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75|回复: 5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1-27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4版)》,作者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全书共分九章,对货币和货币制度、金融市场运行机制、金融中介机构体系、中央银行及其调控机制、商业银行、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理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本质

  •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商品交换中,人们必须衡量商品的价值, 而一种商品的价值又必须用另一种商品的价值来 表现,这种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 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价值的货币形式,这也 就是货币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由萌芽 到形成的全部历史过程。
  • 货币是商品,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这是为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了的结论。但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 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
  •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大量的货币掌握在剥削阶级手中,体现着阶级剥削关系。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掌握大量货币,用来购买奴隶,货币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关系。在封建社会里,地主以货币地租的形式剥削农民,货币体现着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关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特殊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掌握大量货币,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这里,货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这是由社会制度所决定的,而不是货币本身固有的属性。从货币的社会属性来看,货币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货币是没有阶级性的,也不是阶级和剥削产生的根源。
2、货币的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只能是以重量直接计算的贵金属。而铸币和纸币是国家依靠法律强制发行,只能在国内流通的货币,不能真实地反映货币具有的内在价值。

3、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度是随着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货币制度也不断演变。
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16世纪开始盛行)--->金银复本位(16-18世纪;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或银行券)
4、货币的层次和衡量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总额,它由包括中央银 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取决于3个因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存、储蓄、其他)
5、本章内容提要
1)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商品交换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价值形式的演进,从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就是货币。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这个本质特征表明,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是商品世界唯一的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货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即无条件地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货币的这种本质特征是不会改变的,否则就不成其为货币,但货币存在的形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3)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是随着商品流通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两个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4)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货币制度的演变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
5)货币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一个因素,货币供求变化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有重大影响。调控货币供应量,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的主要任务。对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信用和利率
1.信用是以偿还本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信用产生、发展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只要商品经济存在,只要货币存在,信用也必然存在和发展。
2.现代经济越来越体现为一种信用经济。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相继出现,信用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国际信用等形式,其中银行信用处于主导地位。任何信用都要借助一定的信用工具来进行,这些信用工具种类繁多,并且还在不断涌现,但它们都具有偿还性、可转让性、本金安全性和收益性等特点。
3.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利息和利息率就成为货币借贷的重要问题。对利息的本质,西方经济学家有各种理论分析。古典经济学家提出过“利息报酬说”、“资本租金论”、“利息源于利润说”和“利息剩余价值说”等。近代西方学者有所谓“节欲论”、“边际生产力说”和“人性不耐说”等。最有影响的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偏好说”,认为利息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人们放弃周转流动性的报酬。马克思真正揭示了利息的本质,指出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4.利率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在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利率对资金的积累、信用规模的调节、国民经济结构的调节和抑制通货膨胀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对利率进行分析,西方学者们提出了利率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解释;同时利率的决定理论也有“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以及现在普遍接受的较有说服力的“IS—LM模型”等等。
第三章: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的含义就是资金在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间实现有偿的调动。资金的融通可有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直接融通,二是间接融通。两种融资形式相结合,共同构成金融市场整体,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货币市场通常是指短期信贷工具的市场,即融通短期资金或买卖短期金融证券的市场。参与交易的信用工具的期限都是1年或1年之内的,构成货币市场的主体是资金暂时剩余者或发生临时性赤字的单位。
3.资本市场是指中长期资金融通或中长期金融证券买卖的市场。资本市场的功能在于促进资本的形成,这个市场完善与否,影响到一国的投资水平、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4.一级市场又称初级市场,是发行证券的市场。一级市场可分为债券发行市场和股票发行市场。每种证券都必须进入一级市场,一级市场是整个证券市场的基础。有了一级市场的证券发行,才会有证券流通。
5.二级市场是买卖已流通的有价证券的市场,又称为资本流通市场。二级市场主要包括证券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6.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市场中现货市场标的物的派生产物,其大致可分为四类: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
7.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创新,但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滞后、不足甚至缺失。与此有关的概念和主要金融衍生产品有:资产证券化、MBS、ABS、CDO、CDS等。
8.我国近年来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与制度建设十分重视。坚持“发展与监管并重”,坚持金融衍生品市场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将是中国的选择。
9.资产组合选择是指人们选择资产时考虑的主要是收益和风险。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期望在同等风险下的收益最大,或者在同等收益下的风险最小。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对资产组合的选择中收益和风险的关系作出了分析。
第四章:商业银行
1.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中介机构并存,构成现代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它包括了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2.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不仅规模最大,而且经营项目最多,经营领域最广,资产负债业务多样化程度最高,被称为“金融百货公司”;商业银行是货币创造者之一,其经营活动强烈地影响着货币供应量。因此,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上的三个基本经营方针。盈利性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是银行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所在;安全性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使资产免遭风险的程度;流动性是银行在资产不受损失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提款和正常贷款的需要。对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任何银行都希望同时达到最佳境地,但未必能同时兼顾。如何处理好三者的组合,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
4.为了使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目标协调合理配合,在银行经营管理上发展起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联合管理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管理等一系列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
5.商业银行为规避行政管理和利润风险,进行了业务创新和活动。而电子技术的发展为银行创新业务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
6.混业经营是指银行不仅经营传统业务,而且还经营证券、保险和金融衍生业务及其他新兴金融业务。关于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7.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商业银行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也给银行业的监管带来了新问题。
8.《巴塞尔资本协议》是世界各国银行监管中普遍采用的准则。从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到2005年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协议》始终代表着最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监管理念与实践。
9.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特征是:商业银行能以派生存款的形式创造和收缩货币,而且其创造和收缩货币的功能非常强劲,因而它成为各国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构成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基础,也是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
第五章: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制度是商品信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从商业银行发展为中央银行,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2.中央银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统管全国金融机构的半官方组织,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最高管理机关。西方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有四项宗旨:提供良好的信用流通工具、制定和推行货币政策、管理全国金融和调节国际金融关系。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这三项职能。
3.由于西方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业发展程度以及各国国情等千差万别,因而各国中央银行,以西方几个主要国家为例,在所有制形式、组织结构、与政府的关系以及管理体制方面各有差异。
4.中央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区别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中央银行业务操作情况集中反映在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表上。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影响存款机构准备金数额,间接调节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实现对金融的宏观调控。
5.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及平衡国际收支。中间目标的选择和控制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前提条件。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从而实现最终目标即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受诸多因素制约,引起货币执行原则的争论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中央银行的一般性政策工具为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选择性政策工具为间接信用控制工具、直接信用管制工具和道义劝导。
6.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将法定准备金制度改变成零准备金制度、将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的利率调控转为利率走廊调控、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应用泰勒规则制定货币政策等。
第六章: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
1.金融抑制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经济生活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到压制的金融反过来又阻滞着经济的成长和发展。
2.对金融抑制现象产生的根源,麦金农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严重的“分割性”,使得金融体制割裂与脆弱,市场机制不健全,投资限于“内源融资”,延缓了经济发展,政府依赖人为干预。对高利贷和通货膨胀的恐惧,也导致金融抑制。
3.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对金融活动强制干预,人为地控制利率和汇率。金融抑制有两个显著的表现:一是金融市场不健全,二是金融工具单调。
4.金融抑制对经济发展带来负效应: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储蓄水平低;投资的负效应;失业现象普遍,贫富分化加剧。
5.金融深化是指那些处于金融抑制的国家,想实现经济迅速增长,必须实现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政策。金融深化的内容包括取消不恰当的利率限制,确定一个合适的实际利率水平;放松汇率限制;财政改革的配合;放松对金融业务的过多限制,引进竞争机制,发展金融市场和丰富金融工具等。
6.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引发了一个“金融创新”的浪潮,到80年代形成全球性大趋势,在金融战略、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等方面都进行了明显的变革。
7.在1979年以前,我国基本是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即中国人民银行既行使金融管理和货币发行的职能,又从事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是各项信用活动的中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体制也开始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第七章:货币理论(上)
1.如果货币乘数是相对稳定的,那么货币供应量就取决于基础货币的数量。
2.基础货币从来源上看,它是金融当局的货币供应量;从运用上看,它由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通中的通货组成。
3.引起基础货币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财政状况、黄金和外汇买卖引起的储备变化、技术和制度性因素以及中央银行的行为。
4.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法定准备金比率rd与rt、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t、通货与活期存款比率k、超额准备金比率e,它们分别由中央银行、社会公众和商业银行等不同主体决定。收入、财富以及利率对这些比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5.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这是一个定义恒等式。根据研究者的不同偏好,货币乘数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6.根据对“货币供给是否由货币当局能决定的变量”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货币供给理论可以分为外生论与内生论两种。货币供给外生论是指,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内生论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7.主流的货币供给外生论有:古典学派的货币供应外生论、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供应外生论、货币主义的货币供应外生论、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供应外生论等。货币供给内生论的代表性理论有托宾等的货币供给新论、温特劳布-卡尔多的内生货币理论、莫尔的水平主义供给理论。
8.货币供应新论中,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再作严格的区分,货币供应量被认为是内生的。新论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强调利率、货币需求等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9.影响中国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是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商业银行再贷款数量的变化和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化。而1985年以来,我国的货币乘数m1和m2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波动的特征,而在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中,以超额准备率的影响最大。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乘数不稳定。关于我国货币供给的讨论,有外生论和内生论两种观点,近年来更多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一定程度的内生性。
第八章:货币理论(中)
1.中央银行不能完全定量精确地调控货币供应量,但至少可以定性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货币量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货币需求函数的具体形式和稳定性。
2.传统的货币数量说有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共同点在于两者认为货币对经济没有实质性影响,货币数量变化的影响全部反映在物价水平上。但余额说采取了需求函数的形式,具有更大的解释力。
3.古典学派采用两分法,认为经济中的实际变量由实际因素决定。
4.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三种。其中投机动机是他的独创。他认为该动机在传播货币数量改变所产生的各种影响这一点上,特别重要。
5.凯恩斯认为,在金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改变直接引起收入的改变;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供求的均衡一方面是由于收入增加引起交易、预防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利率下降,投机需求增加。
6.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有效需求的原理,认为货币供应量通过改变利率从而改变有效需求。货币供应增加,利率下降,投资需求上升,从而就业量上升,产出和收入增加。但这一机制可能会因为流动性陷阱或投资对利率缺乏弹性而不起作用。
7.鲍莫尔模型将存货控制技术运用于货币需求的分析,提出交易性货币需求也与利率反相关的数学模型,又称“平方根公式”。
8.惠伦等经济学家论证了预防性货币需求同样也为利率的减函数。
9.托宾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修正为资产组合论。投资者根据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权衡,决定现金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但如果在该模型中引入无风险收益资产,则会产生现金需求为零的矛盾。只有交易需求才是货币需求的必要条件。
10.IS—LM模型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将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归于价格向下的刚性,与凯恩斯的原意相违背。
11.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货币数量说放弃了传统货币数量说中将货币需求看成是常数的做法,认为它是由许多变量决定的函数,但又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对稳定的。国民收入的变化来自货币供给,从而认为货币供给是最重要的政策变量。
12.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传送机制主要是资产组合效应,它直接而迅速。
13.虽然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但由于货币数量对名义收入的作用存在时滞,企图利用货币政策作为微调工具只会使经济更不稳定。
14.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出现了普遍的“滞胀”现象,宏观经济学面临“对宏观经济能否进行管理”的严峻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理性预期理论开始兴起。理性预期理论以货币主义的“自然失业率假说”为基础,以“理性预期假说”为核心,将预期作为一种基于经济模型中的理性经济预测,以此区别于凯恩斯的“非理性预期”和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明确否定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对宏观经济学在指导经济政策方面的作用做出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解释。
15.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前者主要指收入和财富,后者包括利率、物价变动水平、交易成本和预期短期外国利率和汇率变动。中国经济运行中各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各有不同,有其特殊性。
第九章:货币理论(下)

1.通货膨胀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但含义各异。经济学中普遍接受的定义是: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
2.通常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GNP平减指数。这些指标各有长短。设计和计算出一个全面反映物价上涨程度的理想指数极为困难。
3.按不同标准,通货膨胀可以分为许多类型。
4.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水平上涨。这一理论有凯恩斯学派的过度需求论和货币学派的数量说两种形态。在凯恩斯学派的模式里,总需求中的任何一项的自发增加都会产生通货膨胀缺口;货币学派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对总需求的影响,并强调货币供应的外生性。
5.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将通货膨胀的根源归结于成本上升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左移。此时,如果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以阻止产出的下降,会形成物价—工资的螺旋上升,即所谓“混合性通货膨胀”。
6.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型认为,经济中存在两大部门,由于某种原因,其中一个部门的工资、物价上升,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要求两个部门工人的工资以同一比例上升,结果引起物价总水平的普遍上升。
7.通货膨胀具有周期波动的特征,这种波动既与经济周期相联系,又受到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
8.国内学术界围绕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方法的争论大致可分为五种主要流派。
9.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快速发展,全球化是过去四分之一世纪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率降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球化主要通过六个渠道影响通货膨胀。
10.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三种观点。实证检验表明支持中性论的例子最多。这三种观点与菲利普斯曲线的三个阶段相对应: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支持促进论;当货币幻觉消失,人们形成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再存在替代关系,通货膨胀就是中性的;如果通货膨胀使得经济变得不稳定,市场信号失灵,加深经济功能的失调,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则通货膨胀对经济而言就是促退的。
11.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一般采取紧缩需求的政策,包括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这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正统方法。
12.采取管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对于治理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效果明显,但会妨碍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13.供给政策强调了传统方法中一直被忽视的供给方面的因素,有其积极意义,但过分夸大了减税对增加供给的刺激作用,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14.结构调整政策致力于解决引发通胀的结构性因素。
15.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对未来的估计是无偏的,不会犯系统性错误,政府扩大总需求只会引起物价上涨,对产出与就业没有帮助。因此,反过来,如果政府反通货膨胀的政策能够为社会公众所信任,通货膨胀就可以毫无痛苦地被消除。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16.通货紧缩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币值不断升值的货币现象。对于通货紧缩的原因,有多种理论上的解释。
(已完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1-27 21: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的读书笔记干货少了呀[飙泪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1-27 21: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写完哈,持续更新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1-27 21: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1-27 21: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已经全部更新,谢谢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1-27 21: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更新 谢谢答主。@林文丰 Jas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