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91|回复: 0

化解当前经济困境的措施——基于对理论的重大修正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19 12: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应对经济困境,各国政府对专家们所能想出的各种办法几乎都进行了尝试,但停滞问题依然无解,这充分表明按照现行理论框架无法解决当前经济困境。换句话说,解决当前的经济停滞首先需要理论突破。本文介绍2023年元月出版的《繁荣与停滞新解》一书,该书是作者对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修正的一次尝试,以新的分析框架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历程与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全新解读。
                                                                 一、理论框架
     本书基于传统理论的自动均衡基本假设出发,论证了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存在储蓄过剩的可能。以此为起点,将经济划分为两种状态:供给态与需求态。传统理论仅适用于供给态,而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早已进入了需求态,因此依据传统理论是无法解释当前经济现状的。分清经济的两种状态是理解各种经济现象以及合理解释经济从繁荣到停滞的关键,经济危机往往发生在需求态。
     供给态:储蓄能全部转化为投资
      需求态:存在过剩储蓄
      在供给态通过利率调节能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无论多高的产出都能找到市场销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是供给。但到了需求态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实际产出取决于需求,有多大的需求就会有多大的产出,经济的决定性因素是需求。因此,根据经济的决定性因素到底是供给还是需求把经济分为两种状态:供给态与需求态,供给态的经济与需求态的经济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这是本书分析宏观经济的起点。
      当经济处于供给态时,现行主流宏观经济理论的主张是成立的,这当然不是本书研究的重点,作者要探讨的是需求态经济的运行规律。根据需求态经济运行特征,作者将经济体系划分为生产系统与储存系统,从而将财富的流量与存量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至此,金融顺理成章进入了经济分析框架,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经济学家们的一个难题。

                                                                二、需求态经济货币现象
1、货币中性还是非中性?
      从投资者与消费者角度看货币是一种资产,无所谓中性还是非中性之说。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中性是基于总量视角(宏观视角),即:无论个体如何选择,货币对经济没有实质性影响。
      在供给态货币中性:经济处于供给态时所有的储蓄都被转化为投资,所有的货币收入都被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在这样的状态下,货币始终停留在生产系统。增加货币供应并不能改变实际产出。所有的货币收入最终都转为购买力,实际产出已达到潜在产出水平。
      在需求态货币非中性:需求态经济存在过剩储蓄,这些过剩储蓄将流入储存系统,导致储存系统资产价格上涨(房地产、股票市场等)。换言之,进入需求态后货币将不再固定在生产系统,而是流入储存系统。由于货币收入没有全部用于购买商品,生产系统将出现需求缺口,表现为通货紧缩。在此情况下向经济体系中注入货币就可能使产出增加,因为这些新增的货币可以通过增加消费或投资的形式弥补产出缺口。显然,在经济进入需求态后,通过增发货币可以改变总产出。同时,在需求态下向市场投放的货币变成人们收入后又主要流向了财富储存系统,从而使得物价稳定。因此在需求态时货币是非中性的,增加货币能使产出增加,或者说印钞能刺激经济增长。这也是现代货币理论等印钞经济主张有一定成效的理论基础。
      2、为何货币超发而不通货膨胀
       货币超发会导致通货膨胀一直来是经济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也是一种非常直观的看法。但为何这一看似无懈可击的观点现在却失灵了呢?根本原因在于超发的货币主要进入了财富储存系统,而不是停留在财富生产系统。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财富生产系统的物价水平,在供给态时,由于货币收入全部转化为产品需求,货币始终停留在财富生产系统,因此增加货币供应量会导致通货膨胀。但进入需求态后,增加的货币主要进入了财富储存系统,导致财富储存系统的资产价格快速上涨,而财富生产系统的物价几乎不变甚至通货紧缩。
      3、通货紧缩的简单模型
      从生产系统中获得的货币收入没有全部转化为生产系统的需求,而是其中有一部分流入了储存系统,此时相比生产系统的实物供应来说,用来购买这些实物商品的货币量减少,导致物价下降。
      4、流动性陷阱新解
      为何会出现流动性陷阱呢?这与经济进入需求态有关。进入需求态之后大量货币进入财富储存系统而不是生产系统,开始这些不断进来的货币会被用于投资储存系统的各类资产,比如股票、房子等,并推高这些资产的价格。当各类资产的价格升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出于风险与收益的综合判断,投资者不愿再增加投资,而是宁愿将收入存入银行,以货币的形式储存自己的财富。银行里的钱多了央行就会不断下调利率以促进投资与消费,但由于社会总投资已严重过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利率降到0,大量的储蓄也并没有被用于投资与消费,而是躺在银行账户上,形成流动性陷阱。
      5、利率与负利率——存在两种利率
      在分析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时必须认识到存在两种利率:一种是生产系统利率,另一种是储存系统利率。生产系统利率是指仅考虑生产系统时的利率。生产系统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使全部储蓄转化为投资,此时的利率(实现充分就业的利率)也是瑞典经济学家克努特·维克塞尔所称的自然利率。
      储存系统利率是指由储存系统投资收益率决定的利率,储存系统利率等于储存系统投资边际收益率。资产价格上涨速度越快,储存系统利率就越高。当央行向市场投放更多货币时,从供需角度看,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应该下降。然而,如果增发的货币大量进入储存系统,则储存系统的资产价格将上涨,储存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将提升,进而促使储存系统的利率上升。在生产系统利率较低而储存系统利率较高时,均衡利率将向储存系统利率靠拢。换言之,货币宽松未必能使利率下降,反而可能促使利率上升,除非在货币宽松的同时,通过政策限制了资产价格的上涨。
      6、供给态的财富与需求态的财富
      供给态下财富来自于生产系统,是实体财富;需求态下财富来自生产系统与储存系统,是实体财富加虚拟财富,凡是货币扩张快的经济体,虚拟财富比重就越高。
      在供给态普通劳动者收入增长较快,因为财富来自生产系统,作为生产系统核心的劳动者自然获得较高收入。同时,由于储存系统资产价格较稳定,居民之间的财富差距更多来自工作收入差距,这种差距总体较小。但进入需求态后财富来自生产系统和储存系统,并且储存系统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这一阶段生产系统工人的工资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而储存系统从业者的收入获得较快增长。因此,需求态居民财富差距主要来自储存系统,比如房价及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资产差距。在需求态投资储存系统会获得较高收益,因为储存系统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富增值远远超过生产系统产出增长带来的财富增值。在供给态若想快速致富只有投身生产制造与流通领域,但在需求态下将资金投入房地产、金融市场才有机会获得更高回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发家致富的都是在生产系统内从事生产流通的一批人,典型代表是温州商人,那时的温州商品已然成为浙江的一张名片。一真到2000年前后,中国市场上货币主要还是在商品生产与流通流域流转,中国人的收入与各地的富豪仍然来自于这些领域。自2000年开始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各级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将房地产市场化的步伐加快,由此开始货币大规模流向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财富储存系统,房价开始显著上涨。尤其是2008年以后,房价更是出现全国性普遍暴涨。随着房价暴涨,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了巨额利润,开始占据中国富豪榜,最高峰时在中国十大富豪榜中地产商占据半数以上席位。
进入需求态后,富豪更多地来自储存系统,尤其是金融、房地产领域。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财富主要来自生产领域,进入2000年之后,主要依靠房地产,此时投资房地产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投资生产系统,投资一家工厂获得的收益远比不上买一两套房子放上几年得到的收益高的例子比比皆是。
      7、 滞胀——需求态的通货膨胀
      “滞胀”是指生产停滞、失业率增加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在1970 年代“滞胀”发生之前,主流的看法认为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根据当时居于主导地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通常是相反的——高需求导致价格上涨,这反过来又促使公司雇佣更多人。反之亦然,随着需求下降商品价格下跌,就业的需求也随之下降。
      理解“滞胀”需要需要从生产系统与储存系统并结合经济两种状态的分析框架入手,基于传统的均衡分析方法是无法准确理解这一点的。需求态经济的特点是总需求决定总产出,而总需求由生产系统与储存系统共同提供,货币也在两个系统之间流转。当货币大量从储存系统流向生产系统时,此时通货膨胀将大幅上升;另一方面,货币从储存系统大量流出的结果是储存系统资产泡沫破裂,由储存系统提供的需求将急剧下降。此时通货膨胀与需求减少将同时出现,此即“滞胀”。
      经济进入需求态后,增发的货币进入了储存系统,生产系统价格体系相对稳定,此时适当增发货币不会出现通货膨胀。这些多出来的货币都进入了储存系统,使得储存系统的各类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最终导致社会总财富值虚高,或者说财富泡沫出现。这种不断膨胀的财富泡沫促使储存系统各类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并将这种上涨传导到生产系统,情致生产系统的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土地租金等生产成本上涨,最终形成生产系统的通货膨胀。当储存系统资产价格下跌后,人们从储存系统中获得的收入将减少,这也是导致需求下降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生产系统物价上涨会形成涨价螺旋:人工成本上涨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促使工人要求更高的薪资,更高的薪资又会导致更快速的物价上涨。在涨价螺旋之下劳动者的收入上涨速度跟不上物价上涨速度,导致实际消费需求下降。
      简单总结滞胀出现的逻辑:供给态经济不会出现滞胀。经济进入需求态后,政府通过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刺激经济,提升了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的大量货币流入储存系统,市场物价维持稳定;持续大量货币注入促使资产泡沫膨胀,最终将成本传导到生产系统,导致生产系统通货膨胀;生产系统通货膨胀迫使大量货币从储存系统流向生产系统,储存系统资产泡沫破裂,由储存系统提供的需求急剧下降;与此同时,在高通胀之下政府不得不放弃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这又会导致总需求进一步减少。此时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通货膨胀不断上升,而需求却在下降,此即为“滞胀”。
8、按人发钱的局限
      印钞刺激经济理论实际上利用了在经济进入需求态后新增的货币不会持久停留在生产系统,而是流向了储存系统的特性,从而通过增发货币短期内可达到经济增长的目标。然而,这种增长是有边界的,一旦触及边界,印钞非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导致持续萧条。
      印钞经济的边界是滞胀。印钞刺激经济如果发生在供给态会直接导致通货膨胀,但在需求态下这些增发的货币在生产系统短暂流通后流入了储存系统,导致储存系统资产价格上涨。持续的增量货币流入将促使资产价格暴涨,最终传导到生产系统,导致生产成本上涨,最后形成滞胀。一旦形成滞胀,政府将再无货币扩张空间,此即为印钞经济的边界。当今各主要经济体均发行了巨量的货币,累积了巨大的滞胀风险,一旦通货膨胀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央行就必须出手干预,紧缩货币以免形成滞胀,危及总体经济。在经济低迷的当下紧缩货币是十分痛苦的事情,然而与滞胀相比较却又是小巫见大巫。无疑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权宜之计。与此同时,通过积极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也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副作用,比如贫富分化、脱实向虚等。因此,现代货币理论对停滞的分析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源,所提出的对策更非化解经济停滞的灵丹妙药。
                                         三、全球经济停滞是一个大趋势,而非经济周期
      当今全球经济停滞并非周期性原因,而是一个趋势,欧美、日本、中国、韩国、中国台湾等都遵循这一规律。每一个成熟的经济体都经历着相同的发展历程,一个完整的发展历程包含了从经济起步到繁荣再到停滞的各个过程。从最初起步时期的快速增长慢慢转变成低速增长,最终来到增长近乎停滞状态,可以将这些相同的历程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经济处于供给态
      当一个经济体具备了一些基本条件后就会进入经济快速增长轨道,二战后的西方国家、上世纪70年代的东亚四小龙以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都是如此。这一阶段经济处于供给态,投资需求旺盛,消费需求强烈。在投资与需求的刺激下,GDP持续高增长。处于供给态时产品不愁没有销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能力,换句话说只要不断增加生产要素投入,GDP就将持续保持高增长。这一时期银行利率较高,货币与通货膨胀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宽货币则通货膨胀率上升,反之亦然。这一时期的财富来自生产系统,储存系统资产价格稳定。这一阶段的富人为来自生产系统的企业家,通过生产经营来获得巨额财富。由于这一时期的财富来自生产系统,作为生产系统核心的劳动者从中能够获得合理收入,工资增长较快,贫富差距也不突出。这一阶段是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创业者的黄金时代。各国的制造业巨头都主要在这一阶段奠定各自的市场地位,比如日本的丰田、本田与日产汽车以及索尼、东芝电器,韩国的现代汽车与三星电子。这一时期房价都不高,因为货币都停留在生产系统,储存系统资产价格并没有上涨的推动力。
      第二阶段:经济进入需求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随着总投资的增加及总产出的增长,投资开始吸纳不了全部的储蓄,此时经济进入需求态。由此开始货币不断流向储存系统,储存系统资产价格不断上涨,GDP的增长也越来越依靠储存系统。这一阶段社会总财富值开始暴涨,总财富值的暴涨推动社会价格体系重构,人工成本大幅上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工人工资在这一阶段接近或达到顶峰,此后难以再显著增长,一些国家甚至还会出现下降。货币现象方面,政府为刺激经济会增发大量货币,但与供给态不同的是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增发的货币主要进入了储存系统。储存系统给GDP提供了支撑,又通过吸收大量货币稳定了通货膨胀,使得这一时期的经济表现较为平稳,美国自里根执政开始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处于这样的状态,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称为“大缓和时代”。这一时期的财富主要来自储存系统,作为投资者需要特别关注股市与房地产市场。当然,大量泡沫也在这一时期累积,如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这一阶段也是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的时期,因为富人有更多的资源参与到储存系统中,而普通百姓由于收入有限,很难从股市与房价上涨中获得财富升值。
      第三阶段:停滞阶段
      进入需求态的经济体其生产系统对GDP增长提供的支持十分有限,增长主要依靠储存系统。当储存系统无法继续扩张,即无法继续给GDP增长提供支持的时候,经济就将进入停滞。如果在这一阶段出现储存系统泡沫破裂就将爆发危机,如上世纪90年代日本股市与房地产泡沫破裂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停滞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债务化。经济停滞后,政府为维持经济增长最常用的手段是通过财政赤字来扩大需求。一直来主流理论认为经济停滞是由于周期性影响,只要进行逆周期调节将经济导向增长轨道,财政手段就可以退出,因此适当扩大政府债务是有必要的,并且也不会导致债务危机。然而,停滞的真正原因是存在需求缺口,这是一种趁势,除非改变导致需求缺口出现的因素,否则这种缺口将会一直存在,而政府就会一直面临两难选择:要么继续进行债务扩张来刺激经济,要么允许经济衰退。因此我们看到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债务都在不断快速增长,根据2021年底的数据显示,日本债务规模为12.7万亿美元,而同期日本的GDP仅为为4.94万亿美元,债务占GDP比重达到256.9%。截至2022年底,美国债务规模超过了31万亿美元,债务GDP比率超过130%。按照一般逻辑,经济越不发达越缺钱,应该债务会比发达国家高,但事实正好相反,发达国家的债务比发展中国家更高,债务比率全球前十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包括日本、希腊、意大利、美国等等,而非洲和亚洲国家的债务比率相对较低。内在的逻辑是这样的: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停滞阶段,存在需求缺口,政府不得不通过债务手段来维持经济增长,因此债务率更高。相反,发展中国家投资与消费需求旺盛,不需要采用大规模债务手段来扩张经济。
      停滞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宽货币与低通胀。经济陷入停滞后,除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货币是最常用的措施。需求态经济的一个特点是货币宽松不一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货币主要流向了储存系统而不是留在生产系统。当储存系统泡沫破裂后,增发的货币既不流向储存系统,也不流向生产系统,而是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既没有导致物价上涨,也没有促使股市或房价上涨,整个经济就好像趟平了一样,这就是日本经济的现实情况。
      停滞阶段的第三个显著特点是零利率直至负利率。日本央行为促使资金进入生产系统,刺激企业投资与消费者消费,将利率一降再降,直至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但投资与消费依旧没有起色,通胀率一直很低,GDP增长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为什么利率降到负值人们仍然不愿增加投资呢?根本原因是经济进入了需求态,而利率下降则投资增加的逻辑只在供给态成立。供给态经济的制约因素是供给,潜在需求大于实际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扩大投资而不是消费。如果在供给不足的条件下扩大消费,将会导致通货膨胀,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处于供给态的情况下推出高福利政策,结果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或债务危机,严重冲击了本国的经济体系。需求态经济的制约因素是需求,供给相对过剩,只有需求增加才会促使投资增长,如果不考虑利率对储存系统的影响,则利率对生产系统的影响几乎可忽略,在这样的情形下即使利率跌至负值,仍然不会对投资与消费产生实质性影响。需求态下利率下降对生产系统没有作用,但会刺激储存系统资产价格上涨,并通过储存系统的财富效应拉动消费与投资,这方面美国最具代表性。相比之下,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初储存系统泡沫破裂后政府吸取了教训,对股市与房地产市场加强了管理,限制泡沫的形成,而没有了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货币就不会大规模流向这些市场。所以这些年来我们看到美国通过股市与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的上涨带来了消费与投资的增长,而日本经济自19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就缺少了这一块的需求,逐渐与美国拉开了距离,从这一点来说可以认为日本经济更“实”,美国经济更“虚”。

                                             四、刺激投资还是刺激消费?
刺激投资还是刺激消费一直以来是经济学界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由于需求不足,因此必须通过刺激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鼓励投资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鼓励消费怎么能使经济增长?这种观点认为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收入不涨而只依靠提高消费会使个人或家庭入不敷出,甚至导致家庭破产,因此依靠投资来拉动的增长才是可持续的。
      本书认为这一问题放在供给态与需求态两种状态来分析就会一目了然,如果经济处于供给态则必须依靠投资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假如经济处于需求态就要通过促进消费来拉动经济。在需求态下刺激消费并不会导致个人或家庭入不敷出,因为你的消费会变成别人的收入,别人的消费也会变成你的收入,大家都增加消费的结果是所有人的收入都得到了提高。

                                                               五、产出增长极限
      这里所说的产出增长极限并非指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不再增长,而是指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产出很难有明显增长,从而表现出接近增长极限的现象。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居民收入数十年来几乎停止增长,本质上就是源于增长极限。
      在此以鲁宾逊海岛经济为例子来理解增长极限:假定鲁宾逊在岛上只有鱼一种食物,他每天的产出就是鱼。刚开始每8小时能捕获一尾鱼,后来提高到每4小时能捕获一尾,他的GDP增长了100%。当然他每天工作时间要超过8小时,因为他每天需要4尾鱼才能填饱肚子,因此他继续提高捕鱼技术,从每4小时1尾提高到每2小时1尾、每小时1尾。现在他能够每小时捕鱼10尾,但他的产出维持在每天4尾。从8小时捕获1尾到每小时捕获10尾,鲁宾逊的工作效率提高了800倍,但他的产出维持在每天4尾,也就是说当鲁宾逊的捕鱼技术提高到每2小时1尾的时候,该岛的GDP就接近了增长极限。
      这种极限不是指生产能力停止增长,而是实际产出接近停滞。原因是人们对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品的消费已接近最大值,在需求态下产出由需求决定,需求接近极限则产出就接近了极限。这就好像鲁宾逊一样,虽然捕鱼技术不断提高,但每天只需消费4尾鱼,他的产出也就只有4尾。
      有些学者认为,当人们对基本消费品的需求达到饱和后人们可以花更多时间开发新产品,产生新需求,因此不会出现增长极限。这种观点没有问题,从理论上说经济会一直增长,但这种增长可能是快速增长、低速增长,也可能是缓慢增长、近乎停滞的缓慢增长,近乎停滞的缓慢增长可以理解为增长极限。增长极限并非永远不再增长,而是在一定的科技水平下较长时间内几乎感觉不到增长的现象。回到鲁宾逊的例子,当他的产出达到每天4尾鱼后产出就近乎停滞,他虽然有更多时间用于发明创造以满足新的需求,但以他个人能力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技术突破,因此他的产出至少在较长时间内是停滞的。宏观经济的产出增长极限与个人收入增长极限有一定的相似性,普通员工刚入职时工资较低,等到成熟练工人之后工资会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工资涨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再往上涨。
      即使科技突破也不一定有较快增长。许多经济学家将希望寄托在技术进步上,总在谈新技术革命、新产业革命,认为新一轮的技术革命要爆发。但现实是我们看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低。因为需求态经济的GDP取决于需求,技术进步能不能拉动经济增长取决于能否增加需求,由于基础需求接近饱和,因此虽然技术进步对需求增长有拉动作用,但要比想像中的弱得多。同时,需求升级受到资源约束,使得技术进步对需求增长的拉动作用受到制约。比如我们发明了私人飞机,但受到油价、机场、航线等的制约,即使很多人有购买飞机的内在需求,最终绝大多数人依然是消费不起。
      另一方面,人们对财富的衡量往往是以稀缺性作为重要指标而不是使用性。空气和水对人类生活极为重要但并不稀缺,因此没人认为自己因能够随意获取空气与水而拥有了巨额财富。相反,宝石对人类生活作用不大,但由于稀缺而被人们当作重要财富。科技发展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首要任务,但当一种科技产品大众化之后,就不会成为消费者所追求的财富。传呼机、手机刚面市的时候是财富与身份的象征,随着技术发展传呼机已被淘汰,手机也成为普通消费品,人们不再将手机视作财富与身份的象征。刚开发出来的科技产品价格昂贵,普及之后价格暴跌,虽然消费者前后获得的是同样的消费内容,但体现在价格上却是差距巨大,科技产品的这种特性让消费者很难感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收入增长。
      当产出接近极限后普通劳动者工资将很难再增长,呈现近乎停滞的状态。根据经合组织2021年底发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与30年前相比,日本的平均工资仅增长4%,而美国则增长48%,经合组织平均值增长33%。换句话说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平均工资已原地踏步30年。美国虽然名义上增加了48%,但美国前劳工部长赖克也指出:除去通胀因素,美国工人的收入已经40年没变化。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近几十年来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增长几乎停滞。1973年至2016年,剔除通胀因素,美国工人实际收入年均增长0.2个百分点。欧洲国家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占多数,欧洲的工资增长大致相当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增长率低于美国,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工资几十年来也处于停滞状态。
      技术进步事实上会带来财富增长,但增加的财富更多是软财富而非实物财富,比如工作时间减少,休闲时间增加,同样价位但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等等。这种软财富的增长在数据统计上难以体现出来,也不容易被人们所感受到,但却实实在在增长了。然而,软财富的增长带来的满足感往往比实物财富增长带来的满足感要低,因为人们的满足感除了物质条件的提升外,很大部分来自跟其他人的对比,由于软财富增长几乎是接近人人均等,并不稀缺,人们从中得到的满足感就不会太高。
      此外,人工服务类享受不会增长。比如在社会平均月薪5千元时请一个服务员的费用是月工资3千元,当社会平均工资为1万元时聘请一个服务员的费用就变成月工资6千元,服务员工资会跟社会平均工资同步增长。对于一个拿社会平均工资的消费者来说,不管其工资多高能享受到的人工服务不变。人工服务类享受不增长是一种普遍现象,比如理发师每天给20个客人理发,每个收费10元,当社会平均工资上涨1倍后,理发师每天照样给20个客人理发,但他的收费会提高到每人20元,只有如此才能使其收入跟上市场工资上涨幅度,而客人理发支出占其工资总额的比例不变。
      综上所述,在一定的技术水平、资源条件下存在产出极限,它制约了普通劳动者收入的增长,这是日本等发达国家民众多年来实际工资增长几乎停滞的重要原因。

                                                          六、危机与周期
       经济危机分为生产系统危机与储存系统危机。
      生产系统危机的出现是由于经济从供给态进入了需求态,此时投资已不能消化全部储蓄,直观表现为生产过剩或储蓄过剩。严重的生产过剩就会演变为经济危机,这是传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形式。自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约每10年便出现一次经济危机。为何每隔一段时期就要爆发一次危机呢?原因是要通过危机调整产出,实现储蓄与投资的平衡。生产系统周期是实体经济围绕储蓄过剩出现的周期性变化,是实体经济在供给态与需求态之间来回转换的现象。传统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就是市场围绕储蓄过剩的周期性变化。
      发生于储存系统的危机称为储存系统危机。财富储存系统危机是储存系统内各类资产泡沫破灭导致的危机,包括房地产危机、股市危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货币危机等。古典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个特点是危机只发生在生产系统,没有漫延至储存系统,原因与当时的货币制度有关。当时世界各国采用金本位制,货币发行量受到限制,无法形成储存系统泡沫。因此金本位下储蓄过剩的结果是通货紧缩。由于没有储存系统对生产系统的支持,储蓄过剩表现为生产过剩,并很快导致生产系统危机爆发。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当经济面临困境时,各国央行为刺激经济会发行大量货币,这些货币进入储存系统后刺激了储存系统资产价格上涨,导致储存系统泡沫,最终演变成储存系统危机。
      金融危机与明斯基时刻
      金融危机是一个典型的储存系统危机。经济进入需求态,为刺激经济央行大量增发货币,这些增发的货币主要流入金融系统,导致金融市场泡沫膨胀,金融市场繁荣刺激了需求增长,这样的增长需要金融系统资产泡沫不断扩张,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旦超过某个临界点金融市场价格体系就会崩盘,进入所谓的“明斯基时刻”。
      伯南克为何能化解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
      在危机刚爆发的时候就向储存系统投放足够多的货币就能够控制住危机的漫延,并通过后续手段稳住金融市场。然而,向市场投放过多货币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从而限制了央行向市场投放的货币量,只有生产系统稳定的国家才具备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的空间。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将国际生产系统当作本国生产系统,从而具备这样的条件。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采取超级宽松货币政策,稳住了储存系统价格,化解了金融危机。理论上只要货币供应量足够大,金融系统资产价格体系就不会崩盘,金融危机就不会发生;而只要生产系统价格稳定,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就可不受限制。美元是世界货币,这就使得全球各国的生产系统都变成了美国的生产系统。增发的美元并不会停留在美国生产系统从而导致美国通货膨胀,而是流入世界各国的生产系统,购买美国所需要的商品,美国充分利用了美元的这一特殊地位不断增发美元来稳定其金融系统。美联储通过多轮量化宽松向市场注入了数万亿美元,源源不断的美元注入稳定了美国储存系统资产价格,阻止危机漫延。道琼斯工业指数2009年最低点与2007年的最高点比下跌了55%,此后美股在2009年第一季度触底,随之开始上涨,并持续了十年之久的牛市,道琼斯指数从6000多点一直上涨到当前的3万多点。
(待续)
    097_��1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