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124|回复: 0

古钱形制的奠定——秦半两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2-16 17: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铸五铢钱后,半两钱遂正式废罢,从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钱(前336年)起算,到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秦半两钱的生产共延续了218年。
1:秦半两的基本形制
天圆地方


秦始皇统一币制后,“半两”钱就成了全国统一流通的法定货币。“半两”钱外圆内方,无内外廓,背平无文;篆书“半两”二字分别列于穿孔两侧,钱文凸起,据说是丞相李斯所创,布局严谨,笔划方折,雅卓刚健。
《史记平准书索隐》引《古今注》: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今见秦半两钱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无内外郭,背平素。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重达20多克的,或说即《索隐》所载的当百钱。但传世秦半两钱轻重差异很大,轻的六克多,重的在二十克以上,介乎其中的则重十几克,成色也很不一律。现存世有战国半两、秦半两、汉半两三种。一般来说小样钱径一般为2.5-2.77厘米,重12铢(我国古代规定1两为24铢)2.5-3.35克。大样为3.12-3.72厘米,重量在7g-14g左右,重量达14g以上者比较稀有。半两钱个别有外郭,背平素,面文“半两”二字。
2:战国半两与秦半两的区别
字体:战国半两为大篆,字体较狭长,笔划随意性较大,版式众多;秦代半两为李斯手书的小篆,字体方正、美观,因与两锱同为李斯所书,故而两者字体应该一致或近似。
钱形:战国半两形态不规则,可谓千姿百态,彼此之间千差万别,很少看到完全一致的钱形,穿较小,不规整,钱体较厚重;秦代半两形态比较统一,外圆内方,钱面平坦,钱体略薄。
重量:战国半两总体特点为不规范,多数较厚重,但差异很大,早期半两更甚,所以单凭重量并不可靠;因标准的秦半两形制规范,重量应该都在8克左右,故而太轻或太重者至少不能算是标准币。
3:流通范围


秦半两钱的流通范围,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州市,东北到达辽东半岛,西南进入大渡河上游,说明秦半两钱是全国通用的货币。
“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奠定“圆型方孔”的古钱币造型。“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
4:实物发掘


关于半两钱的出土事例,有大量出土报告,秦半两钱的出土主要集中在陕西、四川等地。秦发于陇西兴于陕西,在秦的旧都雍城遗址高庄秦墓,1977年,发掘清理了46座,共出土580枚半两钱,属战国晚期的1号墓中出土了15枚,其中最大的一枚直径3.2cm,重6.75g,为最早类型的钱币。四川尽管战国前期属巴蜀,但于前316年归属了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迁都于咸阳后,作为秦的中心咸阳,在咸阳遗址长安张堡,于1962年冬发现有“杜市”印的釜里装有1000枚古钱。除了有两甾钱1枚,,7贝益化钱2枚外,其余均为半两钱。以及在陕西临潼始皇陵周围的遗址中,也有大量的文物出土。至于其他地方的出土报告就很少。即使偶然发现秦半两钱的地方也与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山西省河津县在战国时称作皮氏,属魏国之地,前329年为秦所攻占。前272年,秦于河南省南阳一带,设置南阳郡。
5:收藏价值


首先半两钱币是分为两种的,其中一种是秦代使用的半两钱币,另一种是汉代使用过的半两钱币,它们流通的年代不同,就有着不同的区别。在秦国灭亡之后刘邦登基,这时进入了汉代时期,但在汉代刚刚成立的初期,各方面的制度并不完善,所以货币就继续使用秦代的半两钱,当时又正是战事比较频繁的年代,半两钱的重量就开始不断变轻,出现了许多的私铸品,后又重新铸造过两次,所以就有了汉半两和秦半两之分。在收藏市场上我们平时最常见到的还是汉半两钱,因为它在全国的地区都有出土过,所以数量相对比较多,收藏者应该区别对待某些特殊的形式的古钱币,在古代因为铸币的特殊性,人为性的原因会阴差阳错的给某些钱币带来不菲的收藏价值。如上图的异书半两钱就是如此。

参考资料
[1] 中国钱币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钱币大词典·秦汉编.中华书局.1998年
[2]  中国嘉德2019年春季拍卖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