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104|回复: 0

战国时期置相他国和兼相数国现象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2-27 22: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时期的宰相制度有两个突出特色,其一是甲国可以让自己中意的人选担任乙国的宰相,其二是一人可以身兼数国宰相之职。本文旨在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一、置相他国

甲国可以让自己中意的人选担任乙国的宰相。这个中意的人选可以是甲国的大臣,也可以是乙国中亲甲国的大臣。
根据置相原因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进一步巩固两国的友好关系

1.典型事例:楚怀王置相于秦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欢……楚王问于范蜎曰:“寡人欲置相于秦,孰可?”对曰:“臣不足以识之。”楚王曰:“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对曰:“不可……然则王若欲置相于秦,则莫若向寿者可……”于是(楚王)使使请秦相向寿于秦。秦卒相向寿。
秦昭襄王母宣太后是楚人,所以秦昭襄王继位伊始(前307年),秦、楚关系迅速进入蜜月期。秦昭襄王二年(前305年)迎娶楚女为王后(见《六国表》)。楚怀王为了进一步巩固秦、楚关系,要在秦国扶植一个亲楚的宰相,最终选中了向寿。史载向寿是“宣太后外族也”,即向寿和宣太后一样都是楚人,这也是他能最终被楚王选中的原因之一。向寿相秦次年(前304年),秦国还归还给楚国上庸地区(见《秦本纪》)。
(二)两个国家结成联盟

1.典型事例:秦王让燕国任命张唐为相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秦使张唐往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
此事背景是秦相吕不韦为了扩张自己在河间的封地,派秦国大臣张唐担任燕相。燕太子丹入秦为质,张唐某种意义上也是秦国派到燕国的人质。张唐在秦昭襄王晚年曾统军作战,立有战功,此时在秦的官爵肯定不低,一位秦国重臣到燕为相,一方面相当于人质,另一方面能在内政外交方面影响燕国决策,可谓一举两得。
2.其他事例
(1)齐国孟尝君到秦为相
《史记·六国年表·齐表》载,秦昭王六年,秦与齐共伐楚;七年,秦昭王派其弟泾阳君入齐为质;八年,泾阳君归秦,孟尝君入相秦。出土秦国文物“八年相邦薛君豆”(《铭像》19908,图 1-1-87)铭文也记载了孟尝君相齐之事。因孟尝君封地在薛,故称为“薛君”。
孟尝君以齐国重臣而相秦,显然是秦、齐结为同盟的结果,并非《史记》所说是秦昭王因为听说孟尝君贤能而要延请他为相。秦、齐联盟的三年间,秦国对楚国进行了持续大规模进攻,夺取了大片土地,最终还扣押了楚怀王。
(2)犀首以魏国大臣相韩,同时田文以齐国相邦之子相魏
《战国策·魏策二》:犀首许诺,于是东见田婴,与之约结,召文子而相之魏,身相于韩。
在犀首的协调下,齐国相邦田婴之子田文相魏,然后自己担任韩相,这意味齐、魏、韩形成联盟。
(三)战胜国为了控制战败国

1.典型事例:赵国让燕国任命将渠为相
《史记·燕世家》: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燕将渠以处和。赵听将渠,解燕围。
燕王喜打算大规模进攻赵国前,大夫将渠曾加以劝谏。所以燕国被赵国打败后,赵国要求燕国以将渠为相。可以想见,将渠主持燕国朝政期间,燕国基本不会与赵国为敌,外交方面也会倒向赵国。
2.其他事例
(1)齐国以桥为宋相
《战国纵横家书·苏秦使韩山献书燕王章》:(齐王)且告奉阳君(寡人已经)相于宋,与宋通关。
这是齐湣王在赵、魏等国施压下,结束了又一次对宋国的大规模进攻,但为了控制宋国,让宋国以桥为相。这个桥或者是齐国的亲宋派大臣,或者是宋国的亲齐派大臣。
(四)用献地的方式资助某人为他国之相,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1.典型事例:韩国献地资助犀首相魏
《战国策·魏策一》:魏王将相张仪,犀受弗利,故令人谓韩公叔曰:“张仪以合秦、魏矣。其言曰:‘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韩氏必亡。’且魏所以贵张子者,欲得地,则韩之南阳举矣。子盍少委焉,以为衍功,则秦、魏之交可废矣。如此,则魏必图秦而弃仪,收韩而相衍。”公叔以为信,因而委之,犀首以为功,果相魏。
如果张仪以秦国大臣身份相魏,自然意味着秦、魏联合,两国联合的目的是攻韩。魏国大臣犀首是亲韩派,所以让人游说韩国宗室重臣公叔,最终公叔听从犀首建议,通过犀首献地给魏国,换取魏国任命犀首为相。犀首任魏相也意味着韩、魏联合,韩国免于遭受了秦、魏的进攻。
2.其他事例
(1)策士建议赵国以地资周最相魏
魏因富丁且合于秦,赵恐,请效地于魏而听薛公。教子咳谓李兑曰:“赵畏横之合也,故欲效地于魏而听薛公。公不如令主父以地资周最,而请相之于魏。周最以天下辱秦者也,今相魏,魏、秦必虚矣……”
赵国不想让魏、秦联合,所以策士向赵国建议,以地资周最相魏。周最当时在齐为官,曾“以天下辱秦”,他相魏,则齐、魏的反秦联盟会继续维系下去。
<hr/>附论1:虽然置相他国意味着两国结盟,但在朝秦暮楚的战国时代,联盟关系并不能维系太久,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两国很可能在短时间内由友邦变成敌国,而彼时,甲国中意的大臣可能仍在担任乙国宰相,如:
《战国策·秦策二》:甘茂约秦、魏而攻楚。楚之相秦者屈蓋,为楚和于秦,秦启关而听楚使。
当时楚国大臣屈蓋(疑即丹阳之战的楚军主将屈丐)担任秦相,而秦国大臣甘茂已经约秦、魏共攻楚。如果秦、魏真的攻楚,屈蓋是否会被罢免,尚不得而知。
附论2:一般来说,甲国在乙国所置之相要尽量为甲国争取利益,但总会有特殊情况,比如:
《史记·穰侯列传》: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赵王)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冉为秦相。
当年是赵武灵王派人从燕国护送秦昭襄王归国继位,所以秦昭襄王继位初期,与赵国关系一直不错,至少从秦昭襄王七年(前300年),赵人金投已经在秦为相。楼缓为秦相时(前298年-前295年),未能让赵王满意,于是赵王改支持秦国亲赵派大臣、秦王的舅舅魏冉为秦相。赵惠文王十八年,魏冉一度担任赵相。(参见秦昭襄王年间宰相考)
二、兼相数国

《史记》称“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犀首“尝佩五国之相印,为约长”,这可能是策士夸饰之词,尚无确证,不过,战国时期确实存在一人兼相两国的情况,虽无文献的直接记载,但有充分的间接证据。   
(一)乐毅兼相燕、赵

《战国策·魏策一》:谓起贾曰……燕、赵共相,二国为一,兵全以临齐,则秦不能与燕、赵争。
这是五国合纵伐齐前夕,齐国使者游说秦国御史起贾的话。《史记》说合纵伐齐时,乐毅是以燕国上将军兼任赵国相邦,杨宽《辑证》据此认为乐毅应是兼相燕、赵。此说基本可以信从。
(二)张仪并相秦、魏与昭献并相楚、韩的谋划

《战国策·魏策一》:张仪欲并相秦、魏。故谓魏王曰:“仪请以秦攻三川,王以其间约南阳,韩氏亡。”史厌谓赵献(当作“昭献”)曰:“公何不以楚佐仪求相之于魏,韩恐亡,必南走楚。仪兼相秦、魏,则公亦必并相楚、韩也。”
昭献是楚国亲韩派大臣,《韩策一》载其曾担任韩相。昭献是否曾并相楚、韩,不得而知,而张仪是极有可能并相秦、魏。《史记》载秦惠文王后元三年至八年(前322年—前317年)张仪相魏, 出土文物有“王四年相邦张仪戟”(见《西汉南越王墓》发掘报告),此纪年只能是秦惠文王后元四年。张仪在魏时,未必一直担任魏相,那几年秦、魏关系也时好时坏,所以只能说秦惠文王后元四年张仪并相秦、魏的可能性较大。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人看来,兼相两国是很正常的事
(三)周最兼相韩、魏的谋划

《战国策·东周策》: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将以观秦之应赵、宋,败三国。三国不败,将兴赵、宋合于东方以孤秦。亦将观韩、魏之于秦也,不固,则将与宋败三国;则卖赵、宋于三国。公何不令人谓韩、魏之王曰:‘欲秦、赵之相卖乎?何不合周最兼相,视之不可离,则秦、赵必相卖以合于王也。’”
此文的背景是公元前298年—前296年齐、魏、韩三国攻秦。赵国主父派大臣仇赫出任宋国相邦,巩固赵、宋联盟,同时提升赵国在战争双方心目中的分量——一旦取得赵国支持,将附带取得宋国的支持。三国攻秦战争打响后,赵国一直在观望,赵国大臣富丁主张赵国加入齐、魏、韩联盟,大臣楼缓主张支持秦国。
周最是周室公子,当时在齐为官,深受齐王和齐相孟尝君的器重。周最与魏国关系也很好,后来还担任魏相。策士根据当时的形势为周最献策:派人游说韩王、魏王,让周最兼任两国相邦,这样齐、魏、韩三国联盟将更加巩固,到时候秦、赵将互相出卖对方以讨好韩、魏,以免于遭到齐、魏、韩联盟的攻击。
周最兼相韩、魏的谋划最终是否实现,不得而知。合纵攻秦最终取得胜利,而且《秦本纪》记载赵国后来也加入了齐、魏、韩一方。
(四)吕礼并相齐、秦的谋划

《战国策·秦策三》:薛公为魏谓魏冉曰:“文闻秦王欲以吕礼收齐,以济天下【济,停止。意为让魏、赵、燕等国停止攻齐】,君必轻矣。齐、秦相聚以临三晋,礼必并相之,是君收齐以重吕礼也。齐免于天下之兵,其雠君必深【指魏、赵会因此怨恨魏冉】。君不如劝秦王令弊邑卒攻齐之事。齐破,文请以所得封君。齐破晋强,秦王畏晋之强也,必重君以取晋;齐胜晋弊【原文“齐予晋弊邑”有误、衍字,“胜”系笔者所改】,而不能支秦,晋必重君以事秦。是君破齐以为功,操晋以为重也。破齐定封,而秦、晋皆重君;若齐不破,吕礼复用,子必大穷矣。
此篇的背景是魏、赵、燕等国策划合纵攻齐,齐国试图与秦国结盟,秦国貌似已经答应,并打算派吕礼到齐国任职,很可能是担任齐国宰相。吕礼曾以秦国大臣身份出任齐相,所以这里孟尝君对魏冉说如果“吕礼复用”,秦王出于提升秦、齐联盟权重的考量,极可能让吕礼并相齐、秦。
从事情的结果看,吕礼没有再次相齐,也没有并相齐、秦,因为秦国最终加入了合纵攻齐的行列,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大破齐军于济水之西。
<hr/>关于记载苏秦“并相六国”的《史记》《战国策》诸篇内容,学者们已经考证其为拟托虚构之辞,且时间年代和人物关系皆错乱,其他史料中,只记载苏秦曾在燕、齐当过宰相,且未必是兼相两国。
犀首“尝佩五国之相印”也仅见于《史记》的一处记载,且太史公语焉不详,这句话可以解释为犀首曾担任过多个国家的宰相,也可以解释为犀首曾同时担任多个国家的宰相。根据现有文献记载,犀首先后担任过秦、魏、韩三国宰相。
三、“摈相”说辨误

一些学者认为兼相多国的“相”是“摈相”,此说大误。



《秦汉官制史稿》





《春秋战国史丛考·张仪史事考》

此说唯一的旁证是,《左传》定公十年,“公会齐侯于夹谷,孔丘相”,杜预注:“相,会仪也。”段玉裁《说文》注:
周禮司儀注曰。出接賓曰擯。聘禮。卿為上擯。大夫為承擯。士為紹擯。注曰。擯謂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也。
这种外交礼仪场合的“相”显然只是卿、大夫、士这些有官爵的人临时充当,并非常设职位。按《周礼》所说的待遇,是别国之君来聘问,本国要派遣卿作为“上摈”出门迎接,大夫、士也都要参与其中。迎客礼中级别最高的叫“九摈”,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国设“九宾”(通“九摈”)迎接蔺相如。据《史记·孔子世家》,定公十年夹谷之会时,孔子的职位是大司寇,在外交场合临时充当摈相;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即孔子开始代理宰相的职责。
至于“专司外交大臣”云云,都是猜测。负责外交的官员是“行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官职名称没有变化,甘茂就曾担任齐国“行人”(《战国策·楚策二》)。出土文物有“八年相邦薛公、丞相殳漆豆”,其铭文中孟尝君担任的就是秦国相邦,不是什么摈相。
“摈相说”的支持者之所以不肯相信“兼相”的“相”就是宰相,大概是他们习惯了后世的国家理念,特别是民族国家产生后的国家理念,从直觉和感情上无法理解战国时代那种特殊的政治现象。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