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92|回复: 0

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现代性分析(英 1938-)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1 16: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现代性分析(英 1938-)
一、吉登斯思想的对象和源泉
吉登斯的主要贡献存在于两大方面:对西方社会思想界各种学派的批评性总结;对现代性社会的创造性论述。
1、作为吉登斯批判的对象的几股思潮:
最集中批判的是实证主义、功能主义和进化论
(1)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人具有反思性、因果法则不可能具有像自然科学中那样的解释力。即使在自然科学当中,观察、解释与理论的立场之间也有着必然相关的。
(2)对功能主义的批判:社会再生产不能通过诉诸自存系统的“需要”完成自我解释。所有的再生产都具有或然性或历史性,并最终落实到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者的实践中。社会学应该关注行动者本身和他们的行事理由。另一方面,行动者的认知能力又始终是有所限制的,要考虑到行动的未被认识到的条件和行动的意外后果。避免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解释。
(3)对进化论的批判:历史进化论存在着四大危险:
<1>单线压缩:将广义进化压缩为狭义进化。
<2>对应压缩:想象在社会进化各个阶段与个体人格各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种对应的关系。批判那种“社会越是复杂,对情感的压抑也就越强”,反对社会组织的复杂程度反映在人格发展的复杂程度上的假设。
<3>规范错觉:将那些优势力量等同于进化等级中道德上的优越性。
<4>时间歪曲:将“历史”与“历史性”混为一谈。

2、丰富多彩的思想库
现代语言学、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学、戈夫曼的符号互动论、自我心理学与精神分析、解释学、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当代时间地理学和城市区位地理学、福柯(监控在现代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海德格尔(时间的本体性地位;向死而生;对时间空间的系统的历史分析;对意义的追求——死亡)。

3、社会理论的批判取向
(1)对社会学这一学科的考察
吉登斯认为,社会学知识表面上看来缺乏积累性、范式化程度较低,但绝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说社会学不成熟,不如自然科学更“科学”。对此,我们可以沿着一下思路展开考察:
<1>在社会学中,理论不是严格受事实决定的
<2>专家知识和常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高度互渗的
<3>理论知识存在“自证预言”或“自我否定预言”的效应。
总之,社会学的职责是促进自我启蒙。
(2)社会理论的批判欲求
社会理论之所以具有批判的欲求,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它的经验意涵。结构化理论是一种批判理论,但不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那种自设前提色彩浓重的批判理论。存在四种批判,其预设前提的色彩是不断加重的:
<1>知识的批判,内在于所有知识发展过程中的集体参与性;
<2>实践的批判,社会科学的双重解释性所造成的常人与专家之间的双向启迪、批判;
<3>意识形态的批判,对社会科学的结论在社会生活中实际发挥的权力作用有清醒认识;
<4>道德的批判,社会学家可以对现状做出带有伦理意义的判断。
(3)社会学想象力的三重形式:
<1>历史学视野,通过历史的回想,可以在观念上重构失去的世界,从而对现代世界保持一种批判的目光;
<2>人类学的洞见,在地理、文化的多样性面前,我们会摆脱社会进化理论带来的优越感,重新发现自身的局限和其他也许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大肆扩张之下趋于灭绝的社会生活与思考方法的内在魅力。
<3>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之下,对未来丰富可能性的乐观向往,即“乌托邦现实主义”。
二、吉登斯思想的基本态度
1、研究工作的自我定位
(1)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社会是如何变迁的
——现代社会的变迁有什么特殊性
——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认识现代社会的变迁
(2)对研究工作的基本认识
<1>在理论的基本分析层次方面,社会理论目前在本体论意义上挖掘的深度不够,未能很好融合当代哲学的最新进展,从而不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实践的本质
<2>在理论的建设方针方面,提倡理论的多元取向,破除正统共识,汲取各种新视角。
<3>在理论具体分析对象的北京方面,必须仅仅围绕现代性及其分裂、扩大的宏大过程,把握现代社会的变迁。
<4>在理论的自身旨趣方面,探讨“双重解释学”的问题。即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包含两套意义框架,一是由普通行动者构成的充满意义的社会世界;二是,由社会科学家创造出的元语言。
在高度现代性的民主社会中,在个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之下,如何坚持并发展一种批判性社会理论的关照角度,是他全部理论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社会理论立意:致力于创造一种社会科学的新思路,而非提出崭新法则;社会科学的抱负绝非在于建立法则,而是解释性的,作用在于促进自我批判和自我解放;
社会学与社会理论不同:社会理论涵盖了各门社会科学都共同关注的论题,探讨的是人的行动与行动中的自我;研究应如何把握互动及其与制度的关系,并努力把握社会研究的实践意涵;
2、对社会学发展的反思
对于整个20世纪社会学的发展,吉登斯的基本态度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所谓“正统共识”,包含了功能主义、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三大预设取向。虽然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但至今为止,没有一种新的理论视角能够突破重围。
(1)社会学史上存在一下四项“不言自明”的预设:
<1>自然主义取向
<2>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在大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面对诸多社会问题而兴起的保守思潮。
<3>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霍布斯式的“秩序问题”——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其背后的预设是社会是自存的整体(实体观)
<4>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的基础是以共识为基础的秩序,冲突是异常状态。
吉登斯为自己设定的任务是,破除这思想虚设,重新思考社会学史。并捍卫理论的多元主义。
(2)20世纪下半叶的理论新取向:
<1>强调人的行为的主动性和反思性
<2>重视语言和认知能力在社会生活的阐明过程中的作用。
<3>不仅之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也认识到,即使是自然科学本身,纯粹的经验主义哲学的地位也受到了挑战。
3、理论的总体旨趣(结构化理论的整体品格★)
(1)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关系的看法
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家应对哲学论题保持敏锐的关注,但并不等于陷入纯思辨的探求而不能自拔;社会理论首先应该阐明社会生活的具体过程;同时展开与互相借鉴经验性的社会研究与形而上层次上的哲学讨论;应该更加关注社会生活中更具“本体性”的特征,重新构造有关人的存在与行为、社会的再生产与转型的概念;
(2)本体可塑性
结构化理论不带有任何普遍化的“需要”或功能主义式的目的论,没有进化理论的那种普遍的演进图式。“系统的体系”是他有意避免的。强调社会实践的或然性、行动者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为权益性。
(3)社会分析的两种形式:
制度分析:暂时悬置行动者的技能与自觉意识,集中考察作为反复不断地再生产出来的规则与资源的制度;
策略性行动分析:暂时悬置对社会层面上不断再生产出来的制度的分析,集中考察行动者是如何反思性的监控自身的行为,如何利用规则与资源构成互动。
(3)反对二元对立,提倡结构二重性
结构化理论的基础是要将二元论改造为二重性,即在社会学在研究中,注重协调考虑人的能动作用与结构的要求;
(4)对于折衷主义的批评
吉登斯建构概念的思路是启发性的概念框架,而非试图描述世界的本质或对其进行因果解释,而是激发思路,提供新视角。
4、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九条四类:
(1)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1>社会不是一个预先给定的客观现实,而是由社会成员的行动创造的。
<2>创造社会的行动必然需要表现出专门的技能
(2)人类行动的限制
<1>行动者不能自由地选择如何创造社会,而是受限于他们无法选择的历史位置的约束。
<2>结构具有制约和促成(提供资源)人类行动的双重能力。社会学考察的焦点就是结构化。通过行动构成结构,而行动又被结构性地构成的过程。
<3>人的行动或结构都包括三个层面:意义、规范、权力
(3)社会学方法论
<1>社会学家不可避免地基于自己的经验来理解社会生活,其实也应该支持这一必要性。
<2>社会学家必须让自身“沉浸”在他们所分析的情境中去。
(4)社会学概念的形成
<1>概念形成包括双重解释学,社会学家必须警惕:当他们自己的概念开始运用于日常生活时,不要就降低了概念的精确性。
<2>社会学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的元语言重新描绘社会场景,验证社会是人类行动的产物这一原则。
三、结构化理论
1、结构化理论的目的
(1)破除“二元对立”,以结构二重性代替二元论
(破除蕴含在解释学、功能主义、结构主义、进化论等思潮中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整体论与个体论、决定论与唯意志论之间的对立,用结构二重性代替二元论。)
(2)结构二重性:指的是结构既作为自身反复不断地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又是这种行为的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产。
这个概念是作为对长期以来流行的二元论的批驳提出的,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标志性观念。在此结构二重性的关照下,社会理论的任务便成了考察行动如何在日常的环境条件下被结构化,同时行动又是如何通过本身的作用将这种结构化的特征不断地再生产出来。
2、行动理论——反思性的行动“流”(行动的连续性和反思性)
(1)行动和行动者——吉登斯分析的起点:
行动与行动者都带有很明确的能动作用意涵,强调社会行动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技能和资格能力,以及对行动过程的反思性调控;
(2)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结构主义的行动观无视人的转化能力,解释社会学孤立地谈人的理性、动机、意图,不能结合行动的背景框架凸显行动的“流”。因此社会学研究的主要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理解学),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结构主义),而是在时空维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
    吉登斯在强调实践的连续性(流)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反思性,这两个方面并不矛盾。
(2)行动包含的三个过程:
<1>行动的反思性监控:行动者的活动流中,体现出来的人的行为的目的性或意图性。反思性监控以动态的理性化过程为基础的。
<2>动态的理性化过程:具有资格能力的行动者,在行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通晓”行为根据的能力。当被问及时,能够不太困难的提供自身活动的理由。能够不假思索地在行动的过程中“从心欲而不越矩”。
<3>行动的动机激发过程,潜在于行动之中的、促使行动发生的,提供动力的过程。
这三种过程复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的有意图的行动。
(3)行动“流”图式:
人的意图行动完全可能产生预期之外的意外后果。而这些非预期的后果又会反过来构成下一步行动的未被认识到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行动“流”图式。

(4)意义:
破除了各种解释社会学单纯通过人的意图、理性、动机来解释行动的做法;在功能主义诉诸系统的功能需要之外,找到了一条立足于行动者自身的新途径。
3、例行化的日常生活
(1)意识的三个层面
吉登斯将意识分为三个层面,即无意识、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植根在实践意识中,绝大多数的反思性监控也发生在实践意识的层面上。区分为两个方面:缄默状态下的对社会活动的监控,即“心照不宣”;给行动予以话语形式的认定,即“明说”。
反思性监控向话语意识“上升”的“瞬间”基本上是出自对外界挑战的回应,并将其成为紧要关头或紧要情境。
(2)例行化的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纷繁芜杂,但是除了突发性或特殊性事件之外,更多的是熟视无睹的惯常经验;通过这一经验,人们以一种不言而喻的方式体验着日常生活,即一种例行化日常生活;即使是在充斥着新鲜的现代生活,由于各种制度对人的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反而更加统一的安排在部位人所觉察的严密秩序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例行化了。
例行活动的顺利实现,不仅对社会实践的再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制度化形式的构成至关重要,而且对行动者构成、维持其健全的人格机制,维护自我认同起着显著的作用。
(3)本体性安全
在例行化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无需明确地以话语形式来思考乃至表述自己的的动机,即对自我认同和周围环境的稳定性抱持基本信任,这种例行化状态符合人类的某种原始的生存需要,即本体性安全。以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日为代表的现代生活,是典型的例行化生活。
4、社会互动的各个维度
(1)在结构化理论中,社会互动包括三个要素:意义、规范和权力。行动相应的同时具有沟通、规范、转化三种特征。吉登斯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图式:
互动      沟通………权力………约制
(中介)    理解………机构………规范
结构      意义………支配………合法化
首先,在互动中,行动者彼此交流意义,通过意义框架来实现沟通,在结构的层面上可以通过语义的规则分析其中的意义;其次,行动者的日常互动无不体现出权力的作用,并以各种机构为中介来保证获得特定的后果,在结构层面上体现为支配机制;最后,以规范为媒介,行动者在互动中彼此施加一定的约束,而这些规范在结构层面上体现为具有道德意涵的强制性规则,从而通过合法化的过程成为合法化象征。结构化理论希望通过三重图式的分析,强调所有社会实践同时蕴含这样的三种因素。
(2)结构化的中介,是主体在互动的过程之中创造或提炼出来的结构性产物,同时又称为互动系统的结构性要素再生产的条件和中介。结构性产物就是一系列的规则和资源。
规则:实践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条件与中介,可资利用的建构性因素。
资源: 配置性资源(权力实施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资源,源泉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支配)。
权威性资源(权力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非物质性资源,源泉是一些人相对于另一些人的支配地位。)
5、系统、结构与制度
社会系统是由通过时空再生产出来的行动者或集合体之间的各种关系构成的。
结构是循环反复地卷入社会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要素,包括各种规则和资源。正是由于结构的存在,时间与空间得以与社会系统结合在一起;
系统是被规则和资源“结构起来了”的模式化社会关系形式。系统本身并不是结构,但具有结构。
制度:深入而持久地嵌入到时间与空间,并通过规则与资源建构社会系统的持续性的时间活动。
在不同的背景下,行动者参与互动所侧重的模态也各不相同,以至于再生产出来的制度也将呈现特定的特征。
结构
理论
制度
意义-支配-合法化
符号理论
符号秩序/话语形态
权威性支配-意义-合法化
权威资源论
政治制度
配置性支配-意义-合法化
配置资源论
经济制度
合法化-支配-意义
强制规则论
法律制度/约束模式
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和结构性原则,以及作为社会互动连接方式的社会系统,可视作吉登斯后期的努力与突破,而在社会系统的分析中,时空性分析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6、吉登斯的时空观
(1)时间性
结构化理论中的时间性有三个维度:结构化理论中的每一个时点都是三重时间的综合体现,各自反映了社会互动的或然性(权宜性)特征的不同方面:
<1>社会行动者(带有权宜性)完成的互动的即时环节
<2>作为有生命的人类有机体的存在,这是一种注定通向死亡的带有反思性的存在,即所谓的“向死而生”
<3>世代之间的制度长时段生产,这是系统组织过程当中结构性原则的转化——中介关系的或然性反映。
(2)空间视角:借鉴时间地理学的成功,引入区域化、场所、定位概念:
——地点(place)和场所(locale);地点的意涵只是纯粹的物质环境空间,而场所是一种特定的物质区域,是互动背景的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边界。
——区域化: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场所之间或之内存在的一些区域,它们在时间或/和空间上产生相对固定的分化,“指引”人们在一种比较熟悉的氛围之下进行自己的日常生活,而无需随时考虑在具体场所和互动过程中,要采取何种行动;
——在场与不在场:在每一个具体发生互动过程的场所中,在场与不在场都是一对对立共存的时空关系。最初、最常见的互动状态是面对面的互动,即行动者身体在场的互动,但随着传媒沟通手段的变化,出现了许多不在场的互动。但这种不在场的互动,可以达到在场互动一样的效果,即给人一种在场可得性的感觉。
——在场可得性:在具体社会情境中,彼此发生互动的行动者,他们在怎样的可能程度上,以怎样的具体形式,实现共同在场,从而实现完成有意义沟通的互动。
——时空延伸:社会系统以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为基础,而在时空向度上延展开的过程。
7、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系统的整合
所谓整合,并不简单地等于“聚合”或“共识”,而是实际互动的“交互性”。社会整合指的是体现在面对面互动当中的系统性,是社会组织过程中,时空在场的体现。系统整合指的是体现在集合体关系中的系统性,以社会整合为前提,但不能必然地从社会整合的机制中推演出系统整合的支配机制来。
(2)社会变迁的分析
<1>历史性观念的提出
人类社会的变迁历史并不是按照进化的既定“模式”逐步展开的。人类对自身历史具有反思性,为此提出了“历史性”。所谓“历史性”,是一种关于什么是历史的特定观点,意味着运用关于历史的知识去改变历史自身。人类正是通过将历史确立为不断进步的变迁,并在认知上利用这种对历史的确定认识来进一步促进变迁。
<2>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与特征
在批判功能主义和进化论的基础上,生成了自己的观点
——主要概念:
情节片段:具有可指明的开端、事件趋势与后果的变化序列,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剥离其确定的情境,加以抽象的比较。
情节片段特征化:进行社会类型分析时,出于比较的目的,标识出制度变化的形式。
时空边界:不同结构类型的社会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可以是冲突性的,也可以是共生性的。
世界时间:足以影响情节片断性质的历史趋势,反映出关于历史先例的理解,对情节特征的描述所产生的效应。
跨社会系统:跨越各个社会或社会总体之间既有分界线的社会系统,包括一些不同社会的聚合现象。
冲突:行动者之间利益的分离或公开的斗争。
矛盾:社会系统结构性原则之间的对立或脱节。
结构性原则:一个社会的总体制度安排所蕴含的因素。
——社会变迁过程与特点:
社会生活由一系列行为和事件构成,它们都各自有特定的开端、过程与结果。这些行为和事件都是由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者权宜性地完成的,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带有偶然性,所以,由这些行为和事件一点点构建而成的社会过程也就最终体现为具有迸发色彩的社会变迁。
    这种类似于情节片段的社会变迁,如果在程度和规模上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就会对社会的机构性原则产生较大的影响,足以改变整个社会及其各种制度的组织形式。这样的变化始终伴随着跨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当诸如此类的变化影响到时空边界的状况时,便标志着“具有历史意义”的世界时间的到来。而在这些过程中,始终融合着人类行为主体的反思性。这就是吉登斯眼里的“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
<3>社会类型的划分★
在排除了进化意味的前提下,吉登斯划分了在不同时代存在过的社会类型,它们主要包括:部落社会、阶级分化社会、阶级社会。
——部落社会:包括从始狩猎和采集经济活动的人类群体,以及定居下来的人类社区(一般以农业为主)。这类社会的特点是以口述文化、亲族关系为主,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尚未明确分离,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融合在一起。
——阶级分化社会:包括各类城邦国家、古代帝国和封建社会,居于支配性地位的结构性原则由传统和亲族关系,变为城乡对立,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渐趋分化,其前提条件是城乡的分化。但这些变化只是初步的,城乡之间还存有相当的共生关系,传统和亲族关系的作用仍然根深蒂固,国家的权力还不能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阶级社会: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典型代表,日益扩展的“人工环境”逐步取代了旧式的城乡对立格局,成为新的主导结构性原则。政治与经济制度明显分离,时空延伸程度也大大扩展,现代民族国家便是诸多因素的综合产物。
四、吉登斯的现代性分析
(07年、10年考题,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并作简要评述)
在结构化理论的基础上,吉登斯以民族国家的兴起为中州,集中探讨了西欧现代性的形成,而他分析的总体途径,就是结合权力的生成,考察社会系统之中的时空关联。
1、资本主义社会的时空形成
(1)将资本主义乃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具有全球意涵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在西方的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共同作用之下,历史发生“断裂”的结果;
(2)从前资本主义到资本主义,居于主导地位的资源类型由权威性资源转化为配置性资源;(3)将海德格尔的时空观和马克思的劳动—时间关系相结合进行分析资本主义的形成: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产品的商品化和劳动的商品化即时间的商品化。
钟点时间的出现具有深远意义:时间开始成为标准度量的、脱离了具体地点和场景的“空洞化”了的东西。
(4)在空间方面,工场取代了家庭,空间上的集中强调并促进了纪律协作,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得以推行,监控获得了新的形式;这一监控虽然是间接的,但是却更为深入。

<1>时间的商品化: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里,国家或其他的统治形态的介入,无论多么强大,时间都不具有产品化的性质。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时间被商品化了。它开始成为一种衡量工作的尺度,构造了社会劳动分工,限定了人们与物质环境关联方式的结构,不少社会冲突的核心是时间,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什么也不是,充其量不过是时间的躯体。”
<2>空间的商品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城市昔日的权力存储器地位已经淡化,而完全以人工环境这种日常生活的特殊形式凸现出来。

2、高度现代性的总体特征
吉登斯认为,过去对现代性的分析总是集中在文化和认识论方面,其实,对现代性的分析首先应该在制度上分析。
(1)现代性的界定及其态度
吉登斯从社会发展的“非连续性”立场出发,将现代性定义为,17世纪以来出现在欧洲的那种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并且以欧洲为源地,自那时以来不断地向全世界蔓延。吉登斯承认我们身处激烈变动的现代社会,已经可以察觉到许多“后现代”的轮廓,但仍然坚持认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现代性本身,而不要设摊什么“后现代”。我们只不过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现代性高度发达的“现代晚期”。在这个时代里,现代性的各种后果在广度(全球化的普及)和深度(深入私密的日常生活)上都大大增强了。
(2)经典三大家对现代性认识的不足:吉登斯认为,经典三大家有些思想妨碍了我们对现代性作全面的制度分析。
——现代性的源起和发展动力在制度层面上是多维度的。而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只是分别注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资本主义理性化和劳动分工。应该把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尤其不能忽视军事方面“战争工业化”、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
——经典思想预设有某中界限明确的“社会系统”的存在,这实际上是以民族国家的出现为前提的,但经典思想未能明确的分析这种历史特性。应该从“社会秩序如何可能”转向“考察社会系统如何在时间—空间延伸中得以构成。
——经典思想未能充分理解社会学知识和现代性各项制度特征实际走向之间的相互影响。
基于上述清理,吉登斯在新的认识下,提出现代性发展的三大动力机制。
(3)现代性发展的三大动力机制(时空延伸、脱离、反思性增长)
——时空的分离及其不断的重新组合,以及社会生活的精确的时空“分区”。
这种区分并非单线的发展,而具有双向的效应,反过来使社会更加密切组合在一起。新的时空理念使得人们前所未有的拥有了历史性的情怀,明确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社会生活定位在一种线性的历史之中。
——与时空的分离直接相关的是社会系统逐渐脱离的过程。
两种脱离机制促进了现代社会制度的发展,一是象征符号,即超越具体个人或群体的普遍化交换媒介,如货币、语言和权力;二是专家系统,即手艺或专门技能的系统,构成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主体。
——知识对个人和群体的行动产生持续的影响,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反思性调整。现代性突出地表现出全面的反思性。
以往所谓的现代性意味着理性的兴盛,科学知识的增长意味着确定性的增长有虚设的一面。具有高度反思性的现代性社会中社会科学及其考察对象之间的交互影响作用在实质上大大增强,同时被人们认识的程度也越来越凸显,现代性观念本身就具有十足的社会学属性。
3、现代性制度的多维分析
(1)现代性制度的四个维度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在制度层面上应该是多维的,他的现代性制度丛包括以下四个维度:
<1>资本主义:劳动和产品竞争之下的资本积累
<2>工业主义:主要是自然界的转化;“人造环境”的发展
<3>军事社会:以战争的工业化为背景的对暴力手段的控制
<4>监控:信息控制和社会管理
前述所谓三大动力机制促进了历史的转化,即这些制度维度的凸显和深化;反过来又受这些维度的影响;在全球化视角下,上述四个维度转化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系统、国际性劳动分工、世界军事秩序和民族国家系统。
(2)全球化视角下的制度维度的转化
全球化:局部性的和远距离的社会事件与组织形式彼此之间的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的过程。
制度维度的转化:在全球化的视角下,上文所述的四个维度分别转变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系统、国际性劳动分工、世界军事秩序、民族国家系统。
(3)风险与信任
<1>风险:人们在自觉把握行动的前提下,对未来的不测情况有清醒的估计,并据此作出抉择。
风险社会: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或后现代状态,对当代资本主义体系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使它具有极度的不确定性和高度的风险性。当代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成为一个“风险社会”或进入“风险时代”。两项根本的转变促成了它的到来,自然界的终结和传统的终结。传统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得到控制,而新的风险往往是我们自己今天行动的结果。于是,这就是吉登斯最喜欢谈论的话题——“反身性”,即在社会中,我们根据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行事,我们的行动决定着结果,从而缔造现实的世界。这种反身性在这个传统终结的时代愈发明显。
<2>信任:吉登斯认为在高度现代性的社会里,信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持续的状态,是指在面对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时,对自己无所知晓的运作规则有充分的信任,确信这些规则本身是正确的,可以依赖的,所需要确定的只是运作规则是否符合规则。
用人格信任(熟人等)和系统信任(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概括了信任的结构问题。系统信任实际上是对科学的信任、对文凭的信任、对专家评议的信任。现在没有不被科学和技术渗透、不被专家主导和组织的“世外桃源”。我们的世界彻底被各种系统组织起来(货币、科学、技术、语言等),我们不相信这个系统就无法生存。
(3)当面承诺和匿名承诺
当面承诺:共同在场的社会关系中体现并维持的信任关系
匿名承诺:包括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在内的抽象系统发展起来的信任。蕴含着现代制度的实质。
(4)吉登斯认为,对抽象系统的信任是时空伸延大大扩展的前提条件,是现代制度较之传统世界能够给日常生活提供更大范围内保障的条件。本体性安全的关键就是与抽象系统结合在一起的惯例,但也会使心理更加容易受到伤害。本体性安全即对自我认同和周围环境的稳定性所抱持的基本信任,根源于对个人的信任,其基础是反应和投入的交互性。而对抽象系统的信任只有冷冰冰的稳定性。
4、乌托邦的现实主义
(1)基本立场
吉登斯认为不能单纯地认为,现代性的高度发展是对日常生活世界的侵蚀,对私密关系的压制;也不能单纯地认为是非个人化的抽象系统逐步取代个人生活;这样的看法人为地将全球化与局部化对立起来。

(2)现代社会中,“个人”的性质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对个人的信任也非传统性的社区基础上的信任,而是一种反思性的计划操作,在通过日常互动而完成的展示温情与开诚的自我相互敞明中,逐步实现自我的计划和叙事;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全球化过程的影响与局部日常生活的相互渗透过程,而不只是大众传媒下控制下的被动接受;
(3)既然生活中已没有绝对的他人和自我之分,也没有人会是全能的专家,所以更要在全球化的风险前,抱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这种积极的态度是吉登斯看待高度发展的现代性状况的基本立场,认为目前的社会状况是“高度现代性”或“现代晚期”,反对“后现代性”的立场。
(2)现代性高度发展面临的四种主要风险及其对策、贯彻道路和通向目标:
极权主义力量的增长—自由言谈/民主运动—多层面的民主参与—协调的全球秩序
核冲突或大规模常规战争—和平运动—非军事化—战争的逐渐消失
生态环境的破坏或灾难—生态保护—科技人道化—以全球化为己任的现世关怀
经济增长力量的崩溃—劳工运动—超越短缺经济的经济伦理—社会化的经济组织。
上述的道路与目标之间是双向解释的关系,即发展的设想会反思性的投入到社会现实之中,各个维度也存在着相互作用。
五、小结
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社会理论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不仅以阐述系统的结构化理论著称,也凭借渗透着结构化原则方法的现代性研究成为众多论题的必引之人;不仅如此,吉登斯还对社会学经典思想进行了系统清理,对现当代诸多思潮进行了广泛的整理、吸收和批判,其现代性、全球化、第三条道路、失控的世界等对社会学理论的拓展具有标志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