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用户
论坛
BBS
元宝论坛
»
论坛
›
元宝论坛
›
唐代
›
山西屯留西李高唐墓发掘简报
返回列表
查看:
117
|
回复:
0
山西屯留西李高唐墓发掘简报
[复制链接]
艺术之光
艺术之光
当前离线
积分
3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积分
3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2-12 17: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山西屯留西李高唐墓发掘简报
《文物世界》2010年05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2007年1月,在山西潞安集团古城煤矿扩建工程中发现一批墓葬,位于长治市屯留县西李高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随之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6座唐墓。现将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一、墓葬形制
此次发现的六座墓葬,根据其形制可分为砖室墓和土洞墓两种。
(一)砖室墓共四座,均为单室墓。M7方向186°,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部,未发掘。砖砌墓门,宽0.5、进深Q.3米。墓室为弧方形,顶部遭破坏,墓室墙壁砖砌为"三顺一丁"式。墓室北部砌有棺床,人骨散乱堆积在西北角。墓室宽2.2米,底部距地表2.5米。随葬品为1件陶罐,置于人骨附近(图一)。
M8 方向35°,无墓道。墓室呈长方形,顶部遭破坏,室内铺砖,通长2.4米,在距北壁0.8米处稍内弧,北壁宽0.4米,南壁宽0.5米,底部距地表1米。葬具不详,人骨散乱堆积在室内北部。随葬品为1件陶罐,置于墓室南部,1件铜饰,置于人骨附近(图二)。
M10 方向145°,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部,未发掘。墓门宽0.56,进深0.3米。墓室为长方形,顶部遭破坏,墓室底部全铺砖,东西两侧在铺地砖上还铺有砖,推测为棺床,墓室东西长2.86、南北宽2.46米,底部距地表3米。人骨散乱堆积在室内西北角。随葬品为1件陶俑,置于人骨附近(图四。
M16 方向165°,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部,未发掘。墓门宽0.68、进深0.16米。墓室为长方形,顶部遭破坏,长1.8、宽1、残高0.94米。墓室底部距地表2.1米。室内有木棺痕迹,人骨散乱。随葬品仅1件陶罐,置于墓门口(图三)。
(二)土洞墓
2座,方向相同,为南北向。
M3方向186°,墓道未发掘。墓道宽0.98米,洞室开在墓道北侧,东西壁呈弧形,南北长2.7、东西宽1.1~2.2、高1.1~1.64米。墓室底部距地表4.3米。葬具不详,人骨二具,一男一女,头向南,仰身直肢。随葬2件陶罐、2枚铜钱,陶罐置于人骨两侧,铜钱置于头顶(图五)。
M13方向175°,墓道未发掘。洞室开在墓道南侧,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东西宽0.9、高1.2米,底部距地表3.8米。葬具不详,人骨散乱堆积在墓室北部。随葬1件瓷碗,置于墓室东南角(图六)。
二、随葬器物
墓葬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主要有陶罐、陶俑、陶碓,另有一件瓷碗、两枚铜钱和一件铜饰。
陶罐5件。可分三型。
A型 3件。均为泥质灰陶;器形较瘦长;侈口,圆唇,平沿,束颈,溜肩,斜腹,底微凹∶器表均匀分布暗弦纹。M3∶1,口径7.4、腹径12.5、底径6.8、高165厘米(图七,8);M3:2,沿内有一周突起,平底,口径10.4、腹径20.3、底径9.5、高29厘米(图七,9);M7:1,素面,腹下部有数道轮制时的手抹痕迹;口径13.8、腹径21.8、底径11、高31厘米(图七,11)。
B型1件。M16:1,泥质灰陶;侈口,沿微卷,尖唇,短束颈,圆肩,斜腹下收,平底;素面,腹下部有数道轮制时的手抹痕迹;口径11.3、腹径19.8、底径9.8、高20厘米(图七,3)。
C型1件。M8:2,为双系罐;泥质灰陶;沿内卷,圆唇,短束颈,肩部饰有双系,腹部斜收,底微凹;素面;口径15.5、腹径22.8、底径9.4、高24.5厘米(图七,4)。
陶俑1件。M10:1,泥质褐陶;头戴风帽,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肩披翻领大氅,双手执物置于胸前;眉微上挑,双眼圆睁,炯炯有神;高17.5厘米(图七,6、图八)。
陶碓1件。M10:2,泥质褐陶;长方形,上宽下窄,长10.5厘米∶不见白(图七,5。
瓷碗1件。M13∶1,敞口,圆唇,斜腹,底微凹;内外壁均施白釉,外壁施釉未至圈足;口径14.2、高4厘米(图七,10。
铜钱2枚。M3∶3,"开元通宝"钱,,"通"字瘦长,走部前几笔呈连续拐折状。“宝”字也瘦长,“贝”内双横与左右两竖笔连接,背面穿上部有一“润”字,钱径2.3厘米(图七,1);M3:4,“开元通宝”钱,背面宽平,无字,钱径2.5厘米(图七,2)。
铜饰1件。M8:1,整体近方形,四角各有一小圆孔,较长的一侧有一长方形穿孔;长3.1、宽3厘米。
三、结语
此六座唐墓的墓葬形制除两座为土洞墓外,余皆为砖室墓。砖室墓均为单室墓,平面多为长方形,其中M7较典型,呈弧边方形,墓室底部铺砖,墓门均开在墓室南壁,属长治地区中小型砖室唐墓的常见形制。
钱背加铸州名或钱监名的开元钱币始于会昌开元。《新唐书·食货志》∶"武宗会昌六年,淮南节度使李绅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寸,如开元通宝,交易禁用旧钱";皇帝特发敕文∶"今加鼓铸,必在流行,通变救时,莫切于此"。M3出土的开元通宝"润"(即浙西)字钱,质量粗陋,钱径仅2.3,周廓偏斜,铸文模糊,锈蚀严重,反映出晚唐时期的铸币特点。M3、M7所出A型陶罐器身相对较修长,最大腹径在上半部;与纪年为大中三年(849年)的长治县郝家庄唐郭密墓团中的陶罐相似,因此可以初步推断M3、M7大致应属于晚唐时期。
M8 出土的双系罐轮制极其规整,其外形和M13所出瓷碗分别与长治西郊唐代宋嘉进墓出土的青釉双系罐、瓷碗相似,宋嘉进墓葬于贞元八年(792年)。M16出土的B型陶罐与太原市南郊唐代壁画墓围出土的陶罐一致,具有唐代前期陶罐的形制特点。M10出土的陶俑与长治防爆电机厂唐墓、纪年为仪凤四年(679年)的山西长治北石槽唐墓晚中仪仗俑形制基本相同∶头戴风帽,身披长袍,双手拱于胸前,表现出盛唐时期长治地区随葬品的风格。
这批墓葬不见墓志,随葬品也极少,墓葬形制简单,应属于唐时平民阶层的墓葬,仅能根据有限的线索大致推断一些墓葬的年代。虽如此,这批墓葬的发现和抢救性发掘,仍然丰富了长治地区唐代各时期的考古学实物资料,有助于了解唐时平民阶层的生活状态。特别是M3出土的两枚晚唐开元通宝,对于研究长治地区唐时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价值。
执笔∶郭智勇杨林中
绘图∶孙先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