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127|回复: 0

春秋战国:普及教育,知识为公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1 20: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这里是“旗山书屋”。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春秋战国时期“普及教育,知识为公”这个话题。
我们知道,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西周的时候,教育权掌握在贵族的手里,他们垄断了知识和教育,因此,只有贵族的孩子才有机会接受教育,而平民老百姓的孩子就没有接受教育机会。
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统治下的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各国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经常混战不休。这样的战争,虽然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但从客观上来看,因为连年不断的战争,老百姓四处逃亡,这样,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这样,使周王朝奴隶制度逐渐解体,封建制度正在逐渐形成。以至周王朝对整个社会的掌控力也就没有从前那么强了,这样也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和进步,这为春秋时期社会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为后来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了很好的辅垫。从此,中国文化和文明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时期,各种思想相互交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创造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化,也开创了中国人文教育思想的先河。
到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仍然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争当霸主,都先后进行了改革和变法运动,这样更加有力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废除了奴隶制度,发展了封建制度,这对当时的民众和知识分子的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和影响。
同时,随着奴隶制的逐渐解体和封建制度的逐步形成,东周王朝一天比一天衰弱了,东周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王权败落。同时,随着各诸侯国不断强大起来,各自为政,这样东周王朝已是“礼崩乐坏”了,造成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这样,周王室垄断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了,全国各地,大家都可以兴办学校,传授知识,大家都可以接受教育,教育机会相对平等了。特别是在春秋时期,孔子第一个办起了私学,老百姓的孩子,只要向孔子交纳几串腊肉,就可以到他那里去学习文化知识。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育没有种族和等级差别,大家都有权利接受公平的教育,并且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开了中国“普及教育”的先河,实现了“知识为公”的目标。这事在我们今天看来,好像是一件不值一提的事情,但在两千多年前,那真是一件“热点新闻”了。这样,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思想家们,除了孔子之外,比如说,像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等等,大家都著书立说,纷纷进行讲学,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样,文化知识就像空气一样,人人都可以享受得到了,实现了“普及教育,知识为公”的教育目标。这种教育理念,在两千年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禀承这种教育理念,提出“爱满天下,教育为公”,自己脱下西装,到南京郊外兴办学校,对老百姓进行识字等普及教育。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的战乱年代中,他在重庆举办“育才学校”,收留了很多战争中的难童进行教育,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有作为的人才。因此,毛泽东主席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所以,人们常说,两千年前的孔夫子,两千年后的陶夫子。两个人都是教育战线上的“圣人”。
话说回来,孔子第一个兴办私学,到了战国时期,私学不断兴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出现了空前的兴旺,造就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辉煌文化,奏响了中国文化光辉的乐章,使中国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