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用户
论坛
BBS
元宝论坛
»
论坛
›
元宝论坛
›
元代
›
【昆滇风云 】文献名邦——大理
返回列表
查看:
155
|
回复:
0
【昆滇风云 】文献名邦——大理
[复制链接]
找你做任务
找你做任务
当前离线
积分
4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积分
4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9-23 07: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云南大理名列其中。
大理,在元朝将云南并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之前,历经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在500多年里,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今日,见证着这段辉煌历史的大理古城巍然屹立,吸引着人们走进那段过去的时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5年来,环洱海截污系统和环洱海生态保护带的打造以及包括千年古刹崇圣寺在内的一批名胜古迹的恢复重光,令丰富多样的大理文化影响力得以一一释放出来。可以说,大理的千年历史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祖国边疆多民族地区最好的展现。
本期介绍大理——云南最具文化历史意义的一张名片。
“文献名邦”是大理引以为傲的称号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千年古城历经沧桑
大理早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就是一个繁华的集镇,今天的大理也是我们云南最具文化历史意义的一张名片。
西倚一字横列的苍山,东濒碧波荡漾的洱海,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从公元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算起,至今已有1243年。
现存的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朝初年,全城呈棋盘式格局, 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城池格局基本保存,重要遗址可辨,至今还保留着大量古建筑和古街古道遗址。古城地势西高而东低,总面积3平方公里,承载着大理千年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
《大理府志》《大理县志稿》等文献记载,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大理卫指挥使周能建大理城。次年,都督冯诚扩建,将东南两面加宽。扩建后的大理城周十二里,城墙外砖内石、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及通海、承恩、苍山、安远四座城楼。
清朝康熙初年,提督张国柱、知府万邦和重修。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提督诺穆图捐资改建四门楼,将东西二门改称为永清门、永镇门。
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大理城墙屡遭兵燹,亦因年久垮塌,经过数次修葺。
到1915年时,大理城墙高二丈四尺,周围七里三分,垛口一千五百六十个;经过再次调整,东南西北四门各曰洱海、双鹤、苍山、三塔,四座城门楼各高二丈二尺、宽四丈八尺,城墙外的护城河阔四尺、深八尺。
1925年,一场7级大地震使得大理古城“城墙城楼严重毁坏,牌坊倾圮,铁栅震倒,全城官民房屋、庙宇同时倾倒,重者夷为平地,轻者墙壁倒塌,无一完好”。
后来,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古城的城墙被陆续拆除,只留下了南、北两座城门、门楼,以及一小段城墙。20世纪80年代,大理古城开始进行恢复重建。在一代代古城修缮人的努力下,古城风貌逐渐得以恢复。
白墙黛瓦自成一格
白族尚白,于是,白色成了这座城市的代表色之一。白族人民的生活起居和文化风俗更是中原汉族文化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千年来融合、发展的典范。
白墙黛瓦淡雅朴素,屋脊飞檐高高翘起,呈振翅欲飞之势。门、窗、照壁和檐下墙面,用白族人喜爱的木石雕刻、彩绘装饰,秀美灵动,如同一幅古典的水墨画。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古城人吸收汉族民居以院为中心的组合方式,结合地区、民族生活特点,在民居建筑中形成“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的主要布局方式。“三坊一照壁”,即一幢正房,两侧各一座楼房,加上正房对面一堵照壁围成一座封闭院落。“四合五天井”,则是东西南北各一幢楼房组成一座大院落,同时每幢楼房的交合处都建有一座小耳房和天井,包括院中心的大天井,一座院落共有五个天井。
除了布局讲究,古城民居中,一堵堵精致的照壁同样引人流连。上以青瓦或琉璃瓦铺盖;照壁正中是方形、菱形或扇形的题诗壁画,以山水风光、历史人物以及龙、凤、梅花鹿、金孔雀等象征美好的兽、禽为主,寓意房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好房要配好景。这方面,古城的人们尤其钟爱天然景观。苍山溪水穿城而过直流洱海,造就古城独一无二的“街街流水,户户养花”特色。
赏完“流水人家”的特色民居,跟着生机勃勃的“红杏墙头”,拐进古城的九街十八巷,由南到北,穿过大街,钻进幽巷,循着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慢悠悠地走在古城中,千年时光赋予这座城市的古朴、别致、优雅,全都有迹可循。
文献名邦闪耀西南
大理古城南城门楼又称“双鹤楼”,楼上高悬一匾,上书“文献名邦”四个大字。这块匾,是清朝康熙年间云南提督偏图所题并书,寓意大理自古文化内涵积淀深厚,是人文荟萃之地。这几个字,是大理人的骄傲。
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是我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早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统治者就重视对外贸易,积极学习外来文化,加上沟通印度及东南亚诸国的区位优势,大理地区的文化经济空前发展,成为融合多种文化、思想的文化圣地,被誉为“文化名邦”“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崇圣寺和三塔
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鼎盛于宋代,以崇圣寺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佛都匾、三圣金像五大重器著称于世,为南诏、大理国著名的王家寺院。清咸丰、同治年间,崇圣寺毁于兵燹和自然灾害,五大重器仅存三塔。
崇圣寺三塔建于南诏时期,是大理的地标之一。 大理文旅供图三塔分为一大二小。大塔又叫千寻塔,始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23—859年)。千寻塔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属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塔顶可欣赏大理古城全貌。
南、北两座小塔外观轮廓线为锥形,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两座小塔相距97米,是一对10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
1961年,崇圣寺三塔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位于大理市太和村西面的南诏太和城遗址内。
南诏德化碑 杨伟林 摄阁罗凤时期,南诏与唐爆发了两次战争,史称“天宝之战”。因为天宝之战,南诏与吐蕃国暂时结盟,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阁罗凤忧心以小国胜大国不是好事,认为南诏的长治久安离不开唐王朝支持,遂于公元766年在太和城中立南诏德化碑,详列历次战争的缘由和经过,“云南自汉以来臣属中国,杨国忠无故扰之使叛”,表达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和希望与唐重修于好的心愿,为他的继任者埋下了伏笔。
1961年,南诏德化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蝴蝶泉与《五朵金花》
1959年,电影《五朵金花》上映,在白族民歌《蝴蝶泉边》悠扬的曲调中,发生在蝴蝶泉边的白族青年的爱情故事受到观众喜爱。随着电影的热映,蝴蝶泉作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变得更广为人知。
为什么要用“更”?
蝴蝶泉历史悠久,据说名称来源于古老的白族青年雯姑与霞朗的爱情故事,后来被诗人杨升庵、旅行家徐霞客等名人写入作品中,如今其牌坊上的“蝴蝶泉”三字由郭沫若题写。蝴蝶泉从不缺名气,但《五朵金花》将蝴蝶泉的美展示给了更多的人。
60多年过去了,还是有人追随电影中的爱情故事而来,然后被这里的自然风光迷住,忘了归期。
文庙
大理文庙始建于元代,清同治年间重建,后又几经变迁和拆毁。文庙是纪念和祭祀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同时也具有作为官办学校的教育功能。
这座到处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精髓的文庙,是大理“文献名邦”浓厚文化内涵的见证和载体,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和地方文化的地标。
2016年,经大理市人民政府批准投资完成大理文庙修复重建,成为集历史文化、群众文艺展演和市民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物古迹场所。
元世祖平云南碑
元世祖平云南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理城外苍山龙泉峰下三月街上。此碑立于巨硕的石龟背上,分上下两节,中有石条挡护,边有石框镶砌,额篆“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因岁月摩挲,碑文现存1000余字。
元世祖平云南碑 杨伟林 摄《元世祖平云南碑》是中国元朝文臣程钜夫(程文海)奉元成宗敕所撰写的碑文。碑文歌颂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赫赫功勋,对他平定大理国采取的许多政策、策略多有表述。此碑以正楷大字书丹,劲瘦工严,有欧、柳遗风,是云南元碑中的精品。
风花雪月令人神往
褪去历史的滚滚风尘,今天的大理,是怎样的大理?
今年7月以来,随着云南旅游业强势复苏,大理成为省内外游客暑期出行的首选。统计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31日,大理火车站累计发送旅客1608919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5950人次;累计到达旅客1623485人次,日均到达旅客26185人次。
只这一组数据,就能看出,今天的大理,是令人向往的大理!
巍山古城中轴线 云南日报记者 张彤 摄这座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城市,以千年沉淀累积,孕育了璀璨独特的文化,引人神往。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文献和名胜古迹是一部分,需要慢慢去感受的大理生活又是另外一部分。
南诏古国成为西南民族的代表印象符号,以“强大”“神秘诡谲”“捉摸不透”等形象,出现在历代文学、艺术作品中;天龙八部影视城承载着人们的江湖梦,从这里出发的鲜衣怒马的江湖儿女,总是上演着轰轰烈烈的快意恩仇;白族扎染中蕴含着先民的朴素智慧和对美的追求,每一块独一无二的棉布又被做成独一无二的衣服、头巾、挂件,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崇圣寺三塔倒映在水中,和大理千年不变的蓝天白云一起,向世人讲述佛教兴盛的大理国的传奇……
龙龛古渡口,新人们穿着各式华服,以苍山为盟、洱海为誓,在这里许下彼此一生的承诺;洋人街上,各色咖啡店、餐厅、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林立在街道两侧,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旅人;华美的建筑静静矗立在苍洱之间,以一幕又一幕精彩绝伦的演出招待八方来客;喜洲古镇,美丽成为一种循环,春日的暖阳照耀着金黄的油菜花,秋日的微风则送来稻田的喜讯,一不小心又是四季过去……
大理是不需要过多的形容词来修饰的,即使只是被含在唇齿细细咂摸,反复念叨两声“大理!大理!”也是许多人心里最美好的目的地了。
鸡足山佛教兴起于唐朝,盛于明清。 通讯员 林燕 摄
【青年观】
我们总有 要去大理的理由
罗秋旭 25岁
大理,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形容词。当我们述说理想的生活时,它总是与大理相关。
我父母这代人的大理印象就是《五朵金花》,而我们这代人的大理印象,应该是2003年的《天龙八部》。武侠世界里,大理段氏白衣少年,给了我最早关于“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记忆,哪个少女不想和段世子仗剑走天涯呢?
再长大一些,“风花雪月”就是浪漫的另一个写法。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我们总有要去大理的理由,笃定那里藏着关于幸福的答案。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云南旅游目的地,在中国旅游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大理正在成为打造新产品、新业态、新体验的样板示范区而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
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塑造一个世外高人时,总爱将其身世背景设立在南诏。“90后”的记忆中,拯救苍生的“女娲后人”来自南诏国,高深莫测的巫蛊师来自南诏国,奇奇怪怪的虫子植物来自南诏国,厌倦江湖的大侠和爱人隐居要去南诏国……“如果有一天我要去远行,第一站一定是南诏国!”许多年前,我就这么说。
大理,是大理人的大理,也是所有人的大理!
<hr/>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罗秋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宋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