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醉花阴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946484/answer/74225996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多年前就想就此写个自己对历史研究的见解,观点庞大却寓于短文,论述较为简易行之,其中的观点是自己的一番见解,不求苟同,如有苟同,确是相见略同而已,幸莫见怪。
本文是原创作品,请尊重版权,经作者授权可以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银根才是古代治乱循环的核心因素
这个题目实在是太大了,今日笔者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核心论点,简易言之是必须的,否者展开论就会成为洋洋洒洒一大本书。这是笔者自己独特的观点,起码未见过或读过类似的观点,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吧,大家包涵用来磨磨牙吧,错漏粗鄙之处,恳请包涵,欢迎指正和良性讨论。
王朝更迭治乱循环的核心因素,好大的一个题目,论过此题的人也是极其多,论点大致有以下类型:
- 资源型:资源(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于是农民怒了,反了。
- 政制型:政治制度的固有缺陷导致地方力量挑战中央,或者精英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重心调整再平衡
- 外因型:外族强大,适逢中国内部不稳,不敌外族。
以上论点都各自理据充分,历史例证极多,大家自行查阅并对号入座啊!这些因素或单独或同步,成为葬送历史各王朝的关键推手,于是治乱纷呈,皇旗更迭,好一出洋洋历史折子戏,折子一翻,又一个新的王朝粉墨登场。
今者有幸观赏这历史的舞台,一脚踏入这殿堂的门槛,透过迷雾瞥向迷昧深邃,深感以上因素却是历史大戏的背后的伴奏师,通过节奏旋律调整着历史的腔调氛围,步步展开历史剧情,帏幕背后肯定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推动着这一出出的折子翻过,那就是“戏班老板”。
这历史的”戏班老板“就是银根,简而言之,历史朝代更迭,治乱循环的关键就是银根(货币)。
金本位
大家都知道古代货币系统是贵金属本位制,即以金银铜铁锡为货币,以这些金属的货币购买力的系统就是金本位系统。在古代工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金属的产量几乎是线性增长的,不可能出现爆发,即使发现大富矿,也因开采技术限制而不可能产量爆发,这样也确保了这些金属作为货币较为稳定的价值,其保存,流通,兑换,稳定的特性使这些金属成为各个成熟文明货币介质的共同选择。
这些金属里最重要的就是银,是以有“银根”的说法,可见白银是古代王朝金融之根本。黄金开采困难,数量稀少,价值高昂,不利兑换流通,利于久藏;铜铁锡产量巨大,价值较白银低廉,适于做小额钱币,利于兑换流通,不利久存,只有白银数量适中,价值适中,性状稳定,既可大锭利于存,又可小碎利于易,同样成为成熟文明银根介质的优良选择。
研究各个王朝的经济史你就会发现,王朝开创,由乱入治的时期,由于战乱平复,民生复兴,粮产富,物价低,耕有田,居有所,社会矛盾不尖锐。在王朝由治入乱时期,物价节节攀升,土地步步集中,社会矛盾渐渐尖锐,政府和权贵大肆与民争利,量变积累至质变,于是爆发了,王朝或颠覆或挽亡,天下就来个治乱大循环,一通翻天覆地后,如大病初愈般开始休养生息,等待冥冥中下一个循环。
然而导致物价攀升,土地集中的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银根。
在历史研究中我们看到金银兑换铜钱(铜铁锡合金)的兑换率总是逐步上升的,史料显示北宋初年,一两银等于一贯钱,即约七百七十文钱的价值,到了南宋末年,一两银等于三贯钱的价值。清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为何银价总是逐步上扬呢?因为囤积!为何囤积呢?因为银价总体长期必定上涨!
为何总上涨呢?因为囤积!
为何总囤积呢?因为总上涨!
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里有个故事“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的故事,深刻反应了这种囤积心态。故事里有个宋人金维厚,千辛万苦,毫厘积攒,一生积得百两银八大锭,红绳系之,每爱抚弄,想着终老后和分与四个儿郎,亦人生之大福也。一夜忽梦见八个白衣大汉,腰系红带,曲躬向老汉道别,感谢多年爱护,却与老汉儿郎无缘,今受天命差遣,将投往他家,深蒙宠爱,特来拜别,语毕离去。老汉惊醒,再寻银锭,已渺然无踪矣。后来老汉有机缘再次见到这些银锭,已是他家之物,慨叹禄帛早定,无福消受。
那么为何古人热爱囤积银两呢?其实囤积是因为谁都知道金银的价值必定日渐上涨,所以积银为奇货,囤积造成越来越多的金银从货币的流通体系退出,使市场上的金银数量越来越少,在铜铁锡总量线性增长的情况下,金银兑铜钱的汇率自然越来越高,这又反过来促进囤积金银,权力与金银的双向流通往往导致这种囤积走向极致,于是大量金银退出市场,积于层锁森楼里的暗密角落。因为缺少了金银,市场主要靠铜币交易,其发行量必须增大,或辅以实物贸易,交易成本上升,物价随之上涨,土地价格虽然也随之上涨,但涨幅远低于金银,富商权贵因而可以随意拿出些银两,买些房产田地,土地兼并随之炽烈,熊熊煎烤起庶民百姓了,然后就连政府机构都会开始无银可用,政府系统和军事力量开始举步维艰,内乱(农民或地方)或外侮(外族或外国)随之如水入隙,步步分解原本稳固的江山。
鸦片战争其实是白银战争,清朝总是处于极大的贸易顺差,百年间将西方殖民掠夺而来的白银吸纳不少,1781-179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1,640万两,1800-1810年则达2,600万两,入多出少导致西方以鸦片为利器杀入中国市场,几十年下来导致清朝白银大量流失,银元枯竭,银价上涨,工商停滞,国穷民困,正如林则徐向道光皇帝的进言“...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両。自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至二千余万両。自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両之多。此外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万両。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可见,鸦片战争表面是为禁鸦片,里子却是为了护银根。
治乱循环
历史上,大抵过程就是,乱而后治,修养生息,人口渐稠,产出日盛,民财趋富,贸易熙攘,而后贫富日悬,金银如水流动,趋向权贵富贾,金山埋深窖,银海藏府库,流动的银子变少了,银根开始收缩,银价趋涨,物价攀升,土地兼并,权贵日炽,历史此时就不可避免地进入治而后乱的进程。王朝末期或是大乱之前,土地到并不是到处高度集中,但银根此时必银敛于深阁,因货币的流动性蜇伏,经济停陷,政府困顿,行伍混涣,甲胄废弛,民生沸腾,届时要么暴民忿起以活命,或藩镇崛起而称雄,或外敌强虏凌中华,总之是个天昏地暗,征伐杀戮,翻天覆地的过程。
这个颠覆的过程不知要破多少富贵家,灭多少权贵门,银根在这个过程里就被暴力解开了,,金银又有机会进入市场了,人口也在战乱中大大减少了,杀土豪分田地,资源又可以分配了,政府又可运作了,士兵又有银饷了,百姓又有土地了,生产和贸易又逐步繁茂起来,天下又可安定,又开始一个治乱的循环开始了。
土地在这个治乱循环里虽然是个主要因素却不是决定因素,土地不是好拿来收藏的,只有用于生产的土地才有价值,因而土地不具有流动性。虽然土地总量是有限的,但在古代地广人稀的历史时期,土地几乎是可以无限供应的,人们只要到偏僻的地方开荒就可把荒地变成可耕田,重要的是人们没有货币的流动性去获得生产工具,如农具,牲畜和种子等,只好给地主做佃农了,单纯的土地兼并集中无法导致流动性枯竭,只能导致人口流动性丧失。
讲到人口,有的论点指出治乱循环是因为人口数量过载于当世的生产资源,当过载出现,人类就开始为生存而战,人口就会在大乱里急剧减少,过载的人口消失了,社会就由乱入治,生产得以恢复,直到下次过载再度来临。这个论点似乎挺有道理,但内在逻辑基础不对。如上所述,在古代地广人稀的历史时期,土地几乎是可以无限供应的,过载不是因为土地有限,是因为没有流动性去获得耕耘土地的工具。
历史上多少次多少大名人都曾振臂高呼资源枯竭,人类末日将至,现在人类不是好好的?人口不知翻了多少倍,资源似乎是更多了,归根到底,为生存而战是无比痛苦而危险的,为生存而绞尽脑汁改善技术或提高效率是没那么痛苦危险的,人类的共同选择当然就是趋利而避害。
即使在历次地方(藩镇)挑战中央的动乱中,我们也不难看到银根这个关键因素的内在驱动力。历史上能撼动全国的藩镇或诸侯之乱,如汉“七王之乱”,唐“安史之乱”,唐末的藩镇割据,明“靖康之役”等等,或成或败,都大大颠覆了华夏。这些动乱的始作蛹者,无一不是一方诸侯,无一不掌握或窃取了货币发行权或筹饷权,如汉吴王刘濞,熔铜山多铸钱,散金银致死士,没有这种巨量的流动性,何来造反的基础与将士的卖命?这种巨量流动性才是地方挑战中央的核心因素,不然不管你有多讨厌皇帝,又能奈何他分毫?相较无藩镇之乱的宋代,就是中央严格把控地方的货币权与筹饷权,从经济根源上杜绝了地方坐大的基础。如在南宋,即使处于与金人长年剧战的危亡时刻,当岳家军所费银饷占朝廷总收入达70%的时候,亦从未放手筹饷权,所以纵观整个宋朝,未有藩镇之乱。
核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土地,人口,藩镇或外族,虽然是治乱循环的要因,却只是表因,就连货币本身也只是媒介,而货币的流动性(银根)才是终极的内在核因。受限于古代金本位制度的局限,天下总是随着银根的跌宕而循环着,银根松则天下静,银根紧则天下乱。
行文至此我们不难看出货币的流动性是经济繁荣的保障,现代社会早已看出这种趋势,因而都脱离了金本位这个旧窠巢,今天我们看到有的政府时量化宽松,时紧缩银根,就是试图用宏观手段企图羁控经济的烈驹,在此文里就不加讨论了。
所以最后我的意见就是大家有钱就别囤着,拿出来吃喝玩乐了,既享了生活,亦富了流动,利莫大焉!总比那个金维厚老汉要福厚了许多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