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代。中国的古钱币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而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钱币之学。
中国古钱币种类浩繁,钱文的书法艺术及造型变化向我们展示出各个时代的历史风貌与审美情趣,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笔者是一名古钱币收藏的新手,现将自己收藏的部分古钱币结合网络上的部分资料,草拟本文,也算是对古钱币上的书法艺术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权当抛砖引玉(本文所附的图片,除个别品种外,都是从网上查找到的,这些品种虽然笔者都有,但品相远没有图片上的好,借用图片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介绍,别无他意,特此说明)。
秦汉半两钱
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文字的形体非常紊乱,各国都有各自的文字,钱币的样式也各不相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后,废除六国复杂的币制,开始铸造启用秦国的外圆内方的半两钱,开了中国货币统一的先河。
秦半两的使用,要从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钱(前336年)起算,到秦灭亡(前206年),秦半两钱的生产共延续了130年。
秦半两钱的流通范围,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州市,东北到达辽东半岛,西南进入大渡河上游,说明秦半两钱是全国通用的货币。”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圆形方孔”即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这是一种普遍容易接受的观点。但也有人认为,圆形方孔是生产、加工的需要,是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的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科学的制式)。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
早期的半两钱文多是粗犷的大篆,秦统一后,钱文则是采用秦国著名的李斯创造并亲自撰写的小篆文字。小篆也是秦国官方使用的文字,这也标志着古代文字的终结。秦国灭亡后,半两钱文由小篆变为了汉隶,开创了后世沿用的新文字。
新莽货泉
新莽货泉是新莽时期的产物。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实行第四次货币改制,废“宝货”制大小诸币,更铸货泉、货布二钱,子母相权。货泉直径一般为2.2-2.4厘米,重约2.8-3.6克,多有内外廓,货泉二字作悬针篆,工整纤秀。
新莽货泉在铸币风格上,一改前朝丰满笃实特点,在钱币的铸造工艺上愈发的精湛,钱文清晰俊秀、舒展雅致,纤长挺拔,法度严谨。这其中又尤以货布钱为甚,被后人称为“悬针篆”,其艺术性极高。悬针篆顾名思义是小篆的一种,也称垂针篆,是篆书的异体。悬针是指竖划收笔出锋,像钢针一样悬起。这种书体的出现,是中国书法在艺术上刻意追求美感的一种体现,是人为的文字修饰美的一种尝试。
常平五铢钱
南北朝时期,铸币甚多,币值杂乱,私铸盛行。到了天保四年,北齐用的照旧以东魏“永安五铢”钱为主,杂用其他钱币,公园553年,文宣帝想竣事这种状态,就铸造钱币。但此钱没有使用他的年号,而是取名“常平五铢”,原来此钱是借用其时囤积粮食的客栈“常平仓”之名。“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收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固粮价。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常。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粜。文宣帝为自己铸造的钱币取常平为名即希望和常平仓一样有调治市场之意。“常平五铢”由于其时接纳铜母范叠铸手艺,铸造得很是细腻,文字流通版式齐整,玉箸体钱文笔锋圆润。此钱名为“常平”,许多珍藏喜欢者取其意,作为吉语钱带在身边作为护身符。
由于当时朝野上下都热衷崇佛礼佛,开我国佛教史上镌刻石经的风气,创空前绝后的摩崖石刻大字,其书法艺术此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或隶或楷,书风既不同于汉隶书之飘逸,又不似魏碑楷书之凝重。常平五铢的钱文有一种书体风格雄浑简静,飘舞流畅之风。可以说是笔画柔中寓刚,是后来闻名后世的,被称为篆书正宗的“玉箸篆”书体的早期雏形,对后来的“北周三品”钱文影响很大,以至备受推崇和欣赏。
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为唐代货币,许多人都认为开元通宝是年号钱,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个年号是开元,这是错误的。
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面文“开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欧阳询书写的钱文,在篆、隶之间,且含有楷书的意韵,称为“八分书”。其笔画端庄凝重,清秀俊雅,势如削玉,是书法史上最值得称道的佳作之一。开元钱的铸期较长,历早、中、晚期,其早期铸造的钱币,铜精工良,轮廓深峻,与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尽善尽美。有一种背面有月痕状的开元钱,据说是进呈蜡样请皇上审定时,杨贵妃不小心在上面留下的甲痕。
淳化、至道元宝
淳化、至道元宝,是宋太宗赵光义“淳化”“至道”年间所铸,时间是公元990年-997年。此钱当时铸造量很大,流传至今极多。另有合背钱及铁钱,相对稀少。钱文有楷书、行书、草书三体,相传由宋太宗赵光义手书,被称为“御书钱”的开始。
当时,将行书、草书体入钱文可以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太宗在位期间,兴文教重科举,加强“重文”之风气,他本人亦好读书,精于文业,且多才多艺,会作诗、通音乐、擅书法、喜对弈。尤其是对书法的研究,造诣颇深,备受时人推崇。在宋太宗铸造的淳化元宝、至道元宝三体书钱文中:真书犹富隶意,浑然稳重;行书则流畅俊逸,一气呵成;草书带有章草笔意,更显得神采飞扬。
宋代帝王亲自书写钱文,推动了名家加盟,形成书法争奇斗艳的艺术风尚。自第二代宋帝赵光义为“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书真行草三体年号钱文始,后继君王纷纷仿效。
咸平、景德元宝
我国宋代盛行年号钱,几乎每次改元都要新铸一种钱币,不仅品种繁多,而且版别极其复杂,钱文书体则以篆书、隶书、真书、草书之大成。国内外专门研究我国宋代大钱的不乏其人。咸平元宝和景德元宝,是宋真宗在位期间所铸行的钱币,时间是公元998-1007年。
赵恒,北宋第三代皇帝,史称宋真宗。真宗天性聪睿灵敏,少时读经史初览即能成诵,深受太宗之喜爱。即位后,曾锐意变革、励志图强、发展经济、重视教育,出现过被后世所称道的“咸平之治”的小康局面。他本人则倡儒学,崇佛道,文史修养甚好,诗文俱佳。其在位期间所铸“咸平、景德、祥符、天禧”四种年号钱,无论是从形制、钱文风格都十分相近,如出一人之手,其书体端庄工整,楷意骤浓,对后世书法家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元丰通宝
元丰通宝是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铸造。有小平,折二钱和铁钱。书体有篆书,行书,隶书三种,互成对钱。可以说元丰通宝是宋钱中铸量最大,版别最为复杂的品种。
宋代书法名家辈出,在艺术上集大成者有“苏黄米蔡”四大家,元丰通宝上的行书钱文就是由四大家之手的苏东坡所书,实际上苏东坡擅长行书,现存墨迹也多以行书为多。行书是宋人在书法艺术上贡献最大、成就最为辉煌的伟业。从版式最多的元丰通宝的钱文中,也可以看出“宋人尚意”的端倪,也可以类比出仿苏体笔意雍容敦厚的骨风。
元祐通宝
元祐通宝是北宋哲宗赵煦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1093年)铸行,钱文分为篆书、行书两种,且可成对钱形制。元丰八年三月(1085年),宋神宗去世,其子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哲宗登基尚为幼童,年方9岁,改年号元祐,高太后奉神宗遗诏辅佐年幼皇上,垂帘听政,复用司马光等人,恢复旧法。其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尤其是文章、诗词和书法,巨匠迭出,雄贯古今,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文学、文化和人们的思维,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同时代宋钱的铸造。
元佑通宝钱文书法,行书为苏轼所书。“苏体”,水流云行,跌扑纵跃,苍劲豪放;
篆书传为司马光所书,笔画紧凑,舒缓典雅,秀丽柔美。两枚对钱相映成趣,让人爱不释手。
崇宁、大观通宝
崇宁、大观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大观年间(1102-1110年)铸遭的年号钱。宋钱的书法艺术和铸造工艺在宋徽宗时期达到了登封的地步。
徽宗人如其名,“四牡即佶”是取其壮健肥硕之意。这个体硕肠肥的昏君,在治国大略上十分无能,终成亡国之君。但你却不得不承认,在书画艺术方面,他却拥有卓越的天赋,发展了唐人薛稷瘦硬之书风,独创了自成一体的“瘦金书”。
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钱文为徽宗亲书,笔式劲逸,顿挫有节,书法用笔劲瘦,外漏锋芒,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如此美妙的书法入钱文,再加上精湛的铸造工艺,令人观后不由得感叹:风流天子书崇观,铁画银钩字字端。
咸丰通宝
咸丰通宝是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年)所铸平钱。因政治腐败,经济危困,铸行未久即收到各种重宝、元宝大钱冲击,通宝钱遂严重贬值,故制作简陋,形制混杂;全国27局所铸的小平钱,铜质、大小及文字各不相同,粗略者多而精良者罕见。
咸丰时的钱文书法,一改明清以来呆滞生涩的匠人味道,出现了工整秀丽,多彩多姿的局面。各铸钱局钱文多由钦派大臣善书者或当时的名书法家所书,充分体现出清晚期书法艺术的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