内容无法被理解,在这里举一个可能并不是那么恰当的例子。如果理解了上述内容,可以直接阅读下一段。
新冠疫情到来之后,最畅销的商品是什么?疫苗,核酸试剂,抗原试纸,特效药。也有粮食、蔬菜、肉蛋奶。
我们以抗原为例,抗原的原生价值并不高,因为其损耗的能量很低。但为什么它可以卖到几倍的市场价?甚至卖出离谱的加价?
因为供求关系,供大于求时,经济价值会因需求产生巨大的附加,从而出现高价。供小于求时,则需求量相对萎缩,价格上会出现跌落。
正如口罩,在疫情刚开始时的价格,和现在的价格有一个巨大的落差,而且这个落差来的很快,这就是因为政府主导的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了供求关系。只有掌握供求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当前的价格逻辑,才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让人觉得不合理的定价。
-经济的衍生
经济的衍生品并不是我喜欢谈论的部分,因为其规则过于复杂,就像一颗大树有着上百万的枝叶,密密麻麻。而你要试着从大树的顶上,从天空的角度,在这上百万的枝叶中寻找它的主干。
这很难,而且愈发不是个体能够做到的。我们目前的经济复杂程度,就我个人感受,已经接近于人类所能计算的极限。这不是说更大的量就无法计算,而是计算花费的时间与具备的效率是否可以同经济的发展、变化速度达到平衡。因为不能在原子弹出现之后才算出黑火药的配比。经济现象也并不像物理定律那样有限制,其中涉及到人为创造的部分太多,很多东西都不是先认知后创造。更多的时候,都是先存在现象,而后存在认知。
~信用消费
在我看来,经济事实上只衍生除了两种东西。信用消费和债权。
经济所衍生出的信用消费,可以理解为一种欠条,一种基于物质存在的欠条。也可以理解成一张借债许可,个体向自己的未来借债,由机构基于其信用来审核是否通过。
人类的所有经济创造中,信用消费是最糟糕的部分。因为信用本身代表着一种经济规则,这种规则又缺乏被贯彻的约束力。如前文所讲的国王和政府破产,本身就是对信用这条规则的违背。政治主体都在违背规则,那么什么可以确保规则被贯彻下去呢?
信用规则的运行几乎是完全依靠于道德的,道德使个体遵守规则,保持信用。但这注定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不讲信用的代价很小,甚至完全没有代价。因此形成的团体一定对讲信用的群体形成竞争优势,从而占据更多的财富存量,继而制定更有利于这个团体的规则。
这会造成一种现象,就如房地产。开发商,银行,购房者。因为信用消费,开发商可以依靠抵押来获得银行的贷款,购房者可以利用分期来购买房子,银行可以靠房贷来获取未来时间线的回报。
信用消费的提前性促使商业机构借贷运行,借贷运行是有利息成本的,这部分的成本就会被纳入到价格中去,出去利息成本部分,价格中还被注入了未来可能的涨幅部分价格。
这三方中最讲信用的一定是购房者,因其违背信用的成本过高,且大部分个体具有高于群体平均线的道德。最不讲信用的是开发商,因为它是供方,同时它违背信用的代价最多只是破产。而公司破产是牵涉不到利益主体的个人财产的,简单的说就是公司给的分红是个人的,但个人的财富不承担公司债务。
银行在里面其实是个尴尬的位置,因为它既是参与方,获利方,也是信用制度执行的保证方。但它能做什么呢?它只能提供低限度的制裁,比如黑名单,比如起诉。这种程度的制裁对于购房者这种个体来说足够威慑,但对于开发商来讲,并不具备太多的威胁。同时银行的利益来源来自利息,也就是说它事实上是在抽取池子里的水,它不仅抽取现在的,也抽取未来的。
在这个游戏模式中,开发商可以携款跑掉,楼盘可以烂尾几十年,但购房者无力逃离法律生效范围,也无力抵抗银行的制裁。最守信用也最弱势的一方承担了最大的风险。
除去房地产,一切能分期的东西在实质上都是对未来的透支。而未来本身具备不可测性,这其中的风险要比人们预估的还要大上一些。
信用消费最具欺骗性的就是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表面繁荣,在短时间内满足消费欲望。但究其本质,它创造的繁荣是虚假的,创造的泡沫倒是货真价实。
~债权
债权在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算到宽泛的信用消费中。因其产生的本身也是因为信用。
但债权涉及的范围可能要和信用消费有些不同,因为这涉及到纸币发行的根本。纸币就象征着个体对发行机构的债权,这种债权不是简单的债权人对债务人这么简单的环节,因为债权在流通,所以从债权人到债务人中间会具备很多机构来充当其中的环节。
欠债的是大爷,为什么?
因为债务人发行债权,并直接决定债权兑换期限。如果这个债务人不是自然人,而是机构,那么它还可以决定兑付数量,如果债务人是一个国家,那么它可以直接决定债权的价格,且永远不予兑付。
为什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处在通货膨胀。就是因为全世界的债务人都处在还债阶段,他们必须依靠膨胀来稀释以往债权的实质价格,通过购买能力贬值来降低还债压力,顺带从中再赚取一笔。
如果这些债务人变成债权人,那么全世界都会宣传通货紧缩是好的。这涉及到了政治对经济的干预,后文会做详细的论述。
-流通与分配
对于经济来说,只有一般等价物在市场上不停的流通,才会创造出更大的产能,更多的利益。那么一般等价物,也就是货币如何流通?创造的利益如何分配?
~自由的流通与分配
讨论资本主义就不能不讨论市场,因为资本主义的广泛定义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市场自由。
市场是一个自发性的交易行为的集中地,个体根据需求来进行交易。在交易的过程中,实现货币的自由流通。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度相对较低,因为需求可以调节供给,供求关系可以保证市场流通。这个办法只有在经济危机来临时,才会失效。因为底层的货币被透支,从而丧失购买力。中产自顾不暇,货币只进不出。大的资产家又因为人性的自私和资本的逐利而转移财产。
罗斯福新政,核心的作用就是给底层注入消费能力。恢复市场上的需求侧,再通过需求拨动供给,恢复市场的调节作用。
这种法子有效,但永远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流通停滞的根本问题在于分配,经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催生出金融,金融是调控财富分配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金融依旧摆脱不了资本的逐利性,也就是说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本身也是逐利的,由它来主导的分配就势必会偏向于食利阶层。因为在机构眼里,有钱人更具信用。
结果就是越富有的人越安全,越穷的人越接近破产。这个时候的资产,就表现出了复利性。对于财富到了一定存量的人来说,钱会生钱。对于穷人来说,钱会长翅膀自己飞掉。
完全依赖于市场的流通机制导致经济危机是一种必然,依赖于金融手段分配财富存量也必然导致贫富分化。
资本主义对于有钱人来说是天堂,但对于穷人来说是地狱。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多少借鉴、采纳了第三条路,即社会民主主义。通过社会福利来保障财富分配的底线,让大资本玩自己的,也让底层的低收入群体活的下去。
这条路不能说不好,但它必然代表通货膨胀,因为资本对财富的收割只会愈加疯狂。政府没有能力持续保持经济增长和足够的财政积累时,底层将死去。从底层的尸体上活下来的,要么是大资本寡头,要么就是革命者。
如果是前者,那也是短命的。因为交易是不能自己对自己的,资本这种东西就是吃掉同类,最后撑死自己。
~公有制的流通与分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有制在早起文明社会的形式已经让人无法看清其中的细节,很多美好的设想都是后人添加进去,聊以自慰的。
现代对于公有制社会的尝试,就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这里我们不能不谈到一个已经逝去的国家“苏联”。苏联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要比很多人想象的重要,虽然它只存在了一瞬。当然,这里说的是早起的苏联。
如果说资本主义代表自由,那么共产主义就代表公平。个体自由对人类解放,阶级攀登对阶级消灭。从个人情感来讲,苏联是更容易被认同的一方。但从现实利益来讲,资本主义会是更多人的选择。
这涉及到人性的部分。公平是理想化的,是跨阶级的,苏联本身就是一种理想国的尝试,同时它并不是一个民族国家,它是一个阶级国家。它可能并不美好,甚至在很多地方都足够暴力。但它的诞生,是因为人类的一种崇高理想,公平的理想。
公有制最大的特征就是“公有”这两个字,如何实现公有?就是把所有的资产的所有权全部收归国家集体,再由集体分配给个体使用权。
公有制和私有制最大的优劣对比并不是在于效率,良好的公有制运行效率并不是私有制可以对比的,而差劲的公有制也看不到私有制的背影。它们最大的优劣对比应该是在分配上,公有制对财富的分配要较私有制更加公平。
这就造成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但生产资料的使用高度分散。因为当时的科技水平,不足以在偌大的范围内实现高精度的生产资料有效分配。至于分配过程中的透明性,在今天也依旧是个很大的问题。
那么私有制呢?私有制的生产资料集中不到公有制那样的规模,它只是小范围通过资本来集中,再由许多个高效率的生产机构来拼凑出一个庞大的生产能力。它的上限很低,但它的稳定性很好,因为最契合人性中的欲望。
至于透明性,私有制从来不讲透明性。你永远都不知道你的老板,你的政府具体有多少钱,他们的钱又是怎么花的。
~分配的权力
苏联是一个理想,也是一个悲剧。
因为它最终也没处理好分配问题,它只是处理掉了国内原本的资产阶级。我想它的创建者们也没能想到,因为分配权的过度集中,会造成一个新的官僚阶级。且原本追逐的公平权力会演变为集权主义。
乔治奥威尔从西班牙回到英国,也是因为窥见到了这种问题的到来。过于集中的分配权力必将演变为集权主义。
这是当下所解决不了的,因为人类的道德并不是一个持续上升的曲线,它大部分时间都在螺旋下降。
苏联的悲剧在于一个因理想诞生的伟大国度最终成了理想中要打倒的一份子。
~终产者与灭市联盟
苏联的消失并不代表共产主义的失败,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依旧在朝着理想的方向努力。
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划分成两种主义,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个体主义追逐自由,在今天的表现就是资本主义,集体主义追求公平,在今天的表现就是向共产主义过度的社会主义。
先讲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已经形成一个闭环。流通-停滞-危及-救市-再流通。这个闭环并不是可以一直进行下去的,因为在这个环节中,大资本一直在壮大。几次经济危机,就足以塑造出新的大资本机构。因为其掌握了金融工具,掌握了分配权的大头。它对市场和底层有着政府无法绕开的控制力,要救市就必须先救它,救了它,它就会在接下来的救市行为中获利。
经济危机本质上也是资本的相互倾轧造成的一种表现,这种倾轧搞到最后,大概就会出现刘慈欣作品中提出的“终产者”。这个终产者不一定是某个自然人,它也有可能是一个在权力上超越了政府的机构。
那么共产主义呢,共产主义对分配极为看重。个体服从于集体规划,集体对个体公平分配。严格来说共产主义不应该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因为其所有交易行为并不依据价值、价格,它只依靠产能和需求。
它就像一个自我循环的机器,自己制造,自己使用,生产是为了使用,而使用是为了生产。它是一个真正的自我闭环,且有可能因为需求上升实现持续性的增长状态。
共产主义的最终结果是消灭市场,做掉交易环节。所有商品在生产之后直接作为存量财富进行分配,不存在交易过程。
也就是说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较量,最终是终产者和灭市联盟的决胜负。
这里有些夸大,但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想一定是后者胜利,因为后者比前者多了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财富,就是人类本身。
2、论政治
-早期城邦的诞生
~神话之前
全世界的文明,所记载的人类起源都是自神话开始。而神话最早出现的记载大概在六千年前,那么神话出现之前是什么样的?难道真的如神话记载中的那样么?
没法解答,因为年代太过久远。
不过从社会学角度来讲,人类作为一种群居动物,一定会因为这种习性而凑到一起,只要数量够多,且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形成城邦。
就像蚂蚁筑穴和蜜蜂筑巢,人类修建城邦,也就是修建大一点的巢穴。
因此,笔者认为,早期城邦的诞生必然是因为生物习性造成的聚集。
~断代
所有的历史记载中,最招人好奇又最让人讨厌的是什么?是断代。所有的文明,其记载的文明历史都有一定的断代时期。
以中华文明为例,史料记载的,可以相互佐证的最早的时代是在五帝时期,如果范围扩大一点,也可以推进到三皇时期。之后便是大禹,夏启。
问题来了,在汉晋的典籍中,出现过的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是哪一个时期的君主呢?这个问题解答不了,因为我们目前为止依旧无法确定三皇五帝到夏商周是连续过渡的,也肯定不了三皇之前的时期是什么样的社会生态。
只在古本残籍中闪过的古老名称,我们甚至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存在过。
断代是不可避免的,断代时期的政治生态也是我们今天无法确定的。我们今天能推断的只是依据社会生态结构作出一定的推测。
所有的历史记载中,有一环是不明确的,就是人类是如何从小型部落汇聚成多城邦国家的。现存的史料对这方面的记载过于理想化,同之后的政治道德水平完全不匹配。
当然,也不是一本史书都不匹配,例如晋代出土的那本竹书纪年,里面的政治道德就和后世很像。但这种典籍太过稀少,且多佚失篡改。
如果基于今天的政治道德,去推测那时的政治结构,必然充满了欺骗和血腥。
-奴隶制的成型
~城邦与国家
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在今天被分为三个部分。奴隶制,封建制,民主制。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阶段政治结构,奴隶制是如何形成的呢?
是战争与同化。早起的城邦相互交流,征战。失败者并入到胜利者中,族群规模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庞大的社会结构需要等级统治,因为社会结构趋于稳定性,不具备稳定性的社会结构都在短时间内解体掉了。
等级的确立应该是源于亲疏的,最初的胜利者占据统治阶级,之后的失败者依据时间次序成为平民与奴隶。这种等级是战争导向的,取决于武力征服。最强的勇士拥有最多的奴隶,因为这是他在战场上赚取的私产。
而失败者则作为奴隶,成为私产。
这样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着主流,直到出现多个类似的政治结构,武力征服变的困难。
这样粗暴的统治方式形成了最早的国家概念,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帝国“亚述”。如果关于亚述的记载足够真实的话,它就是奴隶制时期最庞大的政治结构,并触碰到了奴隶制社会政治规模的顶点。
~民权的阶级序列
最早的阶级分化就是奴隶主与奴隶。之后具有阶级代表性的就是周朝时期的国人、野人,罗马时期的公民、自由民、奴隶。
其中再次分化就是王、卿、士、平民、奴隶;元老、军人、商人和普通人、外国人、奴隶。
这两种政治结构都是金字塔型的,都有稳固的利益集团。且基本是依靠血缘为阶级划分依据,难以被打破的。也就是说最早的阶级划分,是由血统来界定的。当然,西方人到现在还很喜欢讲血统。
金字塔型的政治结构,政治权力是依据阶级划分的,阶级层次越高,权力便越大。底层的人数较多,但不具备对抗这种政治结构的能力。金字塔的顶层同上层分享权力,并依靠血缘传承。
~宗教
金字塔型的结构其实并不稳固,因为构建整个结构的地基太易崩散。在现代热武器出现之前,世界上并不具备任何一种手段,是可以使少数人在武力上压制绝对多数人的。一切的政治手段都有其时效性,政治手段一旦失效,则必须依赖于武装镇压。
事实上,任何王朝的兴起,衰亡,都是同武力息息相关的。但若是完全凭借武力来维持金字塔的统治结构,则是完全不现实的。实际上,任何一种统治结构都是不能以武力为唯一保障的。这就催生了另一种统治方式,即宗教统治。
以神权统辖政权,这在古代的欧洲和印度地区有些相当漫长的代际。不同于古代中国大陆过早的废除了宗教的统治地位,转以文化思想凝聚统一性。古代的欧洲和印度都对宗教有着漫长的依赖,二者在依赖的尺度上,又着实有些不同。
欧洲的神权一直在竭力保证自己的神秘性,因为它的本质是一神教,基督、东正、天主,以及其他的分支,在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只信奉唯一真神。
欧洲的宗教一直在竭力为他们的真主维持足够的神秘性,因此神的权威不可测,神的喜怒不可测,神的思维不可测。教廷一直在对圣经做阐释,借此成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神权凌驾于王权,自然也凌驾于民权。
欧洲的神权因何衰落?因为教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利用的军队。十字军的年代远去,宗教教义分裂。教廷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保证对欧洲各国王权的控制。
它的成功是因为一神论,代理人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在宗教权力上极度集中。它的失败也是因为一神论,因为一旦出现第二个对圣经作出阐述的机构,就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分裂。世俗的权力分裂是可以通过军事、政治手段重新统一的。宗教权力做不到,基于信仰的权力关系出现裂缝,就只会像大陆漂移一样越来越远。
印度的宗教和欧洲恰恰相反,它是个多神教,虽然梵天的地位是超绝的,但它不是唯一神明。依托于教义,印度搞出了种姓制度。这套制度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稳定的宗教统治制度,虽然它并没有帮助印度实现统一,但它保证了固定的阶级在固定的区域实现了跨越千年的宗教统治。
种姓制度中很关键的地方,就是各阶层的人数,婆罗门和刹帝利人数很少,吠舍和首陀罗数量最多,达利特的人数则较上两层阶级人少。除了最底层的达利特,其他四个阶层都有下一层阶级可够压榨,因此不存在反抗统治体系的动力。达利特最早的时候或许具有反抗种姓制度的勇气,但其在冷兵器时代的武力交锋上,根本动摇不到顶层婆罗门和刹帝利的统治,他们连首陀罗都无法颠覆。
这套秩序持续的时间一长,便基本摸出了达利特的人性。其他的四个阶层则站在达利特的身躯上,享受着统治的快乐。
宗教的统治总是容易引发一些思想上的问题,又或者说是关于人性的问题。它利用了人们对当下的不满,创造出死后的美好世界。然后以严苛的教义要求信徒奉行,借此实现某个个体或者某个群体的政治地位。
如果你反驳它,那么它将以神学来反击你。如果你排斥它,它则恐吓你、贬低你。
某种意义上讲,宗教所实现的神权统治并不如世俗的政治权力那样来的光明。不过作为少数统治群体的选择,宗教统治的确是可以实现漫长岁月中的阶级地位维持。甚至在丧失政治权力后,依旧能够统治精神领域。
-封建的时代
~古典的王国与王朝
权力来自于何处?上帝?人民?权力来自于武力所维持的秩序。
最古老的权力形成一定伴随着最原始的血腥,也同样蕴藏着最暴力的手段。政治从来不缺少暴力。
王国与王朝的区别在于哪里?在于对疆域的统治力,在于对周遭国家的相对地位。
权力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集中的,权力的诞生是散乱无规律的。又或者说有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就有权力的存在,这种社会关系并不局限在人类社会。
权力与权力碰撞,武力同武力较量。胜利者将失败者纳入自己的权力体系,借以维持新纳入统治范围的稳定。
它就像是滚雪球,只能越滚越大,又或者在滚动的过程中摔散。
权力是比资本更具集中性的东西,从它诞生的第一天就在寻求着高度的统一。而统一的权力又会通过权力的下放来产生次一级的权力阶层。权力的下放并不是掌权者的本意,而是一种无奈。因为依据人类的生理构造,永远都不会出现一个能真正掌握住一片足够规模疆域的权力的人。
权力开始塑造秩序,金字塔式的权力层级维持住国家的运转。再通过国家与国家的碰撞,来产生更大的权力架构,来统治更大的疆域。
古典的王国与王朝其实并未有本质的不同,这是人类在政治上的共通性。区别只在于规则的严苛程度,和人性的虚伪层次上。
~封建制度的演进
欧洲很难理解中国的王朝更替,就像中国很难理解不了欧洲的君主世系。这是因为两者在过去的历史中所采用的政治秩序不同所导致的。
如果单从“封建”本身的含义出发,那么欧洲在历史上的政治结构要比中国更符合其词义。中国的封建时代在事实上并不能完全准确的概括从秦初至清末的漫长时段,它甚至仅仅局限到东汉时期。当然,在泛意上来看,非要将中国漫长的历史归类进去的话,依旧可以概括为封建社会阶段。
这取决于以下几种条件。
政治特权阶层的存在及其依靠某种方式的传递。无论是皇帝、国王、贵族、士大夫,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政治特权阶层,他们的权力来自于政治结构本身,且依靠血缘、教育等方式来保障阶层属性的继承。
物质产出的分配权及资源归属权。即财富的分配权力和区域内资源的归属权力。在封建时代,一切的分配都是以权力为核心的,而其归属亦从属于权力本身。
在欧洲,封建制度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它的政治演进方向和中国是不同的,它的封建权力是由不集中的状态变为更加分散。即封建主是随着时间增加的,原本大的封建主在时间的推进和政治的变化中失去本身就谈不上集中的权力,以催生出庞大数量的小封建主。
资本主义的诞生,在某种意义上,依旧是这种封建制度的延续。因为其最初所争取的并不是基层民权,而是封建主特权普及。
以欧洲的历史上的政权结构来看,土地和财富本身并不存在阶级上的认知差别,在大的资本攫取到符合其财富的政治地位后,本身已经具备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封建主概念。只是其封地范围并非传统的土地资源,而是经济领域。
欧洲的政治权力在表面上来讲,是依托于公民群体。但剖开来看,其政治权力的本质来源,依旧是资源与财富。
过去几千年的变化,也不过是从传统封建主过渡到现代封建主,即经济领域的占有人。
欧洲的政治结构是摆脱不掉对资源的依赖性的,其政治权力在拿破仑时期压过了神权,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并不能压制财权。
中国同欧洲的方向则完全不同。或者说整个亚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同欧洲的政治演变方向不同。
中国的政治变化是由权力分散逐步演变为权力集中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同地理环境有关。中国的封建主数量是在逐步降低的,但其权力是在膨胀的。如果说终产者是资本主义的皇帝,那么皇帝就很接近这个泛封建时代的终产者。
权力的高度集中必然带来资源的高度集中,也就是财富的高度集中。平民的财富并不具备参考性,因为平民本身也是属于权力的财富。
因此在统治者的概念中,他的子民、土地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民权。因为彼此间的阶级差距过大,双方眼中的世界可能已不是同一个。
严格来说,在古代中国或者古代亚洲的大部分,都是一个集权再集权的过程。同欧洲相比较,这种方式可以带来更加强大的回报,同时也伴随着同样巨大的风险。
~君臣终结
该如何描述君主时代的逝去呢?大抵是树上开放的花朵汲取了枝干的养分。
资本主义是君主的刽子手,虽然一些君主投身了资本主义。
在经济领域的财权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新时代的封建主,即资本家是不可能让一个没有自己参与的政府来决定自己的未来的,哪怕他的政府并没有产生任何有关于他的想法。这是一个权利界限的问题,在时代科技的限制下,财权不可能在经济领域中继续扩张。这就意味着财权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权利界限。
当这种权利界限到来之后,它势必要侵入到传统的领域中,同政权体系中的老古董博弈。
资本主义是带来进步的,因为在事实上,它灭亡了传统的封建社会,带动了整个社会中各个阶层的权力扩大。
新生的勇士在死去的恶龙身上瓜分他们的战利品,广大的群众拿着碗盆,奋力割取恶龙的脚掌。
~亡魂
封建制终结之后,君主依旧存在。比如日本、英国、西班牙等等。但他们不再是封建家族,除去有些特殊的日本,其他的国家君主基本上都在过去的岁月里完成了身份的转变。即从一个传统的封建贵族转变为后来的资产阶级财阀。
各国王室用政权换取了身份,然后融入资产阶级群体,继续享受他们的生活。更有甚者,本该埋葬在历史垃圾堆中的君王成了资产阶级扩张的领头羊。
欧洲,或者说当下的西方世界,阶层流动的幅度和广度,依旧是有限的。这种有限在于新世代的权力主体对过去时代主宰的清洗上,他们的清洗几乎从来不彻底,无论是生命上的还是思想上的。
于是相当数量的氏族得以保留,相当部分的财产与政治声望得以保留。君主们所代表的家族在大号被注销之后,换了个马甲重新参与新世代的游戏。
而一定数量的人民,依旧在傻呵呵的尊敬着那些王室与贵族。封建制的亡魂事实上从未离去,它只是换了另一种名义。
-资本与共产
资本主义有很多种,就像社会主义不仅只有马克思。但共产主义一定只有一种,就像地球只有一颗月亮。
在本节,由于篇幅关系,并不会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种类的划分做细致的阐述。本节所要说的,是宽泛意义上的主义,且只是一种模糊性质的概括。
~资本主义的自由
自由,一个让很多人搞不懂界限的词汇。也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喜欢讲的词汇之一。
资本主义的自由其实并不能等同于普世自由,因其实质性的要求是资本自由,而不是人类自由。也就是说它的自由概念从来不是对人的,它的自由概念是对财产的。这种自由表现为货币自由、市场自由、流通自由等等。
你不能说它没有意义,也不能说它是错的。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它都是一定意义上处于先进的。
资本主义的社会架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备整体效率的社会结构之一。注意,这里讲整体效率,而不是某个政治或者经济团体的效率。因为具体到某个国家或者公司来讲,封建制才是最有效率的。
资本主义打通了全世界的经济通路,于是资本追着可能存在的利润在整个世界四处跑。原本发达的依旧发达,原本落后的不再那么落后。它是靠着推动技术增长,来带动落后地区的生产效率的。
资本主义伟大么?它当然伟大。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让旧时代的底层人民知道,他们可以换一个更体面的活法。
资本主义有未来么?笔者个人不认为它有永恒的未来。它一定会走向终结,类似于封建时代的终结。
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经济依赖于商品流通,而商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率取决于市场和工厂。在整个市场一片空白的时候,任何一个自然人与经济实体都是相对平等的。
这种相对平等是维持不了太久的,因为时间。资本主义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先发优势,当市场被占有,当工厂占据生产份额,这种平等就没有了。
人类几乎不可能拥有一个永远占不完的市场,也不可能出现永远变化的生产份额。
资本主义一定会陷入零和博弈,变成赢者通吃。这种博弈起初会在大资本之间产生,随后向下一级蔓延,最终占据经济领域的所有角落。
有人说,不是有反垄断。反垄断解决不了这种零和博弈,它最多是延缓决战时刻的到来。
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财权渗透进入政权是一种必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必然,也就不是资本主义政治了,这是违反经济基础的。
~社会、共产与公平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总结概括为五个阶段,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并坚定的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一定存在且是人类社会的最终阶段。
当下的时期,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并行,且在角落中留存着封建的亡魂。
资本主义我们已经在上一节中有过简单至极的概括,现在我们来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是什么?它是一种社会阶段。它最初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下一个社会阶段,但在事实上,它和资本主义并行了。
社会主义也有很多种,如空想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等等。
我们不去追求其中的差别,仅仅就社会主义本身这个大概念来讲。
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资本主义是有明显不同的,它在本质上并不狂热的追求效率,也不是很疯狂的追求增值。它只追求公平。
这种公平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公平在本质上相同,但不如后者追求的程度高。
它应该是一种过度阶段的,所以它不可避免的具备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部分特征。
它追求生产力,追求分配。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分配的公平则会抑制资本的集中性质。
古巴是其中的典型,只是它的体量与环境并不能迸发出足够的生产力来推动社会整体的物质进步。但它在分配上做的很好。
苏联在曾经的历史阶段,是举着公平的大旗的,它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切实为人类解放做过对外努力的政体。
苏联的倒塌实质上是外部环境诱发的,作为一个后发的现代国家,它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良性的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它又必须在短时间内崛起,以和资本主义世界达成平衡,来延续政权的存在。
它的发展不能不畸形,也不得不走上军事对抗。意识形态在当时的时代就是最大的国家矛盾。
~个体超脱与群体解放
资本主义追求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个体的超脱,这种个体不是指意义上的个体,而是实质的个体。资本主义造就个人成功,并塑造个人成功的极限。
个人作为资本持有的主体与获利的最终环节,一定会被推到极高的社会地位,也一定会丧失作为人的乐趣。
社会主义追求的则是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则是人类解放。即作为人类这种生物本身,从一切意义个体所厌恶的环节中解脱出来,去做其希望从事的事情。
这些放在一起其实有一个很奇怪的点,就是人类特性中的自私性所创造的资本主义要比无私性造就的共产主义更为现实。
这涉及到了一种环境引发的哲学思考,此处不做细论。
-政治
政治是什么?政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结构的体现。本质上,是一定时期和区域内的大部分人们所推崇的一种人类特性的延伸。
人类有很多种性格和特征,不同时间段,所呈现的社会主流特性也不同。这和进化程度、思想程度、科技程度都有很大的关系。
政治就是一定阶段内的群体共识,同时具有主动性和被动性。
这种共识是政权存续的决定性条件,也是社会结构更迭的本质推动力。
世界上不应存在脱离群体共识的政治。
3、论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影响
前面大概讲了一些经济,也讲了一些政治。我们现在来换个角度思考,即脱离出经济与政治本身。
人类的所有学科都可以归纳到两个门类,也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济和政治,是社会科学范畴。社会科学的基础在于人本身,也就是说,经济也好,政治也好,最后还是要回到人类这个群体来讲。
经济和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成形的产物。之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是一种雏形。
今天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也都是依托于人类的社会结构存在的,如果人类群体在生理上,或者文化认知上有一点小小的偏差。那么所构成的经济机构和政治结构会和今天完全不同,可能是天差地别的。
今天的经济,已经基本覆盖了人类存在的所有区域。政治上,也差不多。那它们未来还会有新的变化么?
这是一定有的,因为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只是当下阶段里最适合执行出来的一种结构选择,它甚至不是一种最优解,它只是可选方案里最容易实现的一个。
我们必须要具备一种认知,任何问题都要结合其产生的时间和环境去看。人类这种生物是不能超脱于时间和空间的,所以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昨天,也不能用今天的想法去决定明天。
~基础同建筑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讲这句话的确是正确的,因为成熟的政治结构必然是从高度成熟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
但我们要记得一句话“任何理论都是有其适用范围的”,这不仅仅适用于自然科学,也一样适用于社会科学。所以还是要看其界定范围和环境。
对于一种结构来说,在搭建时,是从地基开始,一层一层向上的。但当结构形成之后,底层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受顶层影响的。
也就是说,对于社会结构,底层结构是一种基础,但顶层结构可以决定底层结果的外在表现,甚至给自己重新换个基础。虽然说这样做很难,但并不是完全做不到。
社会结构具有层级,但它不被限于层级。整个结构甚至不是一个简单的三维结构。
所以在一些思考当中,不能只是以基础和建筑来论。
~系统与硬件
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比喻,系统和硬件。经济就是构成当前社会结构的硬件,而政治是搭载在硬件上的系统。至于人类本身,则是构成硬件的材料。
政治对经济有一定的依附性,因为系统不能先于硬件存在。当系统开发完全,系统就具备了在一定载体内脱离硬件的可能,它可以移植进另一套硬件当中。
而系统运行的情况,也决定了硬件的发挥,它甚至可以对硬件造成损毁。
整个社会结构就像这套硬件和系统的组合,在经济和政治彼此成熟之后,双方可以彼此依赖,也可以彼此摧毁。
政治权力对经济领域是具有强作用力的,反过来也一样。
总论
-物质世界的绝对根本
物质世界的根本必然在于物质本身,只有物质存在,物质世界才会存在。且根据当前的推论,精神亦依附于物质而存在。
我们如何肯定这个世界是物质的?这个问题大概永远不会有解答。因为所有关于世界本质的设想与推论,都具备了两个特性。不能证伪,也不能证实。
这也是为什么一切学科最后都要归到哲学的原因。
在不存在正确答案的时候,也只有哲学能给出一个可接受的答案。
当前的社会是高度复杂的,因为社会规则不是恒定的,它是一个累加的过程,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淘汰掉一部分,但总数上依旧是愈发庞大的。
这注定了此刻的世界没有过去的简单,人类创造了太多东西,了解了太多东西,眼前也就覆盖了太多,这对认知世界来说是具有迷惑性的。
-精神的形而上
精神是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在漫长的历史阶段,它才是人们认知中的世界根本。人类对于精神的认知重视要比对物质更为久远。
唯心主义从未远去,宗教是它永远的基础盘。
对于人类来说,精神较物质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就是以人类的构造,看不到精神的衰亡。看不见的未必不存在,但可以认为它不存在。
所以唯心主义有一个脱离自然逻辑的自洽点,且不需要证明,因为无法证明。它甚至根本不讲什么自然逻辑。
-经济、政治的起始与终点
经济和政治的起始,大抵就是生物进化的起始。我们不能认为这两者只在人类社会中存在,即人类不具备特殊性,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也不具备特殊性。
任何一种生物,进化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产生某种交换机制,当交换机制形成一定规模、规则,就会出现某种经济结构。而经济结构会催生出政治结构,这在目前看来,是必然的过程。
经济和政治,二者对生物社会有根本的依赖性,因为它们不能摆脱生物群体存在。所以其消亡过程也就是搭载它们的生物灭亡的过程。生物的终点,也是它们的终点。只是生物的出现和消失是一次性的,经济和政治的出现和消失则有可能是阶段性的。
-生物本性逻辑
生存是生命的第一需求。但它不是生物的本性逻辑。
现在试着脱离开原本的世界,想象一个生物在一个世界中诞生的样子。一个不受任何刻意环境影响,且不受任何文化干扰的生命,它的初始逻辑是什么?
它必然是受到本能驱动的,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我们把这种本能理解成一种优先级最高的需求是没有问题的,但到这一步我们仅仅是在物质世界论断。
因为它饿了吃、渴了喝、困了睡。它的行为造成了它继续生存下去的结果,所以从结果反推,我们得到的结论就是生存是第一需求。
但要理解生物本性逻辑,我们就有必要引入唯心主义,进入到精神世界。思想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存在于躯体,但它的边界可以扩展到整个宇宙。
引入思想范畴,我们就会看到另一个问题,就是这种生物,它行事的思考是什么。本能驱动,也是需要本能思想的。它饿了渴了,也需要一个中枢神经下达吃、喝的指令。这种指令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生物体构造,生物体构造从何而来呢?这或许是又一个无解的问题。因为最后只会有两种结果,决定论或者混沌。
我们从决定论来看,即生物本身的构造是遵循一定规律产生的。这种规律从哪里来?从宇宙诞生那一刻就有了。所以任何一种生物的诞生都是在宇宙诞生的那个瞬间所决定的,所以生物本身的本能和逻辑都不重要,因为生物决定不了生物本身。
从混沌来看,那么生物的诞生是完全随机没有规律的。那么没有规律的话,也就意味着一切都是不可测,那么生物本身就不存在本能,也不会有逻辑。因为生物本身都处在无规律的混乱中,这种混乱会在任意一个时刻对某种东西造成物理性的解体。生物同样决定不了生物本身。
我所理解的生物本性逻辑,是独立意识的构建。这和唯心、唯物没有关系,或者说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生存是生命的第一需求,如何认知到这种需求?或者说需求的概念是从何处来?一切的概念、一切的理解,都是基于意识上的。哪怕是很微弱,很低能的意识。
生物的本性逻辑就是对自我意识的搭建,自我意识崩溃,那么生存也将不再重要。自我意识存在,那生存同样没有那么重要。
意识 这样的词汇很容易被带入到唯心主义中去,若补上大脑是意识的基础,那么又会被归到唯物主义。如果说两者相互依托共存,那就彻底掉进二元论的坑了。
哲学上划分出流派,对于哲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彼此间的批判争吵总是不可避免。
到了今天,我们很难再看清楚哲学最初的起点。对世界的很多认知,也被太多因素搞的混乱。
总得来说,人类的社会发展,就是一个规则不断叠加的过程,也是一个混乱增加的过程。有时候一切井然有序,其实内里已经很难被解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