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用户
论坛
BBS
元宝论坛
»
论坛
›
元宝论坛
›
汉代
›
深度剖析中国古钱币美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
返回列表
查看:
94
|
回复:
0
深度剖析中国古钱币美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复制链接]
龙飞玲
龙飞玲
当前离线
积分
6
2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积分
6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3-1 12: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古钱币中蕴含着丰富且独特的文化内涵,并体现着中国历史文 化的文明发展进程,其中所承载着的艺术价值并不是能够用金钱所衡量的。
这就使得许多现代人在意识到古钱币的文化价值后,便产 生了收藏古钱币的想法与行为。
但随着我国数千年的发展以及各个朝代的更替,古钱币作为一种货币也处在持续演变的过程当中,并且,其种类与形式多如牛毛。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解析中国古钱币的艺术美学,分析古钱币中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古钱币的发展起源对古钱币的种类进行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
一、古钱币的种类分析与历史起源
夏代所采用和流通的“贝币”我国古代钱币的雏形,而古代钱币的历史发展起源则可以追溯到西周朝代所使用的铸币。
随着古代中 国的持续发展与朝代的不断更迭,在秦朝时,古代钱币才得到了统 一的规整与制作,钱币艺术文化也由此应运而生。
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钱币有着四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中蕴含着文化内涵与艺术 价值也随着朝代的演变与更迭而日益深厚。
并且,中国古代钱币作为各个朝代的流通货币,这就使得古代钱币的样式、形式、用途也存在较大的区别与不同。
因此,基于中国古代钱币数量庞大、种类多 样、分类复杂,历史起源较早这一钱币艺术文化特点,在对中国古代 钱币进行分类时,就可从朝代、用途、材料、形状以及文字五个方面 实施归类。
第一,在朝代分类中,可将古钱币大致分类为春秋战国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以及元明清三代的货币;
第二,在用途分类中,主要可将古代钱币划分为流通货币(行钱)以及花钱币两种。一方面,流通货币,也就是行钱,主要用于各个朝代人们的商品交易、劳务支付以及债务清偿等。
与当前我国所使 用的人民币性质和用途相同,并流通于各个百姓当中,这也是流通币的名字的由来;另一方面,花钱币,与流通货币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与不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可作为厌胜钱保佑孕妇顺利生子、也 可作为洗儿钱赠与孩童;亦可以作为房梁钱用于百姓盖房上梁;或者还可以作为藏身钱帮助人们避凶趋吉;再者还可以作为供养钱作为庙宇贡品,等等。
花钱币不同于流通币,其用途较为多样,各个朝代的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用途使用花钱币;
第三,在材料分类中,则可将古代钱币分为金属钱币与非金属 钱币两种,一方面,在金属钱币中,主要为铜币、黄金币、白银币以及 铅币等各种金属材质的货币。
铸铜币最早起源于殷周时期,是我国古代朝代中流通最多的货币,直到清朝,也仍是铸铜币为辅助货币; 黄金币则起源于商周,秦朝与西汉年间也持续沿用黄金币,在东汉时期黄金币则相应减少,直至唐宋时代黄金都没有恢复其原有的货币地位;白银币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
自秦始皇统一货币后,白银币相应减少,魏晋与隋唐也有少量白银币流通,宋代白银币使用范围与数量加大,直到清末与民国仍有白银币发行;铅币,
最早起源于汉代,这种古代钱币在当前我国广东地区仍有出土;另一方面,非金属钱币,主要为贝币、纸币、布币、玉器、珠器、龟甲等等。
其中纸币和贝币应用与流通的相对广泛,北宋时期的“交子”是我国,也是世 界上最早的纸币。
而贝币也有骨贝、石贝、陶贝以及蚌贝等多种类型的仿贝币,随着朝代的更迭,贝币这种价值不高、携带与保存不便的古钱币也逐 渐被其他类型的钱币所取代;
第四,在形状分类中,在中国早期的古代钱币中钱币的样式较 为多样化,常见的有海贝状、农铲状以及壁环状等多种样式和类型。
而自秦始皇对钱币进行统一后,直至清末后期,钱币的形状基本都是圆形方孔的,除了厚度与大小有所区别和不同以外,各个朝代的钱币形状与外观如出一辙。
但在清后期中所出现的铜元,则在保留原本圆形外形的基础上,取代了中间的方孔。
在我国历史中,银币的形状多为马蹄形与元宝形,铲型相对较少,晚期银币则以银元的方式流通,而金币则常以元宝形和金圆形流通,少数圆形方孔的金币 多用于收藏以及馈赠;
第五,在文字分类中,汉字是我国古代钱币中使用最多的文字。
但在实际的历史当中,辽、女真以及西夏等民族也曾在不同时期使用过印有自己民族文字的钱币,除此之外,元朝与清朝的钱币上也印有汉蒙和汉满两语。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传统文化。
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所 形成的艺术精华,同样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符号,是中华民族艺术精华的高度载体。
在这其中,更为重要与关键的是,在现代社会中所弘扬与传承 的传统文化元素都是经历过时间洗礼与时代考验的,相较于其他文化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更为深厚,直至今天也仍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
并且,中国地广物博,除了文化与艺术产生的早,其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相较于西方更为繁多和精彩。
这就使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风格与文化类型也各不相同。
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大致分为祥瑞吉物、民俗风物、艺术瑰宝、人文精粹、地理剪纸、服装服饰以及图形纹样,等等。
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时间较长,文化元素的类型也更为多元和丰富,这就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并没有统一、规范的文化特点与艺术特征。
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始终传递的都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思想,所凝聚的也是中华民族儿女的情怀与抱负的文化象征与文化符号。
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 粹,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三、中国古代钱币美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一)钱币样式—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之美
由于我国古代钱币的材质不同,并且各个朝代之间的文明发展程度与文化内涵也存在一定的区别,这就使得我国古代钱币的样式也各有不同。
从商周时期的海贝状贝币,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金属布币,再到战国时期的方、圆孔不一的圆形货币,直至秦始皇统一币制后,“圆形方孔”才逐渐成为了我国古代钱币的固定样式。
自此之后 的两千多年间,“圆形方孔”一直都是中国古代主要流通的主要货币样式。
在民间“圆形方孔”样式的古代钱币也被百姓们戏称为“孔方兄”。“圆形方孔”样式的古代钱币最早起源于秦朝的“半两钱”,由于当时秦朝的钱币铸造工艺尚不成熟,这就使得钱币的外形与内孔并不规则。并且,为了能够更好的表示钱币的价值,在 “半两钱”上也印有隶书字体的“半两”二字。
这种样式外形的钱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秦朝的发展。
并且, 在这之后的两千多年间,各个朝代所流通与使用的钱币样式都是由 此演变而来的,直至民国时期所流通的机制铜元“民国通宝”,“圆形方孔”样式的钱币才逐渐被纸质币和圆形银币所取代。
就从“圆形方孔”钱币样式与外观上来看,这种内方外圆的货币制式,就充分的反应出了我国古代先人所具有的“天圆地方”的宇宙哲学观念。
并且,西晋时期的文学家鲁褒也曾在《钱神论》中阐述:“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
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 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在这一则文言文中,鲁褒虽然借“钱”的形象与意义,讽刺与批判当时社会“金钱之上”的丑恶现象,揭露了人 与人之间所存在的金钱关系。
但仅从《钱神论》的首段来看,鲁褒在 文中也详细描述了钱币“内则其方,外则其圆”的样式外形,并从钱币的外形与样式中点出了古代钱币的“乾坤之象”,这便充分的表达与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先人所具有的朴实无华,且具有辩证思想的哲学理念。
阴阳说虽然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但这也是我国古代先人认知 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
在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天圆地方”是核心与精髓所在。
《淮南子》与《周髀算经》中均体现了阴阳学说中的“天圆地方”,除此之外,“圆形方孔”样式的钱币同样也反映了道家的辩证思想。
通过“虚方”与“实地”相对,“有形圆”与“无形天”相对的方式巧 妙的体现了道家所主张的有无、虚实相对的辩证思想与理念。
并且, 由于钱币是古代人所使用的货币,“圆形方孔”样式的钱币则充分结合与体现了中国古代道教中“天地人和一”的世界观与哲学思想。
(二)钱币文字—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之美
在我国古代钱币中除了形状、样式渗透与反映了我国传统哲学 文化美学以外,钱币中所铸有的文字也充分的体现出了我国传统书 法艺术之美。
并且,中国古代钱币作为一种流通货币,其中所涉及到 的文字与书法自然也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精粹。
这就使得我国古代钱币中的文字具有较强的丰富性,书法也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这都是西方铸币所取代和超越不了的。
篆书、隶书、行书以及草书是我国汉文字书法中的四个大类,在我国古代钱币中,这些书法文体形式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令人惊叹的是,我国古代钱币中 关于篆体书法的类别极为丰富和多元,不仅涵盖了金文古篆、大篆、 小篆这三种较为基础的篆体书法,在此基础上还对其进行了变体, 演变出了九叠篆、悬针篆、玉箸篆以及韭叶篆等多种篆书字体。
除此之外,众多少数民族的文字字体在我国古代钱币中同样也占据着重 要位置,如金文、西夏文、契丹文以及满文等等。
并且,在我国古代钱币中,所铸写的文字大多都是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所写,在欣赏古代 钱币文字中,也就是在欣赏各大书法大家书法杰作,进而更好的感 受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熏陶与感染。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古代钱币的文字字体多为大篆,具有简朴明了的文字特点,钱币的样式也简洁大方;而在秦朝,古代钱币的文字字体多使用小篆,相较于大篆,小篆的字体更为端庄秀气。
并且, 比起大篆文体的钱币,小篆字体的货币更为秀丽。
而经过王莽改制, 我国古代钱币的文字字体则采用的是悬针篆,相较于其他文字字体的钱币,悬针篆钱币更为精美,并与宋徽宗时期所铸的瘦金体货币和金章宗时期所铸货币共称为“古钱币三绝”。
南北朝时期所采用的五铢钱所采用的是韭叶篆,字形娟秀优美;而在北周 时期,钱币文字书体则变更为玉箸篆,篆体书法极为精妙;在唐朝由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的开元通宝,字体逎劲有力,洒脱大气;宋朝古代钱币中的天圣元宝是我国古钱币中的精品。
文字书法较为奇妙,玩味无穷;有清代画家戴熙所写的“咸丰通宝”,书法与其画风相似,文字结构精妙细微,同样也是古代钱币中的上乘之作。
(三)钱币材质— 中国传统铸造技术之美
在上文中阐述了我国古代钱币的材质主要为金属铸币与非金属铸币两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非金属铸币为贝币,而在银商后期 所铸造的铜贝则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
自此之后,由于受到战乱影响,铜制材料短缺,铁、铅以及锡等各种金属也被逐渐应用到古代 钱币的铸造当。
但究根结底,铜币仍是我国古代钱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币制材料,在秦朝,黄金也被制成货币,而白银货币的流通则最早起源于汉朝。
但由于我国古代金银材料的开采相对较低,储量存在严重不足, 这就使得黄金与白银这种市场价值相对较高的金属并没有成为当代的本位币材。
而从目前我国考古研究来看,我国古代具有极为发达和完善的青铜铸造技术,并且,铸铜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可以说,铜制金属铸币是我国古代铸铜技术工匠 的智慧结晶,以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生产条件来看,与其将铜制铸币的冶炼与制造视为一门生产艺术,不如将其视为一项艺术创作。
虽然我国古代钱币中精品无数,但可以将其称为“四绝”的更是 古代钱币精品中的精品。
主要是由王莽时期所改制的“一刀平五千” 钱币、北周时期的“永通万国”、宋徽宗的“大观通宝”以及金章宗时 期的明昌元宝四种古代钱币构成。
首先,王莽时期的“一刀平五千”钱币,此钱币的特点是其刀首上采用黄金镶嵌了“一刀”二字,十分精美。
东汉时期的文人张衡曾 在《四愁诗》中写道“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其中,“金 错刀”指的便是这一钱币;其次,北周时期的“永通万国”,该钱币呈 青白铜色,主要是由锡、铅、铜三种金属构成,工艺极为巧妙,是当之 无愧的六朝钱币之首。
其次,宋徽宗时期的“大观通宝”属于御书币,在红铜丝工艺中 融入了固定浇斗技术,翻砂工艺登峰造极,整个钱币呈现出水红币 色效果。
最后,金章宗时期的“明昌元宝”,该古钱币虽然产生于宋金对峙时期,并且是少数民族所铸造的钱币,但由于该钱币中涉及到的窄沿浇铸工艺极为精湛,该古钱币的铸造也十分精美,这就使得该钱币与上述三种钱币一致,同为现代古钱币收藏的顶级珍品。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钱币外形的设计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铸造 技术领域分析,中国古代钱币无一例外的都集中的反应了当代的科 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铸造技术匠人得天独厚的智慧。
因此,可以说, 我国古代钱币的铸造很好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工艺文化的内涵与底蕴,体现了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发展情况。
古代钱币,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元素—铸造工艺技术的实物载体,同样也是我国传统优秀 文化的象征与代表符号。
四、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钱币的外观与样式反映了我国传统哲学文化之美;文字书体则体现了我国传统书法艺术之美;材质材料展现了我国传统铸造工艺之美。
因此, 中国古代钱币中所蕴含的美学与传统文化是极为深厚的。
作为现代人,必须要积极挖掘与开发古代钱币中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以此来确保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在新时期下得到进一步弘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文忠. 中国古钱币文化艺术之美
[2]王立恒. 中国古钱币美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赏析
[3]陈志军.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4] 李道齐. 中国古钱币上的地名刍议
[5]史国成. 古钱币收藏中假币的种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