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史》是杨宽所著的一部中国断代史。本书着重论述战国时期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和发展,真实地再现了战国时代风云变幻、剧烈变革、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的历史与社会状况。
一、战国时代的兴起
1.卿大夫的崛起
卿大夫阶层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处于贵族体系的第三层,是诸侯的臣子。但周平王东迁洛阳,标志着天子的没落,等级制度也随之崩溃,诸侯国被逐渐被卿大夫把持。
2.卿大夫夺取权力的两个手段
1)改变田制,调整赋税,获得国人的支持。如春秋末期,晋国六卿在各自的领土上废除井田制度,实行按亩缴税的新办法。
2)夺取诸侯的军权。如春秋末年,鲁国三桓把原本属于国君的军队,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3.“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标志着卿大夫地位合法化,战国七雄格局也正式形成。
二、战国初期的改革浪潮
1.改革特征
由国君支持,任命法家人物来实际执行。改革的目标非常一致,第一是富国强兵,第二是中央集权。
2.战国三大改革
1)魏国李悝变法
变法背景:魏国位于各国的中央位置,被其他诸侯国包夹,强敌环伺,地缘劣势太大。而三家分晋改变了战国时代晋楚抗衡的格局,战争的可能性增大。
变法内容:尽地力之用,保障物资充足;平籴法,保障人口不要流散;制定《法经》,推动中央集权。
2)吴起变法
变法背景:楚国承受了来自魏国的军事压力,很想通过变法一扫颓势。但楚国旧贵族控制了大片的土地和资源,因循守旧,成为变法的主要阻力。
变法内容:旧有的贵族,三代以后就要收回封号;政府官员要精简,省下的经费用来训练军队;把旧贵族赶到人烟稀少的楚国南边,腾出大量资源收归国家,用于对魏国的战争。
随着楚悼王去世,贵族们发动政变,在楚悼王的尸体边上,放箭射杀了吴起。这场变法,最终因为水土不服,以失败告终。
3)商鞅变法
变法背景:秦国被魏国夺取了大片土地,面临亡国的威胁。
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9年。变法内容:推行法令、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明确赏罚,引导社会重视农耕、重视战争,为国家积累军队和物资。
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年。变法内容:废除贵族井田制,鼓励小农经济;推行郡县制度,由中央统辖各个地方;为了削弱旧贵族的影响力,迁都咸阳。最终达到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对商鞅不满的贵族发动反扑,把商鞅处以车裂的刑罚。但以战争为导向的一整套社会政治制度,被保留了下来,成了后来秦国一统天下的制度源泉。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
1.官僚制
官僚制雏形:卿大夫会不讲身份,雇佣一些平民,来帮自己打理封地的政务。
战国时代的做法:选拔官员和身份脱钩,看重能力而不是出身。专门官署和俸禄制度出现,如秦国的三公九卿。
2.郡县制
郡县制雏形:春秋时代,诸侯会在边境上新征服的土地设置郡或者县,由诸侯直辖这一地区,实行军政一体的体系,便于防御敌人。一旦局势恢复平静,郡和县都会被撤销,转为一般的贵族封地。
战国时的郡县情况:各国不再把郡县当作地方行政的临时手段,而是作为最基本的办法,郡和县的体制开始固定下来。郡设置在边境线上,相当于军区,由国君直接任命武官作为郡守,一旦有战争,郡守奉命可以征调整个辖区内的作战力量。县的设置则遍布内地,属于各国最基本的行政单位,负责统计户口,征调赋税。
3.有限的贵族制
战国时代,诸侯国反对贵族分权,但不反对贵族的存在。各诸侯国依然会有宗室亲属,或者功臣成为贵族,这些人被称作封君。但他们在封地上只有经济特权,没有行政权利。身边也会有国君的眼线。
诸侯们不到十分必要的时候,绝不给人封君的称号,而且封君世袭要降低等级,这样贵族势力就难以做大,挑战中央权威。
四、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的特点
1.军事组织专业化。
战争规模急剧扩大,各国都采取普遍兵役制。常备军制度也被各国普遍采用。
2.霸权频繁交替。
战国时代,诸侯的霸权发生了三次重要的交替,魏国、齐国和秦国,先后成为当时的霸主。
3.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瞬息万变,决定着战争局势的发展,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战国时候的七个国家,秦国齐国分别在最西边和最东边,剩下的燕赵韩魏楚,五个国家,夹在中间,从北到南排成一条竖线。“合纵”即中间五个国家为主体,进行联合,要么拉上秦国打击齐国,要么拉上齐国打击秦国。而“连横”则是秦国或者齐国,与中间五个国家中的两三个联合,去打击其他国家。
各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最低限度是要自保,最高限度是夺取霸权,如果拿不到霸权,至少削弱一下对手,让诸侯保持均势。
4.战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战争胜利,放弃基本的政治信用,利用间谍,侦测别国动向,甚至设计陷阱让别国卷入战争。大规模的杀戮敌国士兵,还有交战地区的平民。
五、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1.缘起
战国时代连年征战,人们既有的生存根基被动摇了。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想尽快找到办法结束战乱,把自己从死亡的恐惧里解放出来,终结乱世的各种思想应运而生。
2.三种大的倾向
1)道家——出世的,希望远离时代的纷扰。
2)墨家——走下层路线,积极改变自己身边的环境,对抗外部世界的荒谬和绝望。
3)儒家和法家——走上层路线,希望自上而下改变现状。
3.儒法之争
1)人性论。孟子主张“性善论”:所谓性善,是说人天然具有同情心,羞耻心。而荀子和韩非子则主张“性恶论”:所谓性恶,是说人的本心,只顾及自己的生存,并无礼义廉耻,是一头未加驯化的野兽。
2)社会历史观。儒家主张退化论:在儒家看来,战国时代已经是混乱到了极点,社会发生了严重的退化。而法家主张进化论:法家认为,历史是在进化的,上古的人要去钻木去火,到了战国如果还有人要这么做,那简直就是笑话。
3)政治理念。孟子认为,战国的混乱,因为统治者失去了良心,要结束乱局,诸侯要行仁政,把王道作为最高政治目标。而在韩非看来,战国的混乱,源自统治者的手段还不够严苛,要结束乱局,就要实行法制,加强管制,建立君主集权统治。
公元前221年,秦国扫平了最后一个对手齐国,自此一统天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